
逛展聽講制木石,探園學藝做志愿。作為廣州文化新地標,廣州市文化館新館不僅是打卡之地,也是暑假青少年的好去處。
據悉,隨著暑假的到來,7月至8月,廣州市文化館陸續為青少年推出多項文化惠民活動,線上線下融合,興趣實踐并行,多途徑、多角度、多形式點亮孩子們的繽紛假期生活。
文化展覽“上新”,現場感受文化與藝術交相輝映
從7月起,廣州市文化館新館內的非遺圖書館、中心閣、廣府園、翰墨園等園區陸續更新多場特色展覽,從人文生態、傳統文化、當代藝術等方面呈現一道道“文化大餐”,讓孩子們在高品質的展覽中發現藝術與生活的關系,領略文化的力量。
廣州市文化館開展豐富多彩的青少年活動
非遺圖書館里正在展出的“嶺南尋稻記”,梳理了嶺南稻作的文化脈絡,提煉嶺南稻作及相關飲食文化中蘊含的智慧與特征進行視覺化呈現,可讓參觀者在閱讀的氛圍中理解稻作對生活的意義。
翰墨園中,“2022~2023年許欽松創作獎全國藝術高校畢業作品聯展”參展作品來自全國最具專業度和知名度的九大美院及各大高校,作品涵蓋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影像等多個類別,可以開闊孩子們的藝術視野。
在7月中旬,中心閣展廳一樓將舉辦《木石新征程——上海、廣東雕刻類公益美術交流展》,帶觀眾了解海派雕刻及南派雕刻各自的特色及當代工藝精品。
廣府園即將開放的《海上絲路茶文化展》展示中國茶文化魅力及其傳承發展新成果;第五屆廣東嶺南美術大展將于7月19日展出,為市民游客呈現一批當代嶺南美術佳作,值得一看!
此外,中心閣常設展《花城百花開——廣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是青少年沉浸式體驗非遺、領略非遺魅力的好去處。二至五層共7個板塊的花城非遺如百花開放,其中“歲時節慶”“醫藥嶺南”“南拳強身”等板塊還通過多媒體展項展示嶺南文化精粹,好看又好玩。
開設美育課程,助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長
這個假期,廣州市文化館的“百姓學堂”“向美而行”、國學系列活動等公益性品牌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提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健康有益的文藝培訓、學習教育等課程,豐富青少年的文化生活。
“小候鳥”藝術研學夏令營
已創辦14年的“百姓學堂”以“美好生活藝術+”為宗旨,在已經開設的“青苗”少兒藝術培訓班初夏課程中,孩子們揮毫潑墨、縱橫經緯,在“毛筆書法”“竹編”兩門技藝體驗中,他們學習書寫、編織的技能,提升個人的藝術涵養和動手能力。同時,“百姓學堂”暑期青少年兒童藝術培訓班將于7月底開始接受報名,國畫、街舞、插畫、手工、素描等培訓內容將帶領孩子們共同探索多彩的藝術世界。
點茶凝雅韻,共敘宋人風雅。近日,“向美而行”全民藝術普及公開課之“玉成其美——尋美新生代”首期課堂開始接受報名,首場課堂圍繞茶文化基礎培訓,向學員們講解宋代點茶技藝,分組體驗制作“茶丹青”。以青少年為服務對象,第三季度的“向美而行”將在7~8月開展親子體驗、美學鑒賞、創意手工等一系列美育課程,讓孩子們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汲取知識,挖掘課本之外的生活之美。
與此同時,國學系列活動之“中華好少年”也在假期里“云”授經典,以《大學》為主要授課內容,在線上為孩子們系統講解儒家經典;“藝苑”系列活動之國際標準舞精英班由名師指導帶練,用舞蹈記錄青春的成長足跡。
拓寬文藝視角,打造寓教于樂的延伸課堂
有賞、有學、有演、有練,廣州市文化館不僅為青少年朋友提供諸多精彩的文藝興趣培養平臺,也在積極搭建人文關懷平臺,引領孩子們度過文化假期。
以7~14歲的廣州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為主體,2023“小候鳥”藝術研學夏令營將于7月19日開營。夏令營將組織“小候鳥”們探尋多個廣州地標、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紅色遺跡遺址和紀念場館,從歷史、藝術、建筑、美食、自然生態等多個學科角度,了解“醒獅”“食在廣州”“廣州歷史”等“羊城符號”,體驗精彩紛呈的傳統文化盛宴和溫暖的廣州之旅。
7月22日,“藝苑”系列活動之“用心吐字”青少兒語言藝術公益匯演將活力上演,經過一系列科學發聲、表達技巧、情感處理、模擬主持、動畫配音等專業課程的學習后,孩子們將帶著學習成果站上舞臺,讓我們拭目以待。同時,圍繞青少年志愿服務開展的“廣州市文化館生活之美”活動將于當天舉行,由專業志愿者帶隊,首批上崗的十余名小小導賞文旅志愿者將開展導賞志愿服務,融合文藝展示、專題文化活動等,展現青少年文旅志愿服務的形象與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