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五十條之規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格式》要求,制作本報告。
一、總體情況
2023年,市統計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省、市政務公開工作要求,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依法及時發布和公開統計數據,全面做好數據解讀和咨詢工作,積極拓寬公開渠道,豐富公開形式,提升政策公開質量,不斷提升統計工作“三服務”(對市委、市政府,對市直部門和各區的服務,對基層群眾的服務)水平,發揮以數輔政作用,為廣州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提供了堅實統計支撐。
(一)主動公開情況
一是聚焦制度要求深化公開,提升統計工作知曉度。堅持以政務公開作為提高統計服務水平和擴大統計工作影響力的主要途徑。嚴格落實《條例》剛性制度和省、市政務公開工作要求,動態調整完善領導機構,加強對政務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制定印發《廣州市經濟數據發布及相關輿情應對預案》《廣州市統計局以高效便民公開防范化解風險隱患助力法治政府建設任務清單》。及時依法公開社會公眾需廣泛知曉的權責清單、雙隨機、財政預決算、政府采購等事項,加強對擬公開事項的審核把關,做到宜公開盡公開的原則。常態做好門戶網站的維護,及時更新欄目內容,優化辦事流程,持續提升上網便捷性、增強體驗感。做好對外公開文件的解讀,注重從統計專業角度解構分析數據,力求圖文并茂、通俗易懂。推出廣州市統計宣傳IP動畫形象“統小羊與計小羊”,制作發布普法宣傳動畫視頻,增強對外普法宣傳的靈活度和受眾面。同時,結合“9·20”統計開放日、“12·4”國家憲法日、“12·8”《統計法》頒布紀念日、《統計法》頒布40周年等重要節點,開展統計普法宣傳教育,面向公眾加強普法和政策宣講,廣泛收集群眾意見,解答群眾疑難,提升統計工作知曉度。
二是聚集主責主業深化公開,提升統計服務水平。緊密貼合社會需求,主動公開統計數據。每月通過信息公開平臺發布月度綜合統計數據、通過官網統計業務欄目發布月度分專業詳細進度數據;匯編2022年度統計數據形成《2022年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廣州統計信息手冊2023》《廣州統計年鑒2023》等年度統計資料并及時掛網公開;著力破解歷史數據查找難的問題,電子化整理自1984年以來的42冊廣州統計年鑒,并將電子資源加載至官網,提高統計歷史資料的使用價值及查詢便捷性。服務中心工作,定期解讀經濟運行情況。每月發布廣州經濟運行情況數據解讀稿,通過廣州日報、南方日報、羊城晚報等主流媒體多渠道,從農業、工業、服務經濟、消費市場、固定資產投資、外貿、金融市場、交通運輸等多領域解讀統計數據。全年共組織發布新聞主題超70個,據不完全統計,獲得主流媒體及其電子平臺采編報道約170篇次。
三是聚焦重點工作深化公開,提升統計工作質量效能。組織做好廣州市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以下簡稱五經普)工作,通過公交車車身、站牌、地鐵車廂、寫字樓電梯投影、廣州塔塔身、統計開放日、珠江兩岸風光帶以及部門對外窗口布置宣傳品等線下途徑,新媒體發布、短視頻評選等線上結合,廣泛開展社會面宣傳;聯合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建立廣州市五經普宣傳聯絡員機制,及時將單位清查要求、集中登記點設置等調查對象所需了解的信息,由聯絡員轉發到成員單位線上宣傳平臺;在市政府門戶網站、局微信公眾號、局官方網站等對外平臺及時公開經普工作進展,在廣州日報、廣州廣播電視臺等媒體報道五經普相關工作信息超50篇。全面輻射“萬戶居民”品牌效應,提升統計工作從咨詢分析“無形”服務向形成暖企惠民“有形”舉措輸出發力。在局官方網站發布公告,廣泛征求公眾對2023年萬戶居民調查選題的意見建議;調查問卷通過廣州統計公眾號主動公開,邀請公眾參與問卷調查;調查主要結果及時在廣州日報、新快報、南方Plus等媒體公開,讓社會公眾及時知曉調查情況。
(二)依申請公開情況
在全面做好社會公眾需廣泛知曉的事項等主動工作的同時,進一步暢通受理渠道、規范答復流程、遵照辦理時限,及時答復辦結依申請公開意見,回應市民關切和個人咨詢事項。2023年,共受理信息公開申請62件(均為網上申請),已全部按期答復。其中,予以公開的信息18件,占總數的29.0%;部分公開的信息14件,占22.6%;不予公開的信息4件,占6.4%;申請的信息不屬于市統計局公開范疇的21件,占33.9%;其他情況5件,占8.1%。此外,積極回應公眾咨詢,全年組織回復網上咨詢問題近450個;高效配合完成12345工單、郵箱、電話等統計信息咨詢,獲得咨詢者的滿意好評。
(三)政府信息管理情況
嚴格落實網絡意識形態責任制,加強對網絡使用對象的教育引導,規范網絡使用審批權限,確保局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安全平穩運行。嚴格執行對外發文內容“三審三校”“先審后發”機制,加強對局內網、局外網和微信公眾號發布的稿件、統計數據等資料的審核把關,杜絕因發布內容出現紕漏而引發重大輿情危機,確保牢牢守住網絡安全主陣地。
(四)平臺建設情況
以政府網站集約化建設為抓手,積極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在2022年對局公眾網進行改版設計的基礎上,重新修訂了《廣州市統計局網站及廣州統計微信公眾號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了各處室、中心職責。同時,常態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平臺維護和信息更新,確保政府信息公開平臺運行流暢、網站規范、辦事便捷、回復及時。2023年,局官網累計訪問量超過1374萬人次。目前,市統計局各類信息平臺運行正常,在平臺上開設的“數據解讀”“統計快訊”等欄目,發布的統計數據及數據解讀受到社會公眾高度關注,法定主動公開內容全部依法在“政務公開”“法制經緯”等相應欄目進行公開。利用微信公眾號加強對政務宣傳和數據解讀,全年推送文章237篇,粉絲數量由年初的2.3萬人增至近3.1萬人,穩居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全國市級統計局微信公眾號排名”月度榜前50名(12月排名未發布),其中9月份列全國第3名。
(五)監督保障情況
一是強化制度落實。以貫徹落實《條例》為前提,以法治政府建設為抓手,對照省、市政務公開工作要求,及時健全局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架構,由分管局領導任組長,各處室、中心負責人為組員,各處室、中心指定聯絡員,由局辦公室牽頭組織實施,實行集中統一歸口管理。區分工作階段和重要時點,局主要負責人通過聽取政務公開工作落實情況匯報、專項工作部署等方式,全面加強對政務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推進重點工作有序落實。
二是強化工作保障。制定印發局《以高效便民公開防范化解風險隱患助力法治政府建設任務清單》,明確責任分工,照單抓好落實。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印發經濟數據發布及相關輿情應對預案,堅持將數據輿情應對前置,有理有據做好數據解讀,杜絕引發數據輿情發酵,切實做到防患于未然。根據年度政務公開工作任務情況,加強對業務骨干的培訓,注重提升綜合能力素質,確保工作完成質效。
三是強化監管考核。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進?步明確了全年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計劃、任務目標、具體措施和責任處室并認真組織實施。注重強化日常檢查和考評督促,及時發現問題,加強提醒整改,督促全局認真履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職責。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在梳理總結2023年工作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存在短板和弱項,主要表現在:一是解讀工作偏重于統計數據方面,對統計方法制度、統計指標內涵等方面的解讀不夠生動、豐富。二是政務公開工作的創新力度不夠大,以公開促統計質效提升的成效還不夠明顯。在下一步工作中市統計局將著力改進上述問題,進一步加大政務公開力度,規范政務公開行為,提升政務公開質效,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續優化和提升統計“三服務”工作水平,多形式、全方位優化統計方法制度和統計數據的解讀;二是持續推進政務公開規范化標準化建設,以五經普普查登記全面鋪開為契機,廣泛宣傳《統計法》《全國經濟普查條例》以及統計重點工作,積極拉近統計工作與社會公眾的距離;三是持續強化政務公開的隊伍建設,在全面提升工作能力中進一步探索政務公開的新形式、新渠道、新內容,彰顯政務公開工作成效。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一)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收取情況
2023年度,市統計局沒有收取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用。
(二)其他需要了解的事項
如需了解更多政府信息,請登錄廣州市統計局網站查詢,網址為:http://tjj.gz.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