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及《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關于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格式〉的通知》(國辦公開辦函〔2021〕30號)等規定,現公布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2023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本報告由總體情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及行政訴訟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等六部分組成。本報告的電子版可在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www.156152.com)下載。
一、總體情況
2023年,廣州市政府辦公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圍繞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充分發揮統籌協調、監督指導作用,著力在深化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強化政務公開平臺建設、創新政策解讀方式上下功夫,以高質量公開助推廣州高質量發展。
(一)主動公開情況。
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多渠道及時、高效公開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創業就業等方面政府信息,并依托市政府門戶網站發布主動公開文件103份。持續完善“政府規章庫”和“規范性文件統一公開平臺”,以市政府或市政府辦公廳名義發布政府規章4部、行政規范性文件19件。組織發布市政府重要政務活動新聞通稿138篇,發布重大行政決策宣傳解讀材料49項。打造“廣州政務講堂”政策宣講平臺,精心策劃一批宣講精品,助力提升政策知曉度。
(二)依申請公開情況。
圍繞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各環節工作要求和操作流程,制定相關工作指引、文件匯編等,全面提升依申請公開工作質量。2023年共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466件(含新收420件、上年結轉46件),辦結421件(另有45件結轉下年度辦理),均在法定期限內予以答復。全年辦理政府信息公開類行政復議89宗、行政訴訟51宗,復議訴訟實現“零糾錯”“零敗訴”。
(三)政府信息管理情況。
出版《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報》37期,刊登政府文件、部門規范性文件、政策解讀材料等共299份。制定指引、細化標準,加強市政府或市政府辦公廳公文公開屬性源頭管理。開展政府公文公開屬性調整評估,將6份市政府和市政府辦公廳文件調整為主動公開。
(四)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
加強政府網站建設,建成容納市、區、鎮(街)三級法規公文的一體化政策文件發布管理平臺,實現政策文件精準分類與精確檢索。在《廣州市人民政府》微信公眾號增設直連國務院“互聯網+督查”平臺的互動功能,持續提升網上履職便民服務水平。完善市政府門戶網站各有關欄目更新發布機制,及時調整更新領導之窗、廳領導分工等相應內容。
(五)監督保障情況。
持續完善政務公開工作機制,加強統籌聯動,結合實際調整政務公開領導小組成員,進一步優化成員單位職責分工,并優化政務公開考核標準,以考促提推動全市政務公開工作走深走實。落實大興調查研究工作部署,組織開展政務公開專題調研,針對基層難點堵點問題“把脈問診”,制定重點任務清單。舉辦全市政務公開業務培訓會和多場專題座談會,總結、推廣政務公開經驗做法,不斷提升隊伍素質和業務專業化水平。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存在不足:政務公開監督考核和日常巡查方式有待進一步優化,政策發布的集成度有待進一步提高,政府網站智能化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
下一步改進措施:一是創新監督考核方式。持續完善外部觀察工作機制,科學開展考核,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切實提升政務公開實效。二是強化政策精準推送。繼續以政策解讀優秀案例評選為抓手,政策宣講平臺為依托,鼓勵多渠道、全方位、立體式解讀,創新舉措推動政策直達快享。三是完善政務公開平臺建設。以公眾視角提升政府網站檢索精準度和便捷性,并利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優化“一站式”政策咨詢服務,提高公眾對政府信息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收取信息處理費的情況:本年度無發出收費通知,無收取信息處理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