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 言
本報告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廣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廣州市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辦法》要求,由廣州市工商局政務公開辦綜合本局機關和各直屬分局的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基礎上編制而成。本報告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咨詢情況、復議、訴訟和申訴的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并附上相關說明和指標統計表。廣州紅盾信息網站上可查閱下載本報告的電子版。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聯系:廣州市工商局政務公開辦(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天河路112號1508室,郵編:510620,電話:85592234,電子郵箱:gszwgk1508@163.com)。
一 概 述
2015年,廣州市工商局圍繞黨的十八大三中、四中全會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總體部署,認真貫徹落實《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2015年廣州市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穗府辦〔2015〕21號)、《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州市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2015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分工方案的通知》(穗府辦〔2015〕96號)等文件精神,堅持以全國政府網站普查為契機,以商事改革系統開發運用為推手,以規范權力公開運行為載體,將政務公開作為推進法治工商建設的重要途徑,不斷拓展和深化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和范圍,健全群眾訴求受理、處置、反饋工作機制,以信息公開、陽光行政取信于民,本局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一)以全國政府網站普查為導向,全面提高網站管理、運維和服務水平。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建立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牽頭部門專門抓的工作機制,成立了由分管局領導任組長,辦公室、信息中心負責人和市場專業分局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處室和市場專業分局相關人員為小組成員的網站自查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和普查工作小組辦公室,全面負責我局網站普查工作的整體統籌、推進、落實與督辦。同時,制發了廣州紅盾網站信息內容建設整改工作方案,明確了具體任務、責任單位和時間節點,建立健全各處室與直屬分局網站信息報送制度和聯絡員制度、信息采集與發布制度、網站自查自糾長效機制和定期通報等制度,為如期高質量完成自查整改任務打下堅實基礎。二是精心梳理規范。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政府網站普查的通知》(國辦發〔2015〕15號)和《廣州市關于做好全國政府網站普查第二階段工作的通知》(穗政務公開辦函〔2015〕4號)要求,圍繞全國政府網站普查的5個一級指標、15個二級指標和我局紅盾信息網站實際,堅持問題導向,舉一反三、抓點帶面,組織專門力量對展開全面徹查,重點解決欄目未更新、網站鏈接不可用、欄目空白無信息、欄目內容存在錯別字等問題。期間,并改網站1個,更新欄目14個,撤銷階段性工作專欄3個,先后修復不可用鏈接167處,處理死鏈錯鏈97個,更正錯別字343個次。三是發揮局普查辦督導作用,督促各欄目責任單位落實專人跟進,加大欄目更新力度,提高網上互動的響應速度,保持內容的“新鮮度”。共新發布各類信息549條,回應群眾咨詢、投訴15517宗,有效解決了網站“不可用、不及時、不準確、不回應、不實用”等問題,較好地完成了全國網站普查任務。四是完善和鞏固網站基礎架構。堅持需求導向,充分運用電子政務云服務和負載均衡訪問技術,擴寬互聯網訪問帶寬(從110M升級至150M),組織精干力量全力攻關,對網站運行架構持續進行升級與優化,進一步增強紅盾信息網站的實用性,不斷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發展的需要。
(二)以商事改革系統開發運用為推手,全面打造網上網下惠民服務新途徑。2015年,本局以商改配套軟件開發為抓手,以平臺化為導向,加強規劃設計,整合應用建設成果,完善業務系統功能,優化網上辦事大廳,為市民和企業提供多層次、多渠道的政務公開、政民互動和網上辦事服務。一是通過開發 “商事主體自主服務系統”, 實現與市、區兩級308個許可審批部門的信息共享、無縫銜接。在全國首創二維碼營業執照,首創“商登易”APP應用軟件,實時在線辦理名稱核準、開業、變更、注銷、年度報告等商事登記業務,整合商事主體信息資源的訂閱、分享功能,并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鏈接互連,推動全市行政審批服務進入移動互聯時代。2015年,本局通過紅盾信息網站共受理網辦服務事項36416宗,位于全市前列。 二是牽頭組織實施“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強化部門間數據流動,打牢改革技術支撐,登記效能大幅提高。全市共發出“一照一碼”營業執照11萬份。將南沙自貿區作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試驗田,該區大膽探索,在“三證合一”基礎上,領先全國實現八個部門共享“一照一碼”,在全市率先推出銀行無償代辦商事登記服務,并試點推行無介質電子營業執照工作。三是分步推進工商登記“全城通辦”,企業名稱核準率先實現無紙化“全城通辦”,繼續推進注冊資本制度改革,落實“先照后證”等措施。鼓勵各區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對轄內科技園區、孵化器、眾創空間、創客工場等的扶持措施,促進注冊登記管理從被動響應型管理向主動預見型轉變,進一步提高注冊登記便利化。全市市場主體快速增長,2015年新登記市場主體207247戶,同比增長11.4%,其中企業110182戶,增長25.57%。全市共有各類市場主體1329704戶,同比增長13.73%。四是上線廣州工商“百事通”網上查詢和答疑系統,向社會公眾“亮家底”,拓展網上互動渠道。2015年,本局12315指揮中心共受理或處理市民工商業務類咨詢15517宗,答復率99.86%;投訴65039宗,辦結率96.22%;舉報14009宗,辦結率99.62%。“@廣州工商”新浪微博共發布微博信息1840條,吸引超過68847名粉絲,共接受和回復評論及私信897條。“@廣州工商”騰訊微博共發布微博信息1841條,吸引聽眾超過458412名,實現了與社會公眾的良好互動。
(三)以規范權力公開運行為載體,全面構建多方參與的社會信用監管新體系。一是完成了權責清單修改發布工作。根據《廣州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廣州市編制政府部門權責清單實施方案的通知》(穗編辦〔2014〕258號)要求及市編辦的修改建議,在去年編制權責清單工作自查報告、職能轉變方案、行政審批流程圖以及相關目錄、表格,清理行政職權的基礎上,結合《商標法》、《廣告法》等法律、法規新修訂的內容及本局食品監管、牲畜屠宰監管職能劃轉的情況,對權責清單進行了修改、更新并經市政府會議審核通過,已在市政府門戶網站和廣州紅盾信息網站同步向社會公開。二是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依據《廣州市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臨界點指引》,梳理了《廣州市工商局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證據指引》,從涉及本局執法職責的81項違法行為中整理出移送追究刑事責任時需采集的證據,現已提交市法制辦審查。三是完善商事登記管理信息平臺和商事主體信息公示平臺,搭建了連接40個市級或市級以上部門、308個區級部門的商事主體信息公示平臺,在全國率先實現商事主體登記備案、許可審批、監管、處罰、信用信息等“大數據”共享與公示,倒逼市場主體誠實守信經營,形成了全社會共同參與、齊抓共管的社會信用監管新模式。2015年,全市報送2014年度報告的市場主體85.5萬戶,其中企業42.6萬戶,企業年報率90%,達到了預期目標。開展企業即時信息抽查、公示出資信息定向抽查、公示處罰信息專項檢查、年度報告信息抽查等行動,共抽查企業2.06萬戶。全市被載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5.79萬戶,被標識為經營異常狀態的個體工商戶26.27萬戶。嚴格執行法定代表人任職限制制度,對法院通報的“老賴”限制其擔任企業高管,形成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四是繼續貫徹實施《廣州市開展行政復議決定網上公開試點工作方案》,對全年受理和審結的行政復議案件,經征求申請人意見并綜合審核后,對符合網上公開條件的復議決定,及時予以公開。據統計,截至2015年12月,本局受理的行政復議案件中,符合公開條件的有18件,已全部在網上公開了行政復議決定書。
二 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
本局系統2015年主動公開政府信息2337條(含原各轄區分局2015年前6個月數據),其中1.組織機構13條;2.規章7條;3.規范性文件4條;4.其他文件31條;5.動態類信息1373條;6.行政執法類信息259條;7.辦事指南類信息165條;8.財政決算信息4條;9.政府工作報告7條;10.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15條;11.其他信息459條。
在本局紅盾信息網站主動公開的信息中,政務新聞148條(工商工作動態、新聞報道),占總體比例的6.63%;圖片新聞31條,占總體比例的1.33%;紅盾視頻29條,占總體比例的1.24%;消費警示67條,占總體比例的2.86%;專項整治信息18條,占總體比例的0.77%;公告公示120條(行政、年檢、監測公告、招投標等信息),占總體比例的5.13%;規范性文件、辦事指南、表格下載、行政處罰等信息107條,占總體比例的4.58%;政務公開指南、領導機構、人事信息、電話指南、應急管理、統計數據、總結計劃、收費項目等政務信息29條,占總體比例的1.24%;工商訪談4條。
在主動公開的信息中,與公眾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方面的信息有165條(主要包括消費警示67條、商事制度改革相關文件9條、“兩建”工作16條和行政處罰73條等信息)。
在主動公開的信息中,屬公共資金使用和監督方面的信息共42條,主要包括以下3種情形:一是達到政府公開招標限額項目,由政府指定的集中代理機構,即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負責公開招標完成的項目20個;委托市財政局指定的分散代理機構完成的項目3個。二是未達到政府公開招標限額的項目,委托市財政局政府采購確定的代理公司辦理的項目2個;三是本局機關辦公設備、辦公家具、印刷的采購,按照市財政局《關于2014—2015年部分協議供應項目采購事項的通知》要求,辦理協議采購供貨項目11個。
本局財政預算、決算和實際支出等信息的公開列入局務公開,當年經費預算、決算均通過局黨委會研究決定;每季度開支情況報告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對個別處室開支情況實行內部通報。2015年本局系統共公開財政預決算信息2條。
在主動公開信息工作中,為方便公眾了解信息,本局采用以廣州紅盾信息網站和各級注冊大廳為主,電視、報紙、電臺為輔的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形式。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本局圍繞消費維權、電視購物、誠信經營以及廣告法宣傳等方面,共制作《廣州紅盾》電視節目29期。本局政務信息被國家工商總局采用61條,市委、市政府采用92條,編輯廣州工商行政管理簡報24期,采用局屬各單位及區市場監管部門報送的信息近300條。通過國內22家電視(電臺)、國內報刊、通訊社、網站報道刊發信息3000余篇(條),為宣傳商事制度改革、“兩建”工作以及工商部門其它日常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人民日報于2015年9月2日報道了我市“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改革情況,取得良好成效。各級注冊大廳通過設立資料索取點、政務公開公告欄、電子觸摸屏、電子顯示幕、自助查詢電腦等便民服務設施,為辦事群眾提供信息查詢服務。
三 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
本局2015年共受理信息公開申請91件,其中通過市政府門戶網站(http://www.156152.com)、廣州紅盾信息網站“依申請公開郵箱”在線平臺提交的網上申請有23件,通過信函提交的申請有36件,通過公開受理窗口當面提交的申請有32件。
從申請的信息內容來看,大約45%屬于申請公開舉報投訴事項或本局查處某企業結果信息,35%屬于商事主體登記基本信息或企業檔案查詢類信息,15%屬非本人查詢注冊市場主體類信息,其余是涉及商事制度改革相關法規、部門法定代表人姓名職務及各類咨詢等信息。
在已作出書面答復的91件申請中,其中:
“同意公開”的43件,占總數的47.3%,主要涉及商事主體登記基本信息、企業檔案查詢及商事制度改革相關法規類信息。
“同意部分公開”的3件,占總數的3.3%,主要涉及本局查處某公司結果等類信息。
“不予公開”的2件,占總數的1.6%,主要是申請公開的信息涉及到國家秘密和商業秘密。
“不屬于政府信息公開范圍”的6件,占總數的6.6%,主要是問題咨詢類或投訴舉報類信息。
“非本機關和信息不存在”的21件,占總數的23%,主要是申請公開其舉報投訴案件的處理信息等不屬于本局職能范圍類信息。
“申請內容不明確”的6件,占總數的6.6%。
從申請的對象分析,通過網上和信函申請的59件,其中外地公民47件,占全部申請的52%。
四 其他情況
本局2015年度共接受市民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咨詢139次;接受市民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投訴舉報2次,主要反映個別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不受理其申請政府信息公開事項。
本局2015年度共接待社會各界查詢企業檔案資料約 8.4萬人次,打印企業檔案資料(含批量查詢及內檔查詢)約178萬頁,開具企業證明約1604份。其中,配合公、檢、法、國安、紀檢監察等部門查詢1730人次,打印企業檔案資料14.7萬頁。
本局2015年度受理群眾來信來訪來電來郵事項共1584宗,同比下降3.53%,處理率100%。
五 復議、訴訟情況
本局2015年度發生針對本單位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復議案3件,主要是申請人復議本局政府信息公開程序違法;發生針對本單位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訴訟案3件。其中,涉及本局公務用車管理使用規定、對涉嫌公車私用違規行為處理結果信息公開案件1宗,涉及企業檔案查詢收費是否合理等問題1宗,涉及信息公開程序違法1宗。
六 存在問題和改進措施
存在問題:一是廣州紅盾信息網站在線服務和人性化服務功能還有待完善;二是紅盾網站部分專欄內容有待拓展深化。
2015年,本局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和省、市政府關于加強政府信息公開的統一部署,進一步完善本局政務公開工作機制,加強網上公開平臺建設和互動渠道建設,著力提升工商機關依法行政水平和便民利民惠民服務水平。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以全國政務信息公開條例修訂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服務工作,優化受理、審查、辦理、答復等各環節,全面落實信息公開協調制度和信息公開保密審查機制,確保答復依法有據、嚴謹規范、慎重穩妥、準確及時;二是緊密圍繞商事制度改革,加強全城通辦、工商業務“百事通”等軟件開發項目實施,進一步完善商事主體登記、年報備案、異常經營名錄、網上公示等軟件系統功能,實現注冊登記業務全城通辦和全流程電子化,同時利用互聯網、微信等技術手段,促進業務應用創新,拓展便民利民渠道。三是加快紅盾網站數據服務平臺和便民服務平臺建設,完成網上辦事大廳升級改造,建立數據準確完整、集中存儲的法人單位基礎信息庫,以電子營業執照項目建設為依托,實現全程電子化,為公眾提供以需求為導向的多樣化、個性化服務,助力公共服務效能最大化。四是根據國務院《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和國家總局《工商行政管理行政處罰信息公示暫行規定》的要求,進一步推進行政處罰決定書向社會主動公開。五是繼續做好各項收費(收費項目、收費依據、收費標準)信息、部門預決算信息、“三公”經費信息、招標投標信息和統計數據信息的主動公開。
七 說明與附表
(一)其他說明:以下統計數據期限截至2015年12月底,包括直屬分局和原各轄區工商分局2015年前6個月數據。
(二)附表
附表1 主動公開情況統計 單位:條
指標 | 數量 |
主動公開信息數 | 2337 |
其中:1.組織機構 | 13 |
2.規章 | 7 |
3.規范性文件 | 4 |
4.其他文件 | 31 |
5.動態類信息 | 1373 |
6.行政執法類信息 | 259 |
7.辦事指南類信息 | 165 |
8.財政預決算信息 | 4 |
9.政府工作報告 | 7 |
10.政府公開年度報告 | 15 |
11.其他信息 | 459 |
附表2 依申請公開情況統計 單位:條
指標 | 數量 |
依申請公開信息目錄數 |
|
申請總數 | 91 |
其中:1.網上申請數 | 23 |
2.信函申請數 | 36 |
3.當面申請數 | 32 |
4.傳真申請數 | 0 |
5.其他形式申請數 | 0 |
對申請的答復總數 | 91 |
其中:1.同意公開 | 43 |
2.同意部分公開 | 3 |
3.不同意公開 | 2 |
4.不屬于政府信息公開范圍 | 6 |
5.非本機關或信息不存在 | 21 |
6.與生產生活科研需要無關 | 1 |
7.申請內容不明確 | 6 |
8.其他 | 9 |
附表3 其他情況統計
指標 | 單位 | 數量 |
接受咨詢數量 | 人次 | 139 |
投訴舉報數量 | 人次 | 2 |
附表4 申訴情況統計表 單位:件
指標 | 數量 |
行政復議數 | 3 |
行政訴訟數 | 3 |
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2016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