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我局結合民政業務實際,深入貫徹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辦公廳《廣州市2021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分工方案》任務要求,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不斷健全工作機制,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開職責,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現將相關情況函報如下:
一、總體情況
(一)緊扣“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深化政務公開。做好《廣州市民政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公開工作及解讀工作,按要求歸集整理廣州民政事業發展歷史規劃。主動公開2021年部門預算和2020年部門決算,整理報送《惠民惠農財政補貼政策清單》,做好財政信息公開。在微信公眾號設置“廣州民政抗‘疫’進行時”專欄,統一發布全市民政系統疫情防控信息。本年度,我局共承辦市人大議案、建議和政協建議案79件(其中主辦23件),全部在規定時限內辦結,辦理結果均為滿意,主辦件除按規定不公開外,在門戶網站專欄公開答復19件。
(二)緊扣宏觀政策落地見效深化政務公開。2021年廣州民政公眾網發布信息2935條,發布微博信息334條、微信信息870條。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要求在政務新媒體平臺及局公眾網轉發廣州“十三五”回顧系列文章等相關內容。不斷健全政策解讀工作機制,進一步規范工作流程,綜合運用一圖讀懂、文字解讀和音頻解讀等形式對主動公開的13份政策文件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化、多頻次的深度解讀,并發揮政務新媒體平臺、學習強國、新聞媒體等的作用切實增強宣傳、解讀成效。先后組織采訪、發送通稿243篇次、召開(參與)新聞發布會7次,媒體報道2172篇(含央媒272篇);開展在線訪談3次、問卷調研3次,發布意見征集13份、結果反饋15份,認真辦理415條次市民留言。
(三)緊扣強基礎抓基層深化政務公開。及時更新公眾網行政法規文本、有效規范性文件等,并實現動態更新調整。制定政務新媒體信息發布和日常管理工作制度,按要求對主動公開目錄等政府信息公開專欄建設情況進行調整完善,不斷完善政務公開平臺建設。針對市民普遍關切的“身后事”,聯合公安、人社、醫保、政務數據管理等多部門共同打造廣州市自然人“身后事一站式聯辦”系統,提供戶籍注銷、暫停社保發放、醫療保險個人賬戶一次性支取等“身后事”相關業務的政策咨詢、受理申請、材料轉送等一站式服務,實現“一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辦理”。
(四)緊扣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實施深化政務公開。進一步明確信息公開申請辦理時效,提出建立健全分類處理工作機制、加強人員配備、強化模板應用等六條保障措施。2021年共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44件,均依法依規辦理完畢,申請人不服信息公開答復提起行政復議2宗(無被提起行政訴訟),被復議機關予以維持。進一步調整優化門戶網站欄目設置,新增“彩票公益金”欄目,公開信息20條。發布12類“重點領域信息公開”信息180條、“五公開”信息60條、審計及整改信息3條等。制定實施《2021年廣州市村(居)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要點》,聯合市村務公開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啟動對各區村(居)務公開。
(五)緊扣抓保障促落實深化政務公開。局領導堅持親抓部署落實,局主要領導多次研究審定政務公開文件、聽取政務公開工作情況,分管局領導經常檢查政務公開落實情況、研究解決政務公開難點問題。局政務公開辦切實履行統籌職責,完善政務公開制度建設和工作機制,印發《廣州市民政局2021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分工方案》。對2020年度政務公開工作要點落實情況進行“回頭看”,對存在的網站信息發布審核不足等情況進行了整改。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含社會組織管理局)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2021年,我局政務公開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主動公開的意識待進一步強化,二是信息公開的廣度和深度需進一步加強。下一步,我局將進一步做好民政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及時發布權威信息,擴大公開和互動范圍,持續推動政務公開常態化工作,強化政府信息平臺建設,進一步推動政務公開工作再上新臺階。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本年度我局及市社會組織管理局無收取信息處理費情況。按照《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市社會組織管理局由市民政局統一領導和管理,人事、黨務、財務、后勤等工作依托市民政局管理。市社會組織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除依申請公開工作外,其余工作依托市民政局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