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五十條之規定,結合工作實際,由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制作本報告。
一、總體情況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局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按照省、市有關部署要求,扎實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通過局政務網站、“廣州生態環境”政務微博和政務微信、新聞發布等途徑,加大信息公開力度。以群眾滿意為目標,為推進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發揮積極作用。主要工作如下:
(一)主動公開情況。
1.進一步規范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基本目錄,主動公開全面落實。我局及時完善局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基本目錄,在局網站主動公開我局政務公開事項基本目錄,并在相應專欄歸集公開各項具體信息。進一步梳理公開事項、明確公開的內容和形式,落實公開的主體責任。指導各分局完善生態環境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確保生態環境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推進有效。進一步規范和理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制,建立暢通、有序的信息公開工作流程,確保屬于主動公開的公文類政府信息全面、及時公開。2021年1至12月主動公開部門文件類信息271份,依申請公開401條。政務動態類信息1041份。行政執法類信息3072條,財政預決算信息19份,其他文件和信息4659份。
2.圍繞重點領域拓展,持續加大污染防治攻堅戰信息公開力度。圍繞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等重點領域信息,加大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相關信息公開力度。一是藍天保衛戰方面,及時公開大氣污染防治信息。加強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信息公開力度,按日發布空氣質量、數據信息,按月發布本市各區PM2.5濃度排名。二是碧水保衛戰方面,定時公布水環境質量狀況。按月公布廣州市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狀況報告,促進整改提高。三是凈土保衛戰方面,強化土壤污染源頭監控。公布2020年廣州市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名單。四是重點領域方面,持續發布相關信息。加大聲、輻射環境等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工作,持續發布相關監測數據信息,及時發布本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情況,加大企業環境信息公開,集中發布重點排污單位環境信息。以推動“環境信息質量公開”為主要抓手,推動公共服務信息公開工作實效開展。加強環境重點監管對象、污染物排放、污染源、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評價批復文件等信息公開。強化生態環境執法信息公開,按照我局行政執法公示辦法、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實施辦法、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辦法等3項制度,嚴格開展生態環境行政執法。五是按時公開財政信息。依據公開透明原則,工作過程中及時公開財政預決算信息和政府采購項目采購文件、中標成交公告、采購合同等政府采購信息。在制定涉及公眾切身利益、需要社會廣泛知曉的重大行政決策時,均提前向社會進行公布,廣泛聽取意見,尊重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
3.加大對企業政策解讀力度,持續提升涉企政策發布質量。重點梳理6份涉企規范性文件進行集中解讀,通過局網站、兩微、qq群及時宣傳。 持續加強政策解讀力度,擴大公眾參與率。一是多舉措提升政策解讀實效。按照“誰起草、誰解讀”原則,切實做到政策文件與解讀材料同步組織、同步審簽、同步發布,提升政策解讀的精準性和針對性,確保政策內涵清晰傳遞、政策信號正確釋放。采取新聞發布、座談會、訪談、多媒體解讀等多種形式,對企業政策進行及時、詳細解讀。發揮新媒體在政策宣傳解讀作用,提升精準推送服務,采用音頻視頻等其他解讀形式,提高政策解讀實用度,確保企業群眾看得懂、好理解。二是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完善政務輿情監測機制,用好“12345”市民服務熱線、政務微博微信等渠道,對涉及生態環境的重要政務輿情、媒體關切的重污染天氣、臭氧污染防治和水環境治理等熱點問題,加強監測研判,及時精準回應,提升了涉企政策解讀回應渠道的權威性。三是健全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制度。對重大項目環評審批,均及時上網公開,廣泛聽取公眾意見,網站及時公開相關信息。
(二)依申請公開情況。
按照省市文件精神,進一步完善依申請公開工作相關制度,細化、優化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辦事流程,規范接收、辦理、答復、寄送、存檔等工作環節。收到信息公開申請后,第一時間進行登記,加快辦理時效,確保及時答復。明確專人負責信息公開工作,確保依申請公開工作規范有序。加強依申請公開溝通聯系力度,主動與申請人溝通,答復嚴謹有據,全面提升依申請公開答復專業化水平。全年辦理149件依申請公開申請,140件辦結,9件正在辦理。
(三)政府信息管理情況。
1.進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動態管理機制。加強政策文件主動公開管理機制,按月有序梳理,我局制定的政策和文件,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均及時公布。對已失效的規范性文件及時標注失效或者廢止。根據立、改、廢等情況及時、動態調整已公開的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等重要政府信息。
2.進一步規范信息公開工作秩序。按照“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和“誰公開,誰負責”原則,規范信息公開范圍及屬性、公開流程和公開方式,嚴格落實政府信息公開的審查程序和責任。及時更新《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對辦結案件檔案按照“一事一檔”方式及時整理歸檔,不斷提高辦事效率。
(四)政務公開平臺建設情況。
1.規范公開平臺,持續優化服務功能。圍繞生態環境業務工作及群眾普遍關心的重點生態環境問題,加強政務網站欄目建設,突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特點,積極發揮政務網站信息公開平臺作用,持續推進政府網站政務公開工作。及時更新政府信息公開指南,按時編制發布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規范欄目信息發布時限,充實欄目信息,及時發布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和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情況。
2.強化審查機制,責任落實到位。明確專人負責,定時巡查升級,嚴格落實信息發布審核制度和保密工作相關規定,確保涉密信息不上網。政務新媒體信息發布實行嚴格審核制,按照“誰報送、誰負責”“誰發布、誰負責”的原則,嚴格保密審查,落實網絡管理。同時安排人員加強日常巡查,在節假日和重要時間節點加密巡網頻次,發現生態環境輿情及時轉辦處置反饋。同時,將業務處室公開審查機制納入公文辦理程序,建立了公開內容動態擴展和定期審查機制,以機制建設為保障,嚴格執行信息發布審核機制、公開平臺安全預警機制。
3.增強媒體融合效應,提高平臺服務的便捷性和實用性。開展與市相關部門數據共享使用工作,健全政府信息公開協調機制。確保局政務網站有效運行。不斷創新網絡宣傳方式,利用局微博微信、手機APP客戶端、珠江環境報等多種形式拓寬渠道,及時公開政務信息,構建政府信息公開矩陣,有效提升政務公開效率。2021年1-12月,“廣州生態環境”微博平臺共發布2551篇推文,“廣州生態環境”微信平臺共發布946篇推文,成為群眾喜聞樂見獲取生態環境信息的重要途徑。
(五)監督保障情況。
1.積極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督促。我局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定期研究推進工作,確保信息公開及時全面。積極規范政務公開工作機制,持續提升政務公開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明確責任分工促進任務落實到位。及時制定政務公開年度工作要點實施方案,逐項分工,全面壓實責任,確保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更加規范有效。不斷優化政務服務,切實保障環境民生。
2.認真抓好業務培訓,提高服務質量。組織局系統政務公開工作業務培訓,派員參加市政務公開辦的培訓,抓好對分局業務人員的幫帶,有效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和實際能力,不斷提升政務公開規范化標準化工作水平。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與不足:一是需進一步加大便民利民力度,提高群眾滿意度。二是政策解讀質量還不夠高,解讀深度不夠、解讀形式不夠豐富。
(二)改進情況。
我局將嚴格落實國家、省、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部署,推動信息公開工作全面提質增效。一是提升簡捷便民效率,優化網上政務服務功能。積極優化網上查閱信息、咨詢辦事渠道,圍繞群眾關注的熱點,豐富公開內容和形式,著眼生態環保重點工作、公眾關注點和社會聚焦點,不斷豐富公開內容,有效互動交流。在增加信息公開的廣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全面提升群眾滿意度。二是活躍解讀形式,不斷提高解讀質量。繼續發揮“微信、微博”新媒體作用,對重點環保政策,第一時間主動公開,采用圖片圖表、音頻視頻、卡通漫畫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示解讀材料,增強政策解讀效果,著力構建發布、解讀、回應有序銜接的政務公開工作格局。及時客觀地發布信息,樹立政府公信力,不斷提升政務公開工作精細化水平。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本年度我局無收取信息處理費情況。如需了解更多政府信息,請登錄廣州市生態環境局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