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光至美,互助至善;安坐花城,云游美景。多年來,廣州曾經或正在對多個地區進行東西部對口協作、對口支援和省內對口幫扶?;ǔ巧埔?,與當地美景結下了揮不斷的緣分。五一假期,在《廣州日報》的這方寸之間,我們藏下了氣象萬千——貴州畢節、西藏林芝、四川甘孜、重慶巫山,以及廣東省內的湛江、清遠和梅州展現光彩。從4月30日到5月4日,我們將帶你云賞部分與廣州結緣地區的風光和美味,共同感受花城善意、詩和遠方。
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
畢節市,位于貴州省西北部,西鄰云南,北接四川、重慶,東南連貴陽、遵義,南接安順、六盤水。畢節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擁有織金洞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游景區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等旅游資源。
雨中杜鵑
暮春時節,百里野生杜鵑花開,裝點了山林,點亮了大地,璀璨了一片,驚艷了四方。正值花期,春意正濃,漫山遍野的杜鵑花姹紫嫣紅,燦若云霞。只一眼,就會被這色彩斑斕的自然杰作所征服。
百里杜鵑
洞天福地,花海畢節。貴州畢節,是一座春花浪漫的城市。明媚春光下,百里杜鵑花海成片,烏江源百里畫廊如詩如畫,中國三大高原淡水湖之一的草海風景靈動,織金洞、九洞天內鬼斧神工,江“海”聯動,“洞”靜皆宜,山水畫廊、名洞之鄉、花的世界、鳥的樂園名副其實。
“花城”和“花?!钡木壏?/strong>
廣州與畢節,雖相隔千里,卻緊密相連。畢節市地處莽莽群山間,從2016年始,廣州市承擔了對口幫扶畢節的任務??缭缴胶痛蠛?,“花城”廣州牽手“花?!碑吂?,一場“花”與“花”的邂逅,一段濃濃山海情緣就此結下。
地球彩帶
百里杜鵑
百里杜鵑,美在豐盈
畢節的春天,是被杜鵑花喚醒的。
當春風吹拂過畢節連綿的山脈,畢節的百里杜鵑也陸續展露歡顏。3月~5月間,國家5A級景區百里杜鵑的杜鵑花競相綻放、姹紫嫣紅,蔚為壯觀,好似為地球披上了一條絢麗的彩帶,于是有了“地球彩帶·杜鵑王國”的美譽。
在貴州,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百里杜鵑甲天下,黃坪歸來不看花”。“甲天下”的底氣,來源于百里杜鵑境內綿延125.8平方公里的高山原生態杜鵑花帶,這是目前已知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原始杜鵑花帶。這里分布著60多種杜鵑花,囊括了世界上杜鵑花屬5個亞屬中的全部,是迄今為止已查明的世界上面積最大、種類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杜鵑花帶。古干遒枝,千姿百態,五彩繽紛,每當花季,絢爛花海形成了一幅氣勢恢弘的畫卷,人若置身其中,如癡如醉,沉浸于“花的世界”!
百里杜鵑的美,不僅美在色彩,而且美在豐盈。百里杜鵑大部分杜鵑花都在此間生活了500年以上,年齡最大的甚至已經超過1200歲,多品種的野生杜鵑花和諧共生,形成了“一枝不同花”的罕見景觀,高大的足狀花莖上最多可開出多達7種顏色各異的花朵,粉色、紫色、白色、黃色、玫紅色……野生杜鵑花“齊心協力”,把大片的綠色山林渲染成七彩花海,薈萃成姹紫嫣紅的美景。
百里杜鵑幅員遼闊,各個區域內暗藏著獨特景致,一處處網紅美景早已風靡網絡:索瑪吊橋兩旁,杜鵑花簇擁;“網紅花橋”邊,橋下是大片花谷草地,花橋美名名副其實;五彩路是一條“鮮花大道”,漫步五彩路,人在花中……
花期里,最美的杜鵑花海景色藏在黃坪、普底景區和金坡景區等地,金坡景區的大門、百花坪、畫眉嶺、馬纓林、金坡嶺等景點,普底景區的醉九牛、奢香嶺、五彩路、數花峰等景點,都是欣賞杜鵑之美的好地方。
花期之外 仍處處是風景
畢節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在彝山花谷泡溫泉是當地的新鮮特色體驗,花舍鍶鋰溫泉酒店、初水花源溫泉酒店、濯纓谷溫泉民宿本身就有優美的景觀和鄉村風情。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魅力鄉村營造了“詩與遠方”的意境,跳花坡上,6萬多畝的原生態天然草甸,引人神往。
此外,總落差達40米的三疊瀑布、天生橋、花底巖等千姿百態的巖溶奇觀,以觀山、戲水、游村、探洞為一體的米底河景區,集花卉觀光采摘、產品加工、育苗科普、釀酒體驗為一體的花田酒肆景區,以紫薇奇觀為主題的千年紫薇王景區等景區景點形成了多樣化的旅游體驗,令“杜鵑王國”的體驗更加多元化。花間阡陌,詩意畫卷在此展開……
烏江源流
百里畫廊
碧波之上 青山之間 如詩如畫
烏江,長江南岸最大的一級支流。南、北兩條河源中,南源三岔河發源于威寧縣的香爐山,北源六沖河發源于赫章縣的大坡山,兩源在黔西縣新仁鄉化屋基匯合至東風湖。東風湖因修建東風水電站而形成,湖區總長62千米,寬度60—1000米之間,湖水面積近20平方千米,群山懷抱間猶如一顆翡翠點綴其間。湖水清澈,兩岸峰壁險峻,鬼斧神工的斷層壁畫神秘多姿,這些豐富的景觀鑄就了“山似三峽而水勝三峽,水似漓江而山勝漓江”的美景——烏江源百里畫廊。
烏江百里畫廊
高峽出平湖。優美的峽谷風光是烏江百里畫廊的寶藏,在這條畫廊里,水質清澈、水波碧澄、魚鳥甚歡,懸崖峭壁和鋪綠擁翠的山形地貌,依稀間仿佛有了三峽的印記。乘船游覽是體驗烏江源百里畫廊的最好方式,從原汁原味的苗族村寨化屋基出發,在壁立萬仞的兩岸間穿行,再到橫跨兩岸的鴨池河大橋,視線所及之處峰壁險峻,約百米高的懸崖峭壁形成巨大的壁畫,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精雕細琢,兩岸雄奇而不失秀美,遠處還有炊煙裊裊的鄉村田園美景,好一派如詩畫卷。
蕩舟碧波之上,暢游青山之間。烏江源百里畫廊如詩如畫。
懸崖村寨,覽盡百里畫廊
化屋村曾經是烏蒙大山深處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曾經需要以手扒巖、花上兩個多小時才能出山。而今的化屋村卻已成為貴州鄉村旅游重點村,這個深藏于黔西市新仁苗族鄉深山里的小村,由此吸引了無數目光。
化屋村過去名叫“化屋基”,意為“懸崖下的村寨”。烏江源百里畫廊的化屋基碼頭就設立于村寨下。烏江懷抱著一江碧水,蜿蜒的山路盤繞山間,領著人們進入這座曾經神秘的村寨。 如今,一座座獨具特色的民居錯落有致地散落于烏江對岸,部分民居被改造成了名片民宿,被打造成“花都里化屋精品民宿”系列,簡潔大氣的民宿將當地傳統藝術、民間工藝相融合,還配備了舒適的酒店式居住配套。想象一下,在民宿大面積落地窗前,觀賞透射進來的充足陽光,在“畫框”欣賞烏江百里畫廊。
回歸鄉野中,滿目郁郁蔥蔥。躺在民宿庭院的搖椅上,看藤蔓爬滿墻角,身邊的花田里有蝴蝶飛舞,幸福感油然而生。在化屋村,還居住著能歌善舞的苗族兒女,優美的無伴奏多聲部民歌、干練蘆笙舞、打鼓蘆笙拳舞等,體現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風情。
草海無垠
靈動夢幻
高原湖泊邂逅“鳥中大熊貓”
在畢節,必看海。這里的海,正是“草?!?。
草海是中國三大高原湖泊(草海、滇池、青海湖)之一,也是貴州省最大的高原天然淡水湖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它位于威寧縣縣城西南面,水域面積46.5平方公里,相當于8個西湖那么大。高山、淡水、湖泊再加上充足的日照,讓草海成為候鳥越冬的最佳目的地。草海作為180余種計20萬只鳥類的重要越冬地和遷徙中轉站,還是我國特有的高原鶴類——黑頸鶴的主要越冬地之一。
黑頸鶴棲息于威寧草海。
草海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美麗面貌,春夏季節,當氣溫回升,草海邊的野花綻放,花草互相映襯,漁歌悠揚、鳥鳴陣陣,草海增添了許多靈動的氣息。春夏季節,草海的草與“海”連成一片,湖底長出的水草逐漸蔓延在河床上,清澈的湖水上,候鳥飛翔,乘船蕩舟其間,如同進入了鳥兒聚居的夢幻世界。黑頸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稱為“鳥中大熊貓”,作為世界上生活在高原沼澤的鶴類,黑頸鶴在草海中的出現總能給人帶來驚喜。身高1米多的黑頸鶴十分好辨認,它身穿灰白色的羽毛,修長的頸脖上圍著一條黑緞帶似的容貌,頭鑲鮮紅的珠頂,一眼就能認出。
無垠草海,是觀賞日落的絕佳目的地。夕陽的余暉籠罩著草海,藍色的湖面漸漸被染成金黃色,天空和云彩倒映在湖面上,美不勝收。周邊居住的人們會來到草海邊漫步,宛如畫中游。
新體驗:奢香古鎮 花海梯田宜居地
層層疊疊的梯田、整齊林立的樓房,還有古色古香的街道……這不是在哪個鄉村,而是出現在城中的一個古鎮中的風景。位于畢節市大方縣的奢香古鎮是異地搬遷的項目,如今這里已經是一個文旅特色古鎮,保留了古老的彝族風情。
在這座古鎮里,最有特色的景觀就是“花海梯田”了,尤其是在春日里,當油菜花開,梯田滿是金黃。梯田之上是當地人搬遷住進的新家,推開窗就能俯瞰梯田美景,一年四季有不同的景致,晚間的燈火更是流光溢彩。不過,估計很多人都很難想到,這美麗的花海梯田,在2015年以前還是一個巨大的積水洼地,后來當地因地制宜將這里打造成為一個城中梯田,不僅節約了大量開發成本,還打造了一處特別的風景,讓奢香古鎮變成擁有全國唯一城中花海梯田——古彝梯田的小鎮。
奢香古鎮古色古香的商業街上,有極具地方特色的特產和文創產品店以及蠟染、刺繡、漆器的主題館,充滿濃濃的民族風情。
綠水青山間 美食聚鄉愁
綠水青山成就了畢節市綠色生態的特色美食。在畢節,能品嘗到綠色有機、健康養生的大方天麻、織金竹蓀、威寧蕎酥、畢節大白蘿卜干。特色地道的彝家坨坨肉、苗家水花酒、回家牛干巴以及宮保雞丁、織金水八碗、雞八卦、大方臭豆干等畢節味道也令人回味無窮。從一道道色香味醇的美食中,可感受到畢節人把綠水青山間的生態食材融進柴米油鹽的匠心,舌尖味蕾中,嘗遍鄉愁。
烙鍋:畢節式“打邊爐”
畢節當地人圍坐在一口口烙鍋前,一邊烙著各種美味,一邊談笑風生。和廣東的“打邊爐”一樣,歡樂在蒸汽中升騰。
烙鍋
用本地燒制的土砂鍋,加煤火,食客圍坐于烙鍋前,將蔬菜、肉類、河鮮等放在鍋上邊烙邊吃,烙鍋升溫,鍋上的美食隨著“滋滋”的烙燒聲逐漸透露出香氣。
在畢節的大方縣,活油烙鍋獨樹一幟,亮點就在于鍋頂那一碗活油蘸水,用大方皺椒配上生豬油,既辣又爽滑,烙好的食物往活油蘸水里一點,似乎才有了靈魂。在畢節,做烙鍋所用的肉類都需要用醬油、芡粉拌好,等到油加熱之后再放入鍋中,再配上當地豆干,味道獨樹一幟。
蕎涼粉:冰涼與麻辣碰撞
作為有200多年歷史的傳統風味小吃之一,蕎涼粉至今仍備受當地人喜愛。霉豆腐、酥豆、蔥姜蒜、香油,還要有貴州人最愛吃的折耳根,這些食材組合成蕎涼粉的蘸水,加入蕎涼粉,再放入一顆皮蛋,當冰涼的涼粉遇麻辣的口感,那份爽利勁兒是“誰吃誰知道”。
水八碗:與粵式靚湯暗合
湯湯水水最養人。在這一點上,畢節織金縣的水八碗,和粵式靚湯暗合。水八碗是織金宴席上不可缺少的重頭戲:“水八碗”,顧名思義,就是八個湯菜,共同組成了當地最具鄉土風情的宴席。“水八碗”源于民間傳說。
相傳,呂洞賓、鐵拐李、何仙姑、張果老、藍采和、曹國舅、韓湘子、漢鐘離“八仙”云游四海時,經過織金地界,采來竹蓀、木耳、香菇等山珍,創造性地把各種葷素菜相互搭配,煎、煮、烹、燉、炒、調,做出了一桌豐盛的宴席。
為紀念八仙授藝,特為此湯取名“水八碗”。作為貴州省的非遺美食,水八碗,就像是一頓文化盛宴,既能從中品味民間故事,也寓意著八方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