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 言
本報告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廣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guī)定》、《廣州市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辦法》要求,由廣州市物價局編制的2010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咨詢情況、復議、訴訟和申訴的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并附相關的說明和指標統(tǒng)計表。本局網站廣州市價格信息網(www.gzwjj.gov.cn)上可下載本報告的電子版。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廣州市物價局辦公室,聯(lián)系人:方巧雯;電話:83228823。
一 概 述
2010年,廣州市物價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在市政務公開辦的指導下,在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始終本著“實事求是、政務公開”的原則,把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以迎亞運、貫徹珠三角改革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為主線,結合物價工作實際,解放思想,先行先試,不斷完善本單位政務公開的相關制度,把政務公開工作和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做到依法公開、轉變作風、優(yōu)化服務、方便群眾、提高效能、強化監(jiān)督,有效提升了公共服務水平,促進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深入發(fā)展。
二 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
本局2010年全年主動公開政府信息5145條,其中全文電子化達100%,本年度新增的主動公開信息549條。
在主動公開的5145條信息中,法規(guī)類的信息4條,規(guī)范性文件5條,占總體比例為0.17%,主要是《反壟斷法》和相關配套的規(guī)章,物業(yè)服務收費管理和機動車停放保管服務收費的規(guī)范性文件;規(guī)劃計劃類的信息3條,占總體比例為0.05%;屬于本單位人事管理信息25條,占總體比例0.5%;屬于本單位業(yè)務類信息5108條,占總體的比例為99.28%,主要是廣州價格指數、亞運監(jiān)管、價格管理、收費管理、價格監(jiān)督檢查、價格行情、價格動態(tài)、價格分析等信息。
在主動公開的信息中與公眾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方面的信息有322條,主要是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一)加強涉亞商品和服務價格監(jiān)管
緊緊圍繞“優(yōu)化價格環(huán)境、確保和諧亞運”的目標,緊扣“一間房、一頓飯、一瓶水、一輛車、一張票”等監(jiān)管重點,加強涉亞商品和服務價格監(jiān)管。出臺亞運期間酒店客房價格管理辦法,對簽約客房實施最高限價,非簽約客房實施行業(yè)指導價,確保廣州市對亞奧理事會做出的“亞運期間酒店客房價格不得超過酒店前四年最低平均慣例價格”的承諾得到落實。出臺餐飲服務價格行為規(guī)范,有效維護了亞運期間餐飲行業(yè)價格秩序。對亞運期間汽車租賃價格實施臨時備案管理,有效抑制了汽車租賃價格的上漲,為亞運會的成功舉辦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價格環(huán)境。
(二)貫徹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qū)改革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
認真落實《廣佛同城化物價工作合作協(xié)議》,召開了廣佛同城化建設物價工作合作聯(lián)席會議,研究了公交站場收費、公共交通票價、交通卡收費等價費對接問題,商討了住房價格監(jiān)管政策;降低了5條廣佛同城化公交線路票價,實現了廣佛地鐵票價對接,促進了廣佛同城化建設。積極推進廣佛肇一體化建設,進一步擴大年票互通范圍,從2010年3月31日起,廣佛肇車輛通行費年票實現了互認互通,加速了區(qū)域經濟融合。
(三)停止和降低了一批行政事業(yè)性收費
從2010年1月1日起,停止了我市教育、公安、民政等8個部門的22項行政事業(yè)性收費,降低了1項審批管理類行政事業(yè)性收費標準。從2010年7月1日起,降低了堤圍防護費收費標準,對堤圍防護費從按上限標準征收調整為按下限標準執(zhí)行,進一步改善了我市的發(fā)展環(huán)境。
(四)規(guī)范物業(yè)服務收費管理
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市住宅物業(yè)服務收費管理的通知》,制定了《廣州市住宅物業(yè)服務收費參考標準》,推行“菜單式”物業(yè)服務收費模式,滿足業(yè)主對物業(yè)服務的多樣性需求,規(guī)范了我市住宅物業(yè)服務收費行為,大幅度減少了有關物業(yè)服務的價格投訴,有效化解了物業(yè)服務價格矛盾。
(五)加強醫(yī)療服務和藥品價格監(jiān)管
貫徹國家和省基本藥物制度,降低了頭孢曲松等17大類藥品的最高零售價格,減輕了市民用藥負擔。規(guī)范藥品和醫(yī)療服務價格,組織召開醫(yī)療專家價格審議會,合理制定了47項新增醫(yī)療服務項目價格,公布執(zhí)行了“組織乏氧顯象”等一批新增醫(yī)療服務項目價格和藥品零售指導價格。
(六)完善公共交通價格政策
制定我市快速公交系統(tǒng)(BRT)62條線路和珠江新城旅客自動輸送系統(tǒng)(APM)票價,調整了73條公交線路票價,降低了11條公交線路票價,減輕了市民乘坐公交出行費用負擔。及時制定了三號線北延段等4條地鐵線路票價,確保亞運前新地鐵線路的順利開通。完善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調整了夜間停車計費方式,緩解了跨時段收費的矛盾。
在主動公開信息工作中,為方便公眾了解信息,本局堅持多種渠道的政務公開。一是及時辦理群眾申請公開事項,辦理結果向群眾反饋。本局及時答復了群眾各種來信、來訪和各種申請公開事項;對辦復信件使用掛號郵寄,確保工作到位,讓人民群眾滿意;認真做好信訪接待工作,積極解決基層企事業(yè)單位困難。二是重點抓好編制辦事公開指南和目錄的落實情況。按照市政務公開辦的要求,整理了全部辦事內容,編制了《廣州市物價局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廣州市物價局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對本局的信息分類和編排體系、獲取形式、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等內容做了詳細規(guī)定,通過網站對外進行了公開,并及時更新。三是充分利用政府網站、政報、新聞媒體等形式公開物價信息。本局加強與市委市政府新聞宣傳部門的溝通,建立重大價格政策出臺前的新聞預案機制和重大價格政策出臺后的新聞回應反饋機制。四是依法公開領導分工、部門設置和工作動態(tài)等信息。本局在廣州價格信息網上長期公開機構領導的分工、內設機構、直屬機構職權、各處室聯(lián)系電話等內容;對群眾關心的熱點價格問題積極主動關注,對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價格調整事項,通過召開價格聽證會、座談會,廣泛征求意見,采納合理意見,并通過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將重大價格決策通過新聞媒體及時發(fā)布。
在便民服務上,本局將政務公開和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緊密結合起來,著力改進工作作風,不斷提高辦事效能,努力建設服務型機關。一是健全了依申請公開制度。為方便群眾辦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制訂了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流程圖,將辦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步驟、所需要的證件材料、辦理期限等內容形象直觀的告訴申請人。二是為申請人提供方便的申請公開渠道。本局設置了政務接待前臺、市政府依申請公開網絡平臺、局長信箱等便利渠道。繼續(xù)在《廣州價格信息網》設置網上價格投訴舉報專欄,改進欄目界面,提高欄目的運行質量;開通了“網上辦事大廳”,提供網上申請、辦理狀態(tài)查詢等功能;增加了政民互動功能,開設了“網上問答”、“網上調查”、“民意征集”、“在線訪談”等互動欄目;將《廣州市物價局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表》放在本局門戶網站供申請人下載;開通了政民互動熱線,依法熱情處理答復群眾投訴咨詢,保持廣州政府網留言查看系統(tǒng)暢通。三是及時辦理群眾申請公開事項,辦理結果向群眾反饋。本局及時答復了群眾各種來信、來訪和各種申請公開事項;改進申請公開事項的辦復工作,對辦復信件改為掛號郵寄,確保工作到位,讓人民群眾滿意;認真做好信訪接待工作,積極解決基層企事業(yè)單位困難。
三 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
本局2010年共受理信息公開申請5件,其中通過本局網站廣州市價格信息網(www.gzwjj.gov.cn)“政府信息公開”欄目提交的網上申請有2件,當面到局提交的申請有3件。這5件申請都已辦復。
四 咨詢情況
本局2010年度共接受市民咨詢11411人次,其中咨詢電話接聽10725人次,現場接待當面咨詢59人次,來信咨詢3人次,網上咨詢624人次。2010年度廣州價格信息網總訪問量達到100萬人次,其中按點擊率排序的政府信息公開欄目依次是:價格管理、價格監(jiān)管、最新廣州價格、價格行情。
五 復議、訴訟和申訴情況
本局2010年度發(fā)生針對本單位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復議案0件,發(fā)生針對本單位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訴訟案0件。
六 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2010年本局政務公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需要改進的方面:一是政務公開的范圍需要進一步擴大,政務公開項目需要進一步完善細化。二是政務信息公開的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加快本局網上審批制度的建設。三是在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落實、完善激勵機制和考評制度等方面有待進一步加強。本局將繼續(xù)以科學發(fā)展觀為統(tǒng)領,圍繞黨和政府中心工作,銳意改革,開拓創(chuàng)新,扎實做好政務公開的各項工作,不斷為人民群眾提供快捷、方便、周到的服務,為建設幸福廣州作出更大貢獻。
七 說明與附表
(一)其他說明。以上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統(tǒng)計時間從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統(tǒng)計范圍包括本局直屬的價格監(jiān)督檢查分局,下屬的價格成本調查隊、價格監(jiān)測中心、價格認證中心。
(二)附表
附表1 主動公開情況統(tǒng)計 單位:條
指標 | 數量 |
主動公開信息數 | 5145 |
其中:全文電子化的主動公開信息數 | 5145 |
新增的行政規(guī)范性文件數 | 5 |
附表2 依申請公開情況統(tǒng)計 單位:條
指標 | 數量 |
依申請公開信息目錄數 | 5 |
申請總數 | 0 |
其中:1.當面申請數 | 3 |
2.傳真申請數 | 0 |
3.電子郵件申請數 | 0 |
4.網上申請數 | 2 |
5.信函申請數 | 0 |
6.其他形式申請數 | 0 |
對申請的答復總數 | 5 |
其中:1.同意公開答復數 | 5 |
2.同意部分公開答復數 | 0 |
3.不予公開答復數 | 0 |
4.信息不存在答復數 | 0 |
5.非本機關政府信息答復數 | 0 |
6.申請內容不明確答復數 | 0 |
附表3 咨詢情況統(tǒng)計
指標 | 單位 | 數量 |
提供服務類信息數 | 條 | 11411 |
網上咨詢數 | 人次 | 624 |
現場接待人數 | 人次 | 59 |
咨詢電話接聽數 | 人次 | 10725 |
網站專欄頁面訪問量 | 人次 | 299830 |
附表4 申訴情況統(tǒng)計表 單位:件
指標 | 數量 |
行政復議數 | 0 |
行政訴訟數 | 0 |
行政申訴數 | 0 |
其中:對本單位首次處理不滿意的行政申訴數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