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 言
本報告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廣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廣州市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辦法》要求,由廣州市人民政府政務管理辦公室編制的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咨詢情況,并附相關的說明和指標統計表。我辦網站http://www.gzonline.gov.cn上可下載本報告的電子版。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聯系:市政務辦政務服務處,38920851。
一 概 述
2010年,我辦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廣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等,使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在以下方面取得了進展:
一、認真細致做好機關政務公開工作。
一是我辦通過相關會議,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廣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等法律規定,積極開展思想動員,提高干部職工對政務公開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全力做好政府信息公開規范化建設。1.組織領導到位,明確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2.制度建設到位,建立健全信息公開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廣州市政務服務中心政務信息公開辦法(試行)》,對我辦政務公開工作進行規范。3.網站建設到位,做好做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新版《廣州政務在線》網站除了按政務公開標準進行欄目設計外,還編制了《政務在線網站信息發布管理辦法》,從制度上規范網站信息的發布流程,明確責任。三是做好我辦機關依申請公開工作。今年受理了七起市民依申請公開案件,通過和當事人見面溝通了解情況,嚴格按照政務公開的相關規定進行書面回復。
二、依托市政務服務中心平臺,積極主動開展政務公開工作。2010年,市政務服務中心全年總服務人次達528331,窗口服務滿意率達100%,其中很滿意率為98.28%。我辦依托政務服務中心平臺,全力開展各種政務公開活動。
(一)強化政企互動工作,溝通信息、解析政策、解決疑難。今年以來,我辦共組織了20個進駐部門窗口和近500家企業以專題研討、專項交流、行業座談等方式開展了13場政企互動活動,溝通“退二進三”、環保、水務等方面的政策信息,指導企業辦理綠色通道報批手續和優惠原產地證書簽證等方面的事項,主要解決企業因信息不對稱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樹立了政府為企業服務的良好形象,增強了政府與企業的互信,擦亮了政務服務品牌。如市政務辦組織了市政務服務中心14個進駐部門首席代表到中一藥業有限公司與廣藥集團屬下16家企業舉辦政企互動會,為醫藥企業在“退二進三”搬遷和污水處理雨污分流等方面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中一藥業反映因屬地相關管理部門指引不清晰導致排水許可證長達9年一直不能辦理的問題得到市水務局的高度重視,在會后積極協調與相關部門,使企業順利辦理了排水許可。為此,廣州市中一藥業有限公司給市政務服務中心送來了一面“做人民滿意公仆,為企業排憂解難”錦旗和感謝信。市政務辦在民營經濟園區——番禺天安節能科技園設立了市政務服務中心首個基層服務工作站,將不定期舉辦政企互動活動,通過市、區、街聯動解決企業在經營發展和政策執行方面遇到的困難問題。
此外,我辦通過建立、使用政府為企業配備的電子郵箱拓展政務公開的渠道。今年以來,市經貿委、質監局、林業和園林局等多個市政務服務中心進駐部門窗口通過電子郵箱將21條最新出臺的政策法規、政務公開信息發送至全市上萬家企業,使各類企業在最短的時間內獲悉政策動態和行政審批的新要求。
(二)做好市政務服務大廳的政務公開工作。1.做好審批大廳辦事指南的修改編印。根據市民政局、市物價局、市農業局、市文廣新局等4個新進駐部門及大部制改革后各進駐部門事項的調整,做好辦事指南的修改和編印工作,為廣大企業和市民提供規范的辦事指引。2. 優化大廳及受理窗口布局。按照各進駐部門受理審批事項的相關性及大廳功能的分布,對17個相關進駐部門的30多間房間、70多個受理位進行調整,有效提高了大廳的管理秩序,更加方便了辦事群眾,進一步融洽了與辦事群眾的關系。3、開展黨員團員亮牌服務。市政務辦組織市政務中心政務窗口160名黨員和91名團員在服務滿意度評價器的醒目位置標示出黨團員情況,帶動了市政務服務中心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的整體提升。4、進一步做好政務咨詢工作。市政務中心大堂咨詢臺全年接受咨詢33089人次(其中電話咨詢11033人次,來訪咨詢22056人次),網站的訪問量達52萬人次。
(三)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企業網上辦事大廳”建設及“百件網辦”工程。根據《印發2010年市政府重點工作責任分工的通知》中具體任務分工,市政務辦、科信局牽頭負責推進百項政府服務網上辦公工程,年內開設60項面向企業的網上服務與辦公事項,重點圍繞企業注冊、年審、投資、基建、認證、環保等服務需求,全市實現100項以上政府服務向公眾提供全流程網上辦理。截至2010年11月底,對已進駐在市政務服務中心的32個委局,共773項事項業務流程進行了梳理和分析。已梳理的事項信息同時發布在“市政務在線”網站,包括辦事指南發布、表格下載、網上咨詢、網上申請、結果反饋等五個環節,統一向企業提供“一站式”網上服務。
(四)作為全國首個集政務查詢與投資資訊于一體的政務資訊廳,是市政務服務中心創建的亮點之一。2010年,政務資訊廳接待國內外參觀團體共81批次,1478人。接待讀者入館總人數13714人次,用戶使用計算機2144人次;指導和培訓客戶使用數字資源265人次;讀者查詢閱覽10092人次。讀者借閱書刊663人次、1456冊,同比增長分別為43.8%、60.8%。資訊廳的各項服務均受到各大媒體、參觀團體和市民們的一致肯定和好評,影響力日益擴大。從9月份開始,市檔案局組織各、區縣級市檔案館聯合在政務資訊廳舉辦了5期“迎亞運”專題展覽,期間前來參觀展覽的單位共14個,人數超過300人次。政務資訊廳在亞運期間組織了市政務服務中心10個進駐部門參與 “創優爭先迎亞運,提速增效樹新風”——廣州市政務服務中心便民信息服務周活動,咨詢人數共220人次,涉及問題包括業務辦理、文件檔案、專業論文、企業信用和亞運賽事共5類。政務資訊廳優質服務得到企業的廣泛好評,廣州進盛貿易有限公司李進先生在留言本上寫下小詩“神馬皆浮云,此處真給力,便民便企業,優質優政府”以抒發他來政務資訊廳查閱資料的感受,他表示這里環境優雅,設備齊全,工作人員耐心熱情,是政府便民利民的好舉措。
二 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
我辦2010年全年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32條,其中全文電子化達100%。
在主動公開的信息中,機構職能類的信息3條,主要包括我辦職能和內設機構,占總體的比例2.3%;規章制度類信息15條,包括政務辦內部的各項規章制度、數據統計、規劃計劃等,占總體的比例11.3%;屬于本單位業務類信息114條,主要包括活動信息、業務簡訊、工作交流等,占總體的比例86.4%。
三 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
我辦今年共受理信息公開申請7件,均通過公開受理窗口當面提交的申請。
從申請的信息內容來看,100%屬于申請獲取相關政府信息。
在已經答復的7件申請中,“信息不存在”的1件。申請人要求獲得“廣州市政務中心辦公室獲得的相關部門對政策的解釋和專業意見”。我辦已根據申請人的要求,于2月9日下午促成有關單位與申請人進行溝通,目的是提供一個平臺讓申請人與有關單位當面交流,之后沒形成會議記錄,也沒有收到相關部門提供的關于這方面的材料。因此,申請人要求獲取的政府信息不存在;
“非本機關政府信息”的5件,主要因為申請人申請的政府信息不屬于我辦的掌握范圍;
“重復申請”的1件。申請人要求獲取的政府信息為重復申請事項,我辦已于2010年5月20日作出了答復。因此,我辦不再重復處理。
四 咨詢情況
我辦2009年度共接受市民咨詢33089人次,其中咨詢電話接聽11033人次,現場咨詢22056人次。另共接待34批次參觀團體共571人次;有13714人次在資訊廳瀏覽政務信息;網站訪問量為52萬多人次。
五 復議、訴訟和申訴情況(無)
六 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一年多來,盡管我們在政務公開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上級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一是政務公開宣傳形式還要進一步創新。二是有時公開的時效性不夠強。三是政務公開工作還需進一步規范。
改進措施:加強學習宣傳。采取多種生動有效的形式,認真學習中央、省市關于政務公開的相關文件,學以致用,推動工作。進一步完善各項工作制度。堅持及時公布和更新部門信息,堅持做好群眾接訪工作和政企互動等工作,做到政務公開工作有重點、有形式、有載體、有承諾、有實效。堅持政務信息公開的有關規定,把政務公開工作作為工作考核內容之一,列入評定工作實績的一項主要內容。進一步加大領導力度,落實部門工作人員的公開責任制,按時開展監督、檢查、評議等活動。整合優化審批流程,進一步提高政務服務效能。一是通過管理制度建設、運行機制完善、審批過程管理促使政務公開到位和審批效率提高。二是以業務流促使信息流通暢,打破信息孤島,對接進駐部門的信息系統,促使進駐業務信息資源共享和各環節政務公開的同步。三是圍繞我市重點領域,開展系列專題政企互動,通過現場派發問卷和企業郵箱收集企業對我市政務服務的意見和建議。四是分門別類、按照實際辦事順序設計各大類事項全過程的辦事流程,按照科學合理、精簡高效的原則對跨部門審批流程進行整合優化,打破傳統的審批運作模式,通過互聯互通的審批信息平臺,采取串并聯組合的關聯審批方式進行跨部門關聯審批,進一步提高政務服務效能,力爭將廣州市政務服務中心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集中政務服務和政務公開場所。
七 附表與說明
附表1 主動公開情況統計
指標 | 數量 |
主動公開信息數 | 132 |
其中:全文電子化的主動公開信息數 | 132 |
附表2 咨詢情況統計
指標 | 單位 | 數量 |
咨詢電話接聽數 | 人次 | 11033人次 |
網站專欄頁面訪問量 | 人次 | 52萬多 |
現場咨詢 | 人次 | 22056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