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總體情況
2020年,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切實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緊緊圍繞規劃和自然資源業務工作,聚焦民生福祉和社會期盼,以人民為中心推進新時代政務公開,全面推進主動公開、政策解讀、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管理和政務公開平臺建設,為法治政府、服務型政府建設提供了堅強保障。
(一)推進政府信息主動公開
一是聚焦法定主動公開內容公開。將政務公開與業務工作融合發展,實現信息公開常態化。今年以來局網站公開信息約98000余條,局微信公眾號發布信息約560條。二是聚焦規劃決策前公開。通過局網站、現場、規劃展覽中心等多渠道發布規劃公示22498條,召開“規委會”8次,審議議題43項,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于民有機統一。三是聚焦基層政務公開。制定印發《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關于切實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的通知》,推進政務公開向區局、鎮、街、站、所延伸,市局和11個區分局全部規范編制城鄉規劃領域、農村集體土地征收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并按照目錄公開信息,充分保障被征地人、競買人等群體利益。
(二)加大政策解讀力度
一是注重復工復產政策解讀。疫情期間,加強“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工程項目辦理”“企業間非住宅轉移登記”“地籍圖網上查詢”等利民暖企政策措施的解讀,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優化營商環境。二是注重創新方式提升實效。通過新聞發布會,對《廣州市交通發展戰略規劃》《廣州市城市更新實現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的操作指引》等文件進行解讀,制作《加快農村房地一體確權登記》動畫、《不動產登記線上小課堂》系列視頻等信息,提升解讀效果,確保人民群眾聽得懂、能理解。三是注重面向基層開展解讀。在國土調查、農村亂占耕地建房整治、海洋和地質災害防治等關系國家重要部署和群眾切身利益的工作上,堅持問題導向,對外業調查、執法隊伍、窗口服務人員持續開展培訓宣講,通過一線工作人員傳遞指引,讓政策措施在百姓心中生根發芽。
(三)推進依申請公開
一是以完善制度為抓手。修訂我局《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工作規則》,局屬各單位參照制定本單位工作規則,理順工作流程,明確工作分工,規范答復要求。二是以規范辦理為原則。根據條例特點、實際情況、典型案例等內容,動態化調整工作要求,充分發揮作用,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對重點、難點的案件提出法律指導意見,確保群眾申請公開案件得到及時妥善處理。強化案件數據,特別是超期案、敗訴案的分析運用,落實系統預警、督辦考核和整改總結。2020年,我局共受理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案6880宗,全部按時、按規范、按要求辦理。三是以降低糾錯為重點。印發《關于強化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辦理時限要求的通知》,切實做好防范行政風險提示。開展政府信息公開業務專題培訓,提升工作人員對辦理申請公開案件水平和風險防范意識。以案說法,全方位、多角度剖析條例規范、辦案要求、提出工作建議,進一步提升申請公開工作質量和水平。
(四)加強政府信息管理
一是落實確定公文公開屬性確定要求。通過政務管理系統,將公開屬性、確定公開屬性的依據設置為默認必填選項,文件的起草一律明確公開屬性后呈批,并在印發時落實公開屬性標注要求。做好公文登記歸檔、整理和移交,2020年按規定向檔案管理部門移交相關政府信息,其中主動公開文件226份,通過廣州市政府信息公開查閱中心、中國廣州檔案網、廣州圖書館服務終端等途徑免費向利用者提供查閱。二是落實先審核后上網要求。強化信息公開發布審核,修訂政務管理系統上網信息公開保密審查表,規范各平臺信息發布流程,確保信息公開及時完整準確。三是落實公開屬性調整評估要求。制定落實公開屬性調整評估措施,明確工作要求,組織全系統各部門單位,開展2017年印發文件公開屬性的調整評估,并及時公開調整評估情況說明。
(五)推進公開平臺建設
一是著力建設局網站公開渠道。堅持政務網站作為政務公開第一平臺的定位,推動“信息-辦事-互動”三位一體協調發展,局政務網站全年公開信息涵蓋新聞動態、政務公開、政務服務、互動交流、業務頻道五大板塊,著力打造廣州規劃資源工作的“百科全書”。
二是著力打造新媒體公開陣地。充分利用政務新媒體傳播速度快、展示形式豐富、互動性強的特點,精品化運營“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微信公眾號,制作發布信息534條,特別是《做好名城“舊”文章 煥發羊城新魅力》《從廣州出發 開啟讀懂中國新征程》等信息,圖文并茂展示了廣州規劃和自然資源建設的成效,局微信和微博日益成為更全面的政務公開平臺、更權威的政策發布解讀平臺、更及時回應關切和便民服務的平臺。
三是著力構建辦事服務公開平臺。堅持線上線下雙管齊下,100%公開辦事項目、流程、期限,不斷提升辦事咨詢服務質量,我局政府服務窗口連續5年獲得廣州市“政務服務標兵窗口”。市、區不動產登記中心全部開設“政務公開專區”,為市民及時提供信息查詢、公開申請、辦事咨詢功能,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六)抓好監督保障
一是強化公開制度機制保障。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納入紀檢監察部門監督內容,以局主要領導聽取工作匯報和研究審議重要文件、局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協調等方式,監督各部門各單位認真執行政府信息公開各項制度,保障政務公開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及時更新修訂我局政府信息公開指南,明確監督和救濟途徑;在局政務網站公開信訪、投訴、咨詢等聯系方式,暢通監督救濟渠道。二是強化公開平臺監督檢查。推進網站和新媒體內容保障責任分工落實,高頻次做好日常巡檢,開展季度網站和新媒體內容保障檢查4次,不斷擴充檢查的內涵,現已構建包含主動公開文件情況、雙公示情況、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情況、以及保密等多個專項的全方位檢查,從源頭杜絕公開不及時不準確、問題信息上網等現象。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2020年,我局認真推進政務公開各項工作,在決策前公開、基層政務公開、政策解讀、政務公開平臺建設等方面取得新成效,但面對政務公開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還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局系統各部門單位政務公開工作組織保障和隊伍建設還需加強;二是政策解讀方式多樣性和解讀效果質量還需提升。三是局網站欄目設置方面還不盡合理,在利用新媒體開展政務公開方面還有待加強。
2021年,我局將繼續貫徹落實《條例》各項規定,中央、省、市關于政府信息公開各項決策部署,進一步提升政務公開工作水平。一是強化組織保障,通過健全完善政務公開工作責任人網絡、扎實開展培訓、督辦和檢查,構建強有力的政務公開工作隊伍。二是深化政策解讀,努力推廣圖解、流程、問答、新聞發布會等通俗易懂的解讀方式,提升解讀效果。三是優化平臺建設,網站欄目設置更加合理規范,發揮好局網站作為政務公開第一平臺的作用;充分利用新媒體傳播特點,增強政民互動,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