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總體情況
2020年,番禺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嚴格按照國家、省、市關于政務公開工作的統一部署和要求,推動政府信息公開范圍不斷擴大、內容不斷豐富、形式更加多樣、程序更加規范,切實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
(一)主動公開方面
一是突出抓好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印發《番禺區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實施方案》,組織編制試點領域政務公開標準目錄(區級、鎮街級),并經區政府審議后在區政府門戶網站“試點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欄目公布,累計梳理發布政務公開事項2111項,其中區級目錄共有139個一級事項、978個二級事項,為系統化、規范化、精細化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提供有效保障。組織各有關單位按目錄加載內容,累計加載信息3200多條,并進行網上巡查考核,確保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工作順利推進。
二是優化提升公開內容。做到“能公開的盡公開”“能上網的盡上網”。2020年,在區政府門戶網站發布各類信息3.4萬條,較去年增加近1.7萬條;“番禺政府網”推送各類信息600多條;“廣州番禺發布”微博微信推送各類信息近5500條。因應疫情防控需要,設置“把人民安全健康放在首位 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硬仗”專欄,專欄下設置“六穩”“六保”專項工作專題,共發布23篇涉及“六穩”“六保”的政策文件或相關政策、工作情況成效等信息。區政府信息公開目錄、重點領域信息公開目錄、“五公開”目錄、“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實施”目錄、“公共資源配置”目錄、“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目錄等重大欄目共發布信息超2.6萬條,內容涵蓋政府文件、財政預決算、政府工作報告、行政審批改革、住房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信息,以及政府行政決策、執行、管理、服務和結果公開等內容信息。
三是加強政民互動工作。健全完善輿情收集、會商、研判、回應、評估機制,對公眾普遍關切的民生問題,及時回應、有效引導,提升政府公信力、增強社會凝聚力,2020年發布熱點回應173份,關于“部分小區、垃圾站垃圾清運不及時影響周邊人居環境”等2個輿情處理情況優秀案例在市政府門戶網站“熱點回應”欄目采納發布。調整互動訪談欄目開展形式,增加視頻直播形式展示訪談內容,增強互動性、直觀性,進一步密切政府和人民群眾聯系,2020年共舉辦12次互動訪談活動。深化“調查征集”欄目建設,區內制定的涉及廣泛群眾利益,與群眾密切相關的,均通過區政府門戶網站“調查征集”欄目公開征集企業和群眾意見,對于所征集到市民群眾對政府決策、地區發展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均細致全面梳理,并通過“調查征集”欄目“公眾參與情況說明”子欄目向社會反饋。2020年,共組織開展38次調查征集。
(二)依申請公開方面
一是做好依申請公開規范辦理,暢通依申請公開渠道,加強與申請者溝通,主動了解、積極回應,做好負面情緒化解工作;進一步修訂依申請公開相關工作制度及流程,為各部門高效、便捷處理信息公開申請提供支撐;加強研究依申請信息公開中的疑難件,提升答復內容準確度。2020年,全區共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454件,結轉上年政府信息公開申請15件,其中460件按時辦結,9件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所作信息公開申請答復被行政復議共20件,其中結果維持11宗、結果糾正0宗、其他結果6宗、尚未審結3宗;被行政訴訟共10件,結果維持3宗、結果糾正0宗、其他結果4宗、尚未審結3宗。
二是做好公開屬性定期審查和動態調整,對因情勢變化或依申請公開的人數和頻次達到一定范圍的文件,由發文機關或起草單位提出建議,屬性可以由依申請公開或不予公開轉為主動公開,2020年組織區內各有關單位開展2017年印發的政府文件公開屬性和有效性評估調整工作,其中區政府文件41份和區政府辦文件105份,經評估對8份文件的公開屬性和有效性進行調整,并在區政府門戶網站上予以相應調整和標注。制發《番禺區行政機關公文公開屬性審核辦法》,督促區各單位落實文件確定和標注公開屬性。
(三)政府信息管理方面
一是加快制度機制建設,建立完善涵蓋政府信息管理、信息發布、解讀回應、依申請公開、公眾參與、監督考核等工作流程的制度,促進政務公開工作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開展,實現以制度促規范、以標準促質量。
二是推動基層政務公開向農村和社區延伸。建立基層政務公開與村(居)務公開協同發展機制,制定《廣州市番禺區基層政務公開與村(居)務公開協同發展的制度》,通過區政府門戶網站主動公開,并組織村(居)務公開全覆蓋現場檢查指導。
三是加強政務公開專區建設,按照“有場地、有標識、有設備、有指引”四有標準,在區屬政務服務中心、不動產登記中心、區圖書館、區檔案館設立政務公開專區,并配備電腦、觸摸屏等公開設備,放置統一的“政務公開專區”標識及指引,方便群眾隨時隨地就近獲取信息。全區16個鎮街政務服務中心也相應設立政務公開專區。
四是開展多樣化解讀,建立政策解讀工作機制,在每篇解讀做到圖文解讀和音頻解讀的基礎上,積極推進視頻解讀、動畫解讀,共發布政策解讀74份,其中視頻解讀2份并推送到市政府門戶網站解讀,取得良好效果。
五是建立我區政府職能部門重大情況通報和重要信息發布等知情明政制度機制,區各有關單位組織召開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會組織權利義務、切身利益及重大公共利益的工作會議,視情況邀請區政協委員列席,讓政協委員做到參政議政。
六是以為企業和群眾“辦好一件事”為標準,對辦事服務信息加以集成、優化、簡化,匯總編制我區“辦事一本通”,在區政府門戶網站公開。圍繞企業和群眾關切的“一件事”,如開辦便利店、餐廳、美發美容店,進行優化整合,已完成30個高頻“一件事套餐”編制。
(四)平臺建設方面
一是區政府門戶網站方面,印發《番禺區政府門戶網站建設規范及內容保障工作方案》,優化設置,確保時效,推進區政府門戶網站優質規范發展。實行巡查通報制度,對區政府門戶網站和政務新媒體開展日常監測和季度巡查工作,重點巡檢發布相關信息的內容,及時督辦發現的問題和不足,并將抽查督辦結果以書面通報形式專題下發,強化對區政府門戶網站保障工作的監管力度,力求政府信息公開全面、及時、規范,2020年共下發通報4期,整改問題98個。
二是政務新媒體方面,“番禺政府網”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運營,進一步拓展我區政務公開發布平臺。下發《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新媒體集約整合工作的通知》,從加強內容建設和管理、完善運營機制等方面指導相關單位規范建設。加強全區政務新媒體集約整合工作的檢查督導,常態化開展巡檢,嚴禁出現既不在管理系統備案又不注銷的政務新媒體賬號,2020年完成關停注銷手續的政務新媒體59個。對于保留的政務新媒體,嚴格辦理備案等手續,并加入廣東省新媒體監控管理系統,納入系統統一管理。
(五)監督保障方面
一是加強政府信息審核,著重審查規范化表述錯誤、嚴重錯別字、非法鏈接等內容,促進政府信息發布規范準確。督促各單位做好各類上網信息的保密審查工作,做到“上網信息不涉密,涉密信息不上網”。
二是加強培訓指導,將政務公開納入黨員干部和公務員培訓教育、普法內容,開展《政務信息公開的理論與中國實踐》公務員線上專題培訓班,組織政務公開有關業務培訓3次(含市培訓1次),近1000人次參訓,并匯編國家、省、市、區政府信息公開有關文件下發各鎮街、部門學習,有效提高我區政務公開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
三是加強監督考核,將政務公開納入番禺區2020年度機關事業單位績效考核工作方案,強化考核,以考核促進步,各單位形成了主要領導負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專人承辦的政務公開組織推進體系,確保政務公開工作落實到位。同時加強主管部門、責任單位內部監督職能的指導,暢通投訴、監督電話等多種監督投訴渠道,自覺接受群眾和社會輿論的監督。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2020年,我區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短板不足,如工作隊伍建設缺乏穩定性;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還需進一步推進;公開內容需進一步深化,公開形式需進一步優化,信息公開的有效性、便民性需進一步提高;區政府門戶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建設的規范管理還需進一步加強。針對存在問題,將采取以下工作措施加以改進:一是進一步加強信息公開隊伍建設。采取集中培訓、定期培訓和按需培訓相結合等方式,加大培訓力度,提升政務公開工作人員業務能力和素質。二是持續深入推進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統籌組織各單位進一步拓展政府信息公開層面,及時做好目錄內容加載,推動政府信息公開向基層延伸;三是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工作,優化政府信息公開渠道,豐富政府信息主動公開的內容,加大政策解讀力度,不斷提升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質量;四是嚴格落實區政府門戶網站與政務新媒體考評,繼續實行季度巡查通報制度,加強監督檢查,加強內容建設,嚴格按照要求做好日常運維保障,及時督促各單位對負責的欄目進行及時保障和整改;五是繼續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納入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促進全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高效、優質發展。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番禺區政府門戶網站網址為:http://www.panyu.gov.cn,如需了解更多政府信息,請登錄查詢。如對本報告有疑問,請與區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聯系(地址:廣州市番禺區清河東路319號,郵政編碼:511400,聯系電話:020-8463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