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總體情況
(一)積極做好主動公開,加強政策解讀
1.圍繞數字政府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加強政務信息公開。在廣東政務服務網公布2021年廣州市市級和區級政府部門權責清單共計66451項。編制并公布政策兌現事項清單和辦事指南1118份并全部納入集成服務。2021年,市政府門戶網站發布信息超4萬篇,發布規劃原文和政策解讀等相關信息65篇,瀏覽量超6千萬人次。廣州政府網微信公眾號全年發布信息2037篇,粉絲量28萬。 “穗好辦”微信公眾號發布政務服務便民利企政策、動態信息242條。廣州12345微信公眾號發布推文189篇,閱讀量275.82萬次,累計粉絲數達209.66萬。在市政府門戶網站廣州12345熱線專區發布案例762條。我局網站發布工作動態信息146條,全面展現我市“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的改革成效。
2.積極協同新聞媒體,及時發布經濟社會發展情況。2021年,我局發布新聞報道超700篇,“學習強國”平臺采用宣傳信息12篇。參加新聞發布會3場次。配合完成市領導新聞采訪、新聞發布2次。廣州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發布新聞報道123篇。人民日報《12345,便民“總客服”》,將廣州12345熱線“標準服務、智能派單”的創新方式作為全國熱線先進典型宣傳報道。
3.加強政策解讀和政策宣講,提高政策知曉度。2021年,我局對《廣州市推行首席數據官制度試點實施方案》等文件進行了圖文解讀。市政務服務中心聯合18個單位舉辦了13場政策宣講及政企互動活動,近17萬人次參與,現場解答問題近400個。開設暖企政策咨詢專窗服務,累計提供暖企政策咨詢服務567人次,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4.發揮政務公開“第一平臺”作用,規范政務公開平臺建設。全市54個政府網站實現統一標準體系、統一技術平臺、統一安全防護,信息資源實現高度共享。精心策劃并上線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專題,發布專題信息超過1000條,網站流量達到近3000萬。推動全市政務新媒體清理整合,全市政務新媒體從原來的1262個賬號大幅下降至368個,累計清理賬號超過1000個。
(二)規范高效做好依申請公開,保障申請人權益
2021年,我局共受理依申請公開122件,按時答復率100%。嚴格按照信息公開模板答復,確保答復內容合法規范、準確嚴謹。2021年,我局因政府信息公開引起的行政復議3件,2件復議結果均為維持我局公開行為,1件正在審理中。因政府信息公開引起的行政訴訟2件,1件已裁定按撤訴處理,1件正在審理中。
(三)擴大公眾參與,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認同感
做好決策前公開,公開征集企業和群眾對《廣州市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十四五”規劃》等文件的意見。開展首次數字政府公眾開放日活動,邀請近百名市民代表分批走進12345熱線、市政務大廳和市智慧城市運行中心,“零距離”現場參觀、互動體驗和座談交流,為廣州“數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設建言獻策。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一)政府信息公開答復效率仍需提高。隨著我局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逐年增多,且部分群眾一次申請幾十甚至上百條12345熱線工單全部信息,由于檢索熱線工單耗時較長,答復效率距離市政府辦公廳關于提高政府信息公開效率的要求和群眾的期待仍有差距。
(二)政策解讀能力仍需加強。雖然我局制定的政策文件不多,但解讀質量不高,雖然進行了圖文解讀,但將政策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深奧為曉暢的能力仍需提升,距離針對性答疑解惑,讓群眾“讀得懂”“記得住”的要求還有差距,在今年兩次優秀政策解讀案例評選中均未入選優秀解讀案例。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依據《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管理辦法》,2021年,我局共發出3件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收費通知,擬收費金額為8.92萬元,實際收取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