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 言
本報告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廣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廣州市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辦法》要求,由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編制的2009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咨詢情況、復議、訴訟和申訴的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并附相關的說明和指標統計表。我區人民政府網站上http://www.hp.gov.cn/可下載本報告的電子版。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聯系:黃埔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電話:020-82378850。
一 概 述
2009年,我區以公正便民、依法行政和勤政廉政為基本要求,以提高行政執法效能和公信力為標準,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貫徹落實《關于2009年廣州市深化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穗府辦〔2009〕17 號)的有關精神,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規范政務公開形式和內容,使政務公開工作透明度不斷提高,與群眾溝通更加通暢。主要開展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我區成立了政務公開領導小組,由區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分管副區長和監察局局長擔任副組長。區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下設政務公開辦公室和政務公開監督評議辦公室。政務公開工作辦公室設在區政府辦公室,主要負責政務公開的日常組織實施工作;政務公開監督評議辦公室設在區紀委(區監察局),主要負責監督評議和檢查落實工作。2009年,我區及時調整區政務公開領導小組成員,并成立了政務公開考評小組,切實加強了對全區政務公開工作的領導和政務公開的督促檢查工作,同時建立政務公開聯絡員工作制度,保證責任落實到位。各職能部門也相應成立由行政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做到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業務科室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區財政逐步加大對政務公開工作的投入,2009年,我區信息化建設總投入達786萬元,確保資金到位。
二是完善工作機制,提高政務公開規范化水平。2009年,按照《關于2009年廣州市深化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穗府辦〔2009〕17號)的要求,我區制定并印發了《2009年黃埔區深化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埔府辦〔2009〕67號),并對我區政務公開事項進行認真梳理,進一步完善政務公開內容的詳細目錄,從機構職能、規章文件、規劃計劃、業務工作、統計數據等類別對政務公開事項進行詳細分類。進一步完善網上行政辦事大廳,將各部門已經實現的網上辦事功能集中整合到黃埔信息網中,融合網上受理、過程查詢、結果通告等過程于一體,為市民、企業、外來人員、投資者、旅游者等辦事提供了便捷的渠道。
三是規范權力運行,推進“陽光行政”。我區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人事權公開,將公務員招考、選拔、任用,以及人事培訓與職稱評定、工資福利、人才交流服務機構收費等信息通過門戶網站、宣傳欄等多種途徑進行公開。同時,將政府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城市總體規劃及項目建設、其他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通過新聞媒體、政府網站、公開欄等進行預公開,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后進行調整,再作出決定,進一步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性和透明度。
四是加強督促考核,推動政務公開深入有效開展。我區制訂并印發了《廣州市黃埔區政務公開考核辦法(暫行)》,建立了政務公開明察暗訪制度,對各級各類公共服務部門或窗口開展定期與不定期檢查;及時督促各單位做好編制和維護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和指南工作、建立健全保密審查和依申請公開等工作機制。2009年6月,為認真貫徹省市關于深化政務公開工作的總體部署,區政務公開辦公室組織考評小組成員單位,對區財政局、人事局、大沙街等13個單位以聽取匯報和現場調查的方式進行抽查,有力的促進了我區的政務公開工作。
二 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
區人民政府2009年全年主動公開政府信息2688條,其中全文電子化達93.7%,本年度新增的主動公開信息1225條。
在主動公開的信息中,機構職能類的信息317條,占總體的比例為11.8%,主要包括各部門機構設置、科室職責和主要職能;規章文件類的信息575條,占總體的比例為21.4%,主要包括以區政府(區政府辦)及各部門名義發文的規范性文件;規劃計劃類的信息434條,占總體的比例為16.1%,主要包括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各部門階段性工作計劃和工作重點安排等;屬于本單位業務類的信息779條,占總體的比例為28.9%;屬于統計數據類的信息63條,占總體的比例為2.3%;其他類的信息352條,占總體的比例為13.1%。
在主動公開的信息中與公眾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方面的信息有384條,一是主動公開影響直接公眾人身和財產安全的疫情、災情等突發事件的預報、發生、應急預案及處理情況,增強了公眾應對疫情、災情及其他突發事件的能力;二是主動公布我區教育、醫療、社保、就業、退管、扶貧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及實施辦法,著力解決弱勢群體的民生問題;三是主動公布土地征用、房屋拆遷的批準文件、補償標準、安置方案等信息,提高了公眾對土地開發利用的認知和認可程度;四是及時公布河涌整治、亞運場館周邊改造、城中村改造等重點項目的推進情況,讓市民及時了解工程建設的目的、意義及進展情況,保證了市民的知情權,客觀上也對工程的建設起到了監督作用。
在主動公開的信息中屬公共資金使用和監督方面的信息20條,一是重點公開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財務收支等內容。將企事業單位收費項目、標準、依據向社會公開,實行“收支兩條線”,將轉制社區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辦法想向社會公開,提高轉制社區財務透明度;二是利用多種手段將政府集中采購項目的目錄、政府采購限額標準、招投標過程、采購結果及監督情況向社會公開;三是將政府年度預算、決算報告和實際支出及審計情況等信息向民眾公開;四是重點項目建設實行公開招投標,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
為方便公眾了解信息,區人民政府主要根據公開的內容、范圍和對象采用不同的公開形式。一是向社會公開的內容(如公開招考等)主要是通過報刊、網絡等大眾化社會傳媒,如對外發布招商引資政策、投資指南和辦事程序編印成小冊子;二是向群眾公開的內容主要是通過政府網站、《黃埔報道》、電子屏幕、資料索取點、公開宣傳欄、咨詢服務臺等形式;三是對于向機關內部人員公開的內容,則采用通報會、文件、談話、專欄等形式,如編輯出版《埔府簡報》,把公文審批、領導批示、領導活動、重要工作進展、各部門的重要政務信息等對內公開。及時匯編政府各工作部門的每月工作進度、工作計劃和年度10項主要工作計劃,供干部群眾監督。
三 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
區人民政府2009年共受理信息公開申請308件,其中通過網上申請的75件,通過公開受理窗口當面提交的申請有228件,其他形式5件。
在已經答復的308件申請中,“同意公開”的301件,占總數的97.7%,“屬于不予公開范圍且告知申請人”的4件,占總數的1.3%,“不屬于本機關或該信息不存在”的3件,占總數的1.0%。
四 咨詢情況
區人民政府2009年度共接受市民咨詢95188次,其中咨詢電話接聽48513次,當面咨詢接待43555次,網上咨詢3120次,。區人民政府2008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專欄訪問量為399750次。
五 復議、訴訟和申訴情況
區人民政府2009年度未發生針對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復議案、行政訴訟案;也未收到各類針對政府信息公開事務有關的申訴案(包括信訪、舉控)件。
六 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2009年以來,我區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從總體來看,運行狀況較好,但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也存在以下主要問題:一是信息公開的內容有待進一步完善;二是對信息公開方式需進一步規范化、科學化;三是宣傳力度不夠,一些群眾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還不夠了解。
下一步我區采取以下措施進行改進:
一是認真梳理,進一步豐富完善信息公開內容。我區將認真對照《政府信息公開指南》與《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對公開內容進行梳理與完善,對原有的政府信息公開目錄進行補充,確保公開信息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二是深入貫徹《條例》,加強門戶網站建設。我區將進一步做好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包括依申請公開和預公開)和辦事公開工作,及時響應并有效回復群眾在“依申請公開”、網上咨詢、網上信訪等互動欄目提出的咨詢、投訴,及時更新辦事指南、業務表格等信息。完善各部門網上信息報送和發布機制,保證我區信息公開的權威性和時效性,方便群眾及時掌握所需的信息。
三是進一步推進公共事業單位和街道的政務公開。我區將一步深化教育、衛生、交通、環保、人口和計生等部門事業單位的政務公開工作,全力為需獲取信息的公眾服務;同時加大街道政務公開的力度,堅持把群眾最關心,最需要了解的“權、錢、人、事”等事項公開作為政務公開的重點。
四是以人為本,進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開相關工作。對一些社會關注度高、專業性強的重大決策事項,由政府為公眾提供解讀服務;結合政風行風測評,繼續完善政府信息公開監督評議制度,將評議工作規范化、常態化;加強宣傳和普及力度,提高公眾對政府信息公開的認知度;及時處理并答復群眾對政務公開工作的咨詢和投訴,讓群眾真正參與到政務公開工作中來。
七 說明與附表
(一)其他說明
1. 附表統計期限為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統計范圍包括我區各街道辦事處以及區府屬單位。
2.我區人民政府網站http://www.hp.gov.cn/上可下載本報告的電子版。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聯系:黃埔區人民政府辦公室,聯系電話:82378850。
(二)附表
附表1 主動公開情況統計 單位:條
指標 | 數量 |
主動公開信息數 | 2688 |
其中:全文電子化的主動公開信息數 | 2519 |
新增的行政規范性文件數 | 11 |
附表2 依申請公開情況統計 單位:條
指標 | 數量 |
依申請公開信息目錄數 | 308 |
申請總數 | 308 |
其中:1.當面申請數 | 228 |
2.傳真申請數 | 0 |
3.電子郵件申請數 | 0 |
4.網上申請數 | 75 |
5.信函申請數 | 0 |
6.其他形式申請數 | 5 |
對申請的答復總數 | 308 |
其中:1.同意公開答復數 | 301 |
2.同意部分公開答復數 | 0 |
3.不予公開答復數 | 4 |
4.信息不存在答復數 | 2 |
5.非本機關政府信息答復數 | 1 |
6.申請內容不明確答復數 | 0 |
附表3 咨詢情況統計
指標 | 單位 | 數量 |
提供服務類信息數 | 條 | 3891 |
網上咨詢數 | 人次 | 3120 |
現場接待人數 | 人次 | 43555 |
咨詢電話接聽數 | 人次 | 48513 |
網站專欄頁面訪問量 | 人次 | 399750 |
附表4 申訴情況統計表 單位:件
指標 | 數量 |
行政復議數 | 0 |
行政訴訟數 | 0 |
行政申訴數 | 0 |
其中:對本單位首次處理不滿意的行政申訴數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