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當前位置:首頁 > 魅力廣州 > 文旅資訊 > 旅游線路

春游珠水 一街一巷總關情

  • 聽全文
  • 2022-02-01
  • 來源: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文化之旅·十大線路

  觸摸廣州的“手紋”

  讀懂一座城市的最佳方式,莫過于邁開雙腿,行走。

  走在那些尋常巷陌之間,看晨曦從屋檐之上升起,看白鷺從波光之上飛過,看老人們圍在一起下棋,看孩子們在門外吹出彩色的泡泡,看腳步匆匆的人們,與你擦肩。

  這是屬于廣州的日常。

  日常是每一天,也是無數過往的累積。雕梁畫棟的絢爛,刻骨銘心的記憶,被日復一日的生活磨成城市的“手紋”,你的,他的,都不一樣。

  廣州的手紋,有很多顏色:

  紅色,是“三大”的宣言,是農講所的星火;

  綠色,是云山的林濤,是花街的爛漫;

  藍色,是南海的潮音,是珠水的浩蕩;

  黃色,是永慶坊的騎樓,是金蘭寺的陶片……

  走入這五彩斑斕,走入的是六千年的文明,是兩千年的繁華,也是百余年勠力抗爭,一世紀中流擊水。

  斑斕之至,歸于恬淡。

  所以,她又是平和的,溫情脈脈的:

  雨水打在芭蕉上,滴落成曲;

  月光照在地塘里,灑布成歌;

  菜市場中,有熱絡的吆喝;

  老茶樓上,有腸粉,有蝦餃,有蘿卜糕和金錢肚。

  恬淡,卻不平淡。

  走在城里,你能看到無人機將天空做幕布,燈光秀以高樓為畫板,能在會展中心聽到激烈的博弈,也能在珠江新城看到通明的燈火;

  來到鄉間,你能看見連片的魚塘,無邊的果園,能看見老村落里熙攘的人潮,古驛道上奔行的身影。

  這里的人,有敢為人先的果敢,也熱心公益,愛做慈善。

  他們自尊,尊人。

  他們熱愛家鄉,也好奇遠方。他們喜歡用腳步丈量世界,也樂于把城市與你分享。

  來吧,在廣州行走,走進生活,走進時光。

  1 “紅色廣州·革命之城”精品線路

  路線: 廣東省廣州市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廣州起義紀念館和烈士陵園——黃埔陸軍軍官學校舊址

  解說:入選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宣傳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發展改革委“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這條線路是“讀懂紅色廣州”線路之一,串聯起中國民主革命時期幾處極為重要的遺跡。

  2 中國革命統一戰線史跡之旅

  路線:中山紀念堂——十九路軍陵園——國民黨一大會址——楊匏安舊居(楊家祠)

中山紀念堂

  解說:入選2019年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文廣旅局“不忘初心 紅色之旅”旅游線路。廣州中山紀念堂于1931年在總統府的舊址上建造,它是當時亞洲最大的會堂式建筑和全球最大的孫中山紀念堂。十九路軍陵園由著名建筑師楊錫宗設計,規模宏偉。楊家祠作為“中共三大”會議的籌備聯絡處、華南地區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第一人”楊匏安的紅色故居,蘊含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

  3 海珠黃埔古港古村海絲文化游

  路線:黃埔村牌坊——北帝廟——旅日華僑樓——鳳浦牌坊——“海傍東約”牌匾——粵海第一關紀念館——哥德堡號紀念雕塑——黃埔古港遺址——南海神廟——廣州海事博物館

  解說:入選廣東省第一批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海珠區黃埔村因水而生、因港而興,宋代以后長期在海外貿易中扮演重要角色,明清以降,村旁的黃埔古港發展為廣州外港,深度參與了“一口通商”。古村保留了較完整的村落格局,彰顯著典型廣府多姓宗族村落的特點。哥德堡號紀念雕塑則是為紀念曾在18世紀三次遠航廣州,并在2007年以復原重建的身份復航廣州的瑞典商船“哥德堡號”而建。黃埔區的南海神廟是我國古代四大海神廟中唯一完整保存至今的,始建于隋開皇十四年(公元594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上絲綢之路”考察團曾經乘“和平之舟”到達廣州,第一個考察點便是南海神廟。立于廟內的唐韓愈“南海神廟碑”碑文是“海事”一詞的起源;南海神廟“波羅誕”已維持600多年,是珠三角地區影響最大的廟會之一。而與之相鄰的廣州海事博物館是廣州第一座海事主題博物館。

  4 千年商都老字號文化游

  路線:致美齋(中華老字號)——城隍廟——李占記(中華老字號)——新大新(廣州老字號)——太平館(享用廣州老字號西式午餐)——北京路文化旅游區(南越王宮署、北京路千年古道)——新華書店(廣州老字號)——永漢電影院(廣州老字號)

北京路

  解說:廣州推出的9條老字號文化游徑和精品旅游線路之一。致美齋品牌始于1608年,“致美齋廣式調味品制作技藝”是省級非遺。李占記建于1915年,以擅修名貴高檔手表而享有盛譽。新大新百貨原名大新公司,在20世紀前期與新新、先施、永安并稱廣州四大百貨公司,始創于1914年。太平館于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由徐老高創立,是廣州西餐業發展的歷史見證。北京路上的新華書店是許多人的童年記憶。而廣州現存唯一一家建于20世紀初的專業電影院——永漢電影院以電影生活空間的概念全新亮相,打動無數廣州人。

  5 千年古城體驗游

  路線:廣州藝術博物院——越秀公園(五羊雕像、鎮海樓)——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區)——西門甕城遺址——北京路文化旅游區——天字碼頭——陳家祠——西關永慶坊旅游區

永慶坊粵劇藝術博物館

  解說:藝博院前身為1957年建立的廣州美術博物館,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美博館之一,擁有國內一流的古代書畫收藏,對嶺南書畫的收藏尤為系統全面。越秀公園是廣州最知名的公園之一,園內由尹積昌等創作的五羊雕像是廣州重要的文化標識,始建于明洪武年間的鎮海樓是舊時城內制高點、商船航標,被視為城市標志。隔解放路相望的南越王博物院王墓發現于1983年,是中國考古史上最為重大的發現之一。

  北京路是廣州千年不變的繁華所在,天字碼頭見證了珠江航道的繁榮和廣州第一條近代馬路的誕生;陳家祠和永慶坊既是嶺南傳統建筑文化大觀園,又是年輕人熱衷的網紅打卡地。

  6 傳統商貿體驗游

  路線:錦綸會館——華林國際玉器城——清平中藥材市場——黃沙水產市場——一德路海味批發市場

  解說:錦綸會館,又名錦綸堂,原是廣州絲織行業股東公會,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現已改造為廣州絲織行業博物館。早在清代,華林寺周邊一帶就發展成熱鬧的玉器交易場所,華林國際玉器城即在這樣的傳統上發展而來。1979年3月,清平農副產品市場正式成立,其中的清平中藥材市場很快發展成大規模的中藥材特別是貴細滋補性中藥材的集散地和進出口貿易中心。黃沙水產市場是廣州人的海鮮勝地。一德路海味批發市場則以干貨見長。

  7 廣府古驛道歷史文化游

  路線:從化北回歸線標志塔——錢崗古驛道——廣裕祠——大金峰生態景區

  解說:入選廣東省第一批歷史文化游徑(從化段)。中國是北回歸線經過的16個國家和地區中興建北回歸線標志最多的國家,廣東是建有北回歸線標志最多的省份。從化北回歸線標志塔1985年12月竣工,是全球最高的北回歸線標志。錢崗古驛道位于從化太平沙溪峒,距離太平鎮鎮區約7公里。西至錢崗古村,東至上清幽,途經文閣村、錢崗村、顏村村和紅石村,全長約13.2公里。古驛道上有眾多文化資源,如廣裕祠、顏村陸氏大宗祠、陸煒故居、陸氏宗祠、靈秀坊牌坊、文閣墟等古建筑,還有錢崗古村的陸氏家族文化。廣裕祠2003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遺產保護競賽“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杰出項目獎第一名”,中國的文化遺產首度獲得這一榮譽。

  8 時尚購物游

  路線:正佳廣場——天河城廣場——時尚天河——太古匯

  解說:這是廣州最佳的購物游線路之一。正佳廣場是集商貿、旅游、文化、教育、娛樂、社交、商務等功能于一體的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與文商旅綜合體。天河城廣場于1996年8月18日正式開業,曾被譽為“中國第一商城”,在廣州開創了一種全新的消費理念。時尚天河商業廣場貫穿天河路線沿線所有商場及高檔寫字樓,30多個街區設有不同的主題,致力于建設全國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現代地下綜合購物中心。太古匯位于廣州市天河中央商務區核心地段,由一個大型購物商場、兩座甲級辦公樓、一個文化中心、廣州首家文華東方酒店及酒店式服務住宅構成,是廣州最為知名的綜合商業體之一。

  9 海珠創意文化體驗游

  路線: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中大國際創新谷——海珠創新灣——唯品同創匯——B.I.G海珠灣藝術園區——1918智能網聯產業園——廣紙天地薈——珠影文化創意產業園——工美港

工美巷

  解說: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是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的核心區域;B.I.G海珠灣創意產業園由中化集團廣州大干圍倉庫區改造而來,成為廣州新晉“網紅打卡點”。珠影文化創意產業園是近距離接觸中國電影文化發展史的實景地;工美港園區則借助廣東豐厚的工藝美術資源,打造集無邊界博物館、大師工作室、藝術創作、設計、時尚展覽、文化交流于一體的國際藝術中心。

  10 珠江文化體驗游

  路線:沙面島——海心橋——“嶺南之窗”廣州文旅融合示范創新區(廣州塔)——珠江夜游

  解說:珠江是廣州的母親河。沙面在清之前就是國內外通商要津和游覽地,曾有十多個國家在沙面設立領事館,九家外國銀行、四十多家洋行在此經營,留下了很多歷史名人的足跡,島上歐陸風情建筑形成了獨特的近代文化遺跡。海心橋是廣州首座珠江兩岸人行橋,是世界上跨度最大、寬度最寬的曲梁斜拱人行橋。“嶺南之窗”廣州文旅融合創新示范區順應“夜間經濟”“休閑經濟”等文化消費新趨勢,將廣州塔的當代時尚科技感與非遺文創有機結合,古今輝映。珠江夜游串聯起一江兩岸,是國內外游客最為喜愛的廣州經典游線之一。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