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 言
本報告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廣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廣州市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辦法》要求,由廣州市花都區人民政府編制的2014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咨詢情況、復議、訴訟和申訴的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并附相關的說明和指標統計表。我區人民政府網站http://www.huadu.gov.cn/上可下載本報告的電子版。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聯系:廣州市花都區政務公開工作辦公室(電話:36913337)。
一 概 述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年,花都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在廣州市政府辦公廳和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統領,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精神,按照《廣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廣州市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辦法》和《2014年廣州市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等文件要求,把推進重點領域政府信息公開作為建設法治政府、服務政府、透明政府的重要舉措,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狠抓落實,在深化政府信息公開內容、拓展政府信息公開渠道、夯實政府信息公開基礎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為促進全區經濟社會目標的實現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推進重點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建設。
繼續推進行政審批信息、預算決算和“三公”經費、保障性住房、食品藥品安全、環保、安全生產、價格收費、征地拆遷等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指導和督促有關部門將涉及本單位的重點領域信息通過本單位門戶網站、宣傳欄、電子大屏幕等渠道及時公開,在區政府門戶網站完成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欄建設,及時主動公開有關信息。
(二)依法依規處理依申請公開。
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依申請公開專欄和系統建設,規范依申請公開的受理、審查、處理、答復流程。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聯系,及時、準確把握和回應申請人的具體訴求,研究依申請公開的重點難點問題,認真總結經驗。
(三)積極穩妥推進網絡平臺建設。
2014年8月,“廣州花都發布”政務微信正式上線,本區再添一權威的網絡信息發布平臺,市民關注該微信號可輕松獲取權威的本地政務信息、政策解讀、活動資訊,還可實現天氣、公交及熱線電話等便民查詢功能;在區政府門戶網站設立政府信息公開意見箱,確保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意見建議、投訴舉報能正確提交并及時處理;全面啟動“廣州市花都區政務服務審批系統”,審批系統全覆蓋工作穩步推進,通過完善網上辦事大廳、政民互動平臺的建設,進一步加強了政府信息公開向信息化、規范化、系統化的發展,逐步提高了政府重大決策的透明度和公眾的參與度,拓寬了政府信息公開渠道,推動了政民關系的良性發展。
(四)推動鎮街社區公益類活動信息的整合和公開。
積極配合廣州市政務公開處開展街道社區公益類活動信息發布情況調研,確定新華、花山為兩個信息發布試點鎮街。進一步拓寬信息公開的內容,推動鎮街開展便民信息的整合和公開,通過梳理鎮街各種商業服務企業、文體設施、醫療衛生、交通出行、社會公益等便民信息,以鎮街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為依托,向社區居民提供符合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公益類活動信息。
二 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
本區人民政府2014年全年主動公開政府信息23763條,其中1.組織機構74條;2.規章25條;3.規范性文件476條;4.其他文件941條;5.動態類信息8774條;6.行政執法類信息171條;7.辦事指南類信息2004條;8.財政決算信息122條;9.政府工作報告30條;10.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52條;11.其他信息11094條。
在主動公開的信息中,政策法規類的信息550條,占總體的比例為2.31%,主要是轉發國務院、省、市等政策法規;規劃計劃類的信息798條,占總體的比例為3.36%,主要涉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財政預決算、土地利用規劃等;屬于本單位業務類信息21109條,占總體的比例為88.83%,主要涉及窗口服務審批信息、政府采購、征地拆遷、環境保護、計劃生育等。
在主動公開的信息中與公眾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方面的信息有2327條,主要涉及安全檢查,環境治理,防火、防汛、防臺風、食品藥品安全等影響公眾人身和財產安全的疫情、災情或突發事件的預報,戶籍管理、交通管制以及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勞動就業、征地拆遷等方面的信息。
在主動公開的信息中屬公共資金使用和監督方面的信息866條,主要包括基礎建設項目的公開招標中標情況及工程進度情況,政府集中采購項目的目錄、政府采購限額標準、采購結果及其監督情況,政府財政預算、決算等信息。
在主動公開信息工作中,為方便公眾了解信息,本區人民政府采用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形式主要包括政府網站、微信平臺、電子屏幕、宣傳欄、公共查閱室、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多種途徑,并通過編制簡訊、宣傳單張、便民手冊等方式做了大量便民為民措施,加強宣傳,確保了群眾對政府信息公開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三 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
本區人民政府2014年共受理信息公開申請102件,其中網上申請20件,信函申請25件,通過公開受理窗口當面提交的申請有57件,全部申請都在規定的時間內給予答復。
從申請的信息內容來看,主要涉及政策法規、規劃、公共收費等問題。
在已經答復的102件申請中,
“同意公開”的77件,占總數的75.49%,主要涉及規劃、建設、社保、安全生產、征地拆遷、公共收費等信息。
“同意部分公開”的7件,占總數的6.86%,主要涉及計生、企業登記等信息。
“不予公開”的4件,占總數的3.92%。主要是因為涉及商業秘密或個人隱私;
“不屬于政府信息公開范圍”的3件,占總數的2.94%。主要是因為申請的內容不是政府信息;
“非本機關或信息不存在”的9件,占總數的8.82%,主要是因為所要求受理機關不正確或所申請信息不存在;
“申請內容不明確”的1件,占總數的0.98%,主要是因為所需信息內容描述不明確。
從申請的對象來看,以本地公民為主,都是以個人名義提交的政府信息申請。
四 其他情況
本區人民政府2014年度共接受市民咨詢5次;沒有出現針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投訴舉報。
五 復議、訴訟情況
本區人民政府2014年度發生針對本單位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復議案1件,其主要事由是申請人對梯面鎮人民政府作出的依申請公開答復存在異議,提出行政復議,被本區人民政府駁回; 本區2014年度沒有出現針對政府信息公開問題引起的行政訴訟。
六 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為:一是公開質量還不高,公眾關注的民生類信息占比偏低;二是信息時效還不強,與公眾及時獲取政府信息的需求差距較大;三是信息公開的規范化、系統化有待加強。
對推進中存在的不足將在以后工作中加以改進和提高。一是抓重點促深化。要按照“公眾需要什么,就公開什么”的原則,進一步擴大信息公開的深度和廣度。二是抓制度促規范。進一步健全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制,重點從主動公開、保密審查、社會評議、考核制度、責任追究、年度報告等制度入手,不斷充實補充內容,增強可行性和操作性,強化制度的約束力和執行力。三是抓考核促提高。繼續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納入對各街鎮、各單位年度目標管理考核的重要內容,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對不履行主動公開義務、侵犯群眾知情權利的要通報批評,造成嚴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和單位領導的責任。
七 說明與附表
(一)附表中各項統計指標包括本區各部門、各鎮(街)統計數據,統計時限為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
(二)附表
附表1 主動公開情況統計 單位:條
指標 | 數量 |
主動公開信息數 | 23763 |
其中:1.組織機構 | 74 |
2.規章 | 25 |
3.規范性文件 | 476 |
4.其他文件 | 941 |
5.動態類信息 | 8774 |
6.行政執法類信息 | 171 |
7.辦事指南類信息 | 2004 |
8.財政預決算信息 | 122 |
9.政府工作報告 | 30 |
10.政府公開年度報告 | 52 |
11.其他信息 | 11094 |
附表2 依申請公開情況統計 單位:條
指標 | 數量 |
申請總數 | 102 |
其中:1.網上申請數 | 20 |
2.信函申請數 | 25 |
3.當面申請數 | 57 |
4.傳真申請數 | 0 |
5.其他形式申請數 | 0 |
對申請的答復總數 | 102 |
其中:1.同意公開 | 77 |
2.同意部分公開 | 7 |
3.不同意公開 | 4 |
4.不屬于政府信息公開范圍 | 3 |
5.非本機關或信息不存在 | 9 |
6.與生產生活科研需要無關 | 0 |
7.申請內容不明確 | 1 |
8.其他 | 1 |
附表3 其他情況統計
指標 | 單位 | 數量 |
接受咨詢數量 | 人次 | 5 |
投訴舉報數量 | 人次 | 0 |
附表4 申訴情況統計表 單位:件
指標 | 數量 |
行政復議數 | 1 |
行政訴訟數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