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 言
本報告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廣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廣州市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辦法》要求,由廣州港務局編制的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咨詢情況、復議、訴訟和申訴的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并附相關的說明和指標統計表。我局網站www.gzport.gov.cn上可下載本報告的電子版。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聯系:廣州港務局辦公室,電話:02083050205。
一 概述
我局嚴格按照市政府辦公廳制定的《2011年廣州市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部署和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廣州市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5年規劃(2010-2014年)》、《2011年廣州市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要點》,進一步完善政務信息公開工作機制,規范公開工作運作,繼續以電子政務建設為中心,以窗口建設為保障,以公眾信息網為載體,以優質服務為目標,大力地推進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依法開展。
不斷完善公開主渠道。網站是政務公開的主要載體,是體現政務公開工作深度和質量的重要窗口。為進一步深化我局的政務公開工作,我局逐年不斷推進網站的優化工作。目前,網站已設置有“信息公開、網上辦事、公眾服務、公眾互動”四大專欄,涵蓋公開指南、公開目錄、標準文書、依申請公開、網上預受理、業務咨詢、辦事指南、結果公示、表格下載、局長郵箱、建議投訴等各方面,為我局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提供了堅強保障。2011年,網站瀏覽量約18萬人次,比2010年全年瀏覽量增長約80%。
為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我局結合相關業務網上辦理實際情況,現已將危險港口作業審批和廣州港出海航道進出船舶調度計劃報送,納入“百項政府服務網上辦理”工程,數量最大且屬日常審批的業務實現了電子政務化,大大方便了行政相對人。
為進一步深化我局的政務公開工作,我局在公眾信息網升級改版的同時穩步推進派出機構和直屬單位的二級網站建設。目前廣州港通訊調度指揮中心、廣州港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廣州港務局教育培訓中心和廣州港務局海港分局網站已建成開通。二級網站建成后,我局政務公開的力度進一步提高。
精簡行政事項提高行政效率。為了提高行政效能,根據市政府關于進一步精簡行政審批(備案)職權事項的要求,我局本著“職權法定、精簡高效”的原則,積極與市審改辦等部門溝通協調,行政審批事項由原來的19個行政許可事項、7項備案事項調整為10個行政許可事項、1個按程序轉報省或國家審批的事項、2個備案事項;并立即根據確定的行政審批事項,修訂辦事指南,及時對外公布。2011年我們召開了政務公開工作會議,專題討論了如何進一步推進我局政務公開工作,并審議了我局新修訂的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公開目錄,布置落實指南、目錄的掛網及實施工作;積極穩步推進我局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制定工作,組織有關人員對我局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規定及配套制度的討論修改、征求意見,制定了《廣州港務局規范行政許可自由裁量權暫行規定》,對相關行政許可的依據、許可條件、申請資料、許可決定方式、辦理程序、辦理時限予以細化、明確;認真落實“百項政府服務網上辦理”工程,數量最大且屬日常審批的業務的危險港口作業審批和廣州港出海航道進出船舶調度計劃報送工作,實現了電子政務化,大大方便了行政相對人。2011年我局在線受理審批事項共計28888件,辦結率100%。
進一步強化政務窗口自身建設。服務窗口將各行政審批事項的具體要求進一步加以整理和完善,編制了《窗口業務受理工作指引》、《廣州港務局政務工作手冊》;通過完善窗口工作制度、工作臺賬等,給予受理人辦理行政審批的明確指引, 進一步明確崗位職責;全面落實窗口服務部門限時辦結制、首問責任制、一次性告知制、AB崗制工作機制,不斷優化辦事流程,提高服務質量、工作效率和人民群眾對窗口工作滿意度。近年來,我局政務窗口以零投訴、零不滿意率,展現了我局良好的政務服務形象,確立了我局政務窗口在市政務服務中心中的標兵示范作用。
多層面拓展政務信息公開渠道。緊密圍繞行業管理特點,采取多種形式,在行業管理法規、規章,重要事項的實施前,多渠道及時向社會公開。如在2011年廣州航運交易所成立時,我局通過新聞發布會、報紙、電視、廣播等媒體及時向社會通報,進行政務信息公開。對行業管理重要工作部署的實施,通過召開行業內企業代表專題會議、宣貫會議等形式進行政務信息的公開,以及在廣州日報等主流媒體發布通告等,及時向港航企業通報行業管理的重要工作部署,面向社會公開行業管理的政務信息。行業管理工作的通知、通告以及已受理企業的批復、通知等信息,及時掛在局公眾信息網站上,及時向企業公開政務信息。手機短信是我局政務公開的另一個重要平臺,為保障各港航企業安全生產,我局利用短信平臺,及時將臺風信息和高溫預警信息發到有關人員的手機上,提醒企業做好防控工作。2011年通過我局短信平臺向公眾發布防風、防汛、防臺等信息140418條。
穩步建立監督評議長效機制。開展政務公開的監督檢查,建立廉政監督員制度,我局聘請24名廉政監督員,每年舉行一次監督員會議,對我局的廉政建設、行政管理、政務公開等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不定期召集港航企業代表召開座談會,傾聽來自企業的呼聲。監察部門對監督員和港航企業代表集中反映的問題進行核實、處理,有效地促進了我局的政務公開工作。
二 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
廣州港務局2011年主動公開政府信息2719條,全文電子化達100%。
在主動公開的信息中,政策法規類的信息86條,占總體的比例為3.2%;廣州港規劃計劃、港航經濟運行情況統計等規劃統計類3條,占總體的比例為0.1 %;本局行政管理類總計1938條,占總體的比例為71.2%;其中業務通知公告類25條,辦事指南16條,人事信息1條,局港航新聞650條。除此之外,我局全年發布船舶進出口總計劃20593條,及時有序地做好船舶進出港的調度指揮工作。
三 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
我局根據《廣州市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辦法》的精神,制訂了局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制度和程序。2011年通過共受理信息公開申請8件,全部答復。
在答復的申請中,“同意公開”的8件,占總數的100%,其中港口航運發展情況占50%,其次是港口經濟運行情況、船舶進出口數量和船舶交易情況。
四 咨詢情況
廣州港務局2011年共接受公眾咨詢13396次,其中咨詢電話接聽7774次,當面咨詢接待5574次,網上咨詢48次。我局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專欄訪問量為18萬次,其中按點擊率排序的政府信息公開欄目依次是:進出港船舶總計劃、業務工作、統計數據、規劃計劃、機構職能、信息公開指南等。
五 復議、訴訟和申訴情況
2011年我局沒有發生因政府信息公開引起行政復議、訴訟和投訴情況。
六 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近年來,我局在推進政務公開制度化、規范化,拓展政務公開渠道,增加政務透明度,為企業和社會提供政務信息服務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行政業務信息化建設還有待加強,特別是充分發揮公眾信息網的作用全面實現網上業務即時咨詢、申報、審批等,以進一步提高行政效能。二是依申請公開工作有待進一步完善,特別是要加大宣傳力度,以便有效實施。三是對基層的政務公開工作指導不夠。接下來,我們要進一步擴大對外宣傳力度,發揮好公眾網站的作用,讓更多的組織及公眾認知我局,提高依申請公開信息標的的明確性及合理性;繼續完善網上互動功能建設,進一步提高公開工作效率。
2012年,我局將加強對政務公開工作的領導,在分析總結近幾年工作開展情況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認真貫徹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依法依規及時公開。一是提高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質量和效果。認真貫徹“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要求,對照《條例》確定的政府信息公開范圍,結合交通運輸部制定的行業信息公開指引,及時發布和更新依法依規應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進一步拓展信息公開的廣度和深度,更新公開目錄,提高行業行政審批、備案等管理工作的透明度,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和評議。二是充分利用局公眾信息網站平臺提高服務水平。繼續加強電子政務建設,完善網上業務受理和審批服務功能,在分析總結現有危險貨物港口作業網上審批和船舶進出港計劃網上申報實施情況的基礎上,不斷優化網上流轉流程,提高效率,繼續拓展網上受理業務的服務范圍,方便企業;同時,增強網站互動功能,更好地為公眾提供便利的信息服務。三是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宣傳培訓。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政策性強,不論是應公開的單位,還是希望政府公開有關信息的公眾,都需要進一步了解相關規定及政府各部門的職責。因此,必須加大宣傳培訓力度,做到既能滿足公眾的知悉權,又有利于政府部門提高工作效率。我局除積極派員參加市舉辦的培訓外,也將在局內舉辦相關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有關人員政務公開工作政策水平。四是繼續加強督促檢查及考評工作。在認真落實我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檢查考評辦法的同時,加強日常監督檢查,確保信息公開的及時和準確。自覺接受公眾監督,切實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七 附表
附表1:
主動公開情況統計表
指 標 | 數 量(條) |
主動公開信息數 | 2719 |
其中:全文電子化的主動公開信息數 | 2719 |
新增的行政規范性文件數 | 9 |
附表2:
依申請公開情況統計
指 標 | 數量(條) |
依申請公開信息目錄數 | 5 |
申請總數 | 8 |
其中:1.當面申請數 | 1 |
2.傳真申請數 | 0 |
3.電子郵件申請數 | 0 |
4.網上申請數 | 7 |
5.信函申請數 | 0 |
6.其他形式申請數 | 0 |
對申請的答復總數 | 8 |
其中:1.同意公開答復數 | 8 |
2.同意部分公開答復數 | 0 |
3.不予公開答復數 | 0 |
4.信息不存在答復數 | 0 |
5.非本機關政府信息答復數 | 0 |
6.申請內容不明確答復數 | 0 |
附表3:
咨詢情況統計表
指 標 | 單 位 | 數 量 |
提供服務類信息數 | 條 | 1104 |
網上咨詢數 | 人次 | 48 |
現場接待人數 | 人次 | 5574 |
咨詢電話接聽數 | 人次 | 7774 |
網站專欄頁面訪問量 | 人次 | 180000 |
說明:1.提供服務類信息僅統計我局向行政相對人手機發送的短信。
2.現場接待人數僅統計前往我局辦證窗口現場咨詢的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