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廣州市人民政府印發了《廣州市加快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為便于各有關單位和企業、社會公眾更好地知曉、理解《實施意見》的相關內容,現作如下解讀:
1.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是什么?
服務外包是指專業服務提供商根據企業、政府、社團等組織委托或授權,完成組織以契約方式定制的內部服務活動或服務流程,為組織創造價值、提升價值的一種生產性經濟活動。簡而言之,就是指企業為了將有限資源專注于其核心競爭力,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利用外部專業服務商的知識勞動力,來完成原來由企業內部完成的工作,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業對市場環境迅速應變能力并優化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種服務模式。按照業務內容及所處行業不同,服務外包分為信息技術外包(ITO)、業務流程外包(BPO)、知識流程外包(KPO),即3個門類、9個大類、40個種類。
服務貿易是國際服務貿易的簡稱,是指以服務作為商品進行跨境交換的經濟活動,核心是以資本、勞動力和知識技術為基本要素的服務交易。世界貿易組織(WTO)在《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將服務貿易定義為四種提供模式,即跨境提供、境外消費、商業存在、自然人移動四種模式,分為商業服務、通信服務、建筑及相關的工程服務等12個領域。
2.為什么要合并修訂原來的兩個政策文件?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我市服務外包發展的若干意見》(穗府辦【2014】1號)(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及《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服務貿易發展的實施意見》(穗府【2015】29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印發實施五年來,廣州市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產業得到快速發展。由于這兩個文件的有效期屆滿或將屆滿,市商務局啟動了合并修訂程序。合并修訂的主要理由:一是事項內容存在關聯。服務貿易包含服務外包部分業務,即國際服務外包(離岸服務外包)屬于服務出口業務。二是資金扶持方向基本一致。《若干意見》和《實施意見》兩個文件的資金扶持主要方向、有關促進措施等內容關聯較多,合并修訂后有利于增強關聯事項立制的統一性和規范性。三是效力層次相同。兩個文件均屬于市政府類別的規范性文件,合并修訂不影響原文件的效力層次。
3.本次修訂的指導思想是什么?
進入新時代,國家對廣州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予以了新的定位,提出了更高的目標要求。《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以及對廣州提出了“全面增強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功能”的要求,《實施意見》緊密結合國家對廣州發展新定位新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立足發揮廣州國際商貿中心和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作用,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高質量發展,增強產業輻射帶動作用。
4.本次修訂所確定的發展目標是什么?
到2025年,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規模保持全國前列。新興服務貿易、高質量服務外包占全市比重保持增長;服務業利用外資規模逐年增長,穗港澳服務貿易合作成效更加顯著,對歐洲、北美、日本、韓國等優勢市場不斷鞏固,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水平明顯提升。
5.服務外包示范城市要考核嗎?
對服務外包示范城市考核主要通過綜合評價進行,每年一次,評價結果作為示范城市動態調整的依據。目前,全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有31個。按照商務部等9部委印發的《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綜合評價辦法》(商服貿函[2018]3號)有關要求,示范城市人民政府每年6月底前要匯總上年度有關業務數據,編寫服務外包總結報告報送至商務部,由商務部委托相關專業機構組織具體評審工作。綜合評價包括基礎評價、專家評審和問卷調查三部分。其中基礎評價包括產業發展情況、綜合創新能力、公共服務水平、政策措施保障等方面;專家評審包括落實戰略、輻射帶動、體制機制和發展思路等方面;問卷調查包括了解企業對所在城市發展理念、營商環境、綜合配套、公共服務平臺質量及滿意度等方面的評價。
6.修訂后政策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修訂后《實施意見》內容由發展目標、主要任務、保障措施及附則等4個部分、28項組成,重點明確了發展目標、工作任務、保障措施等有關要求。
明確發展目標。到2025年,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規模保持全國前列,新興服務貿易、高質量服務外包占全市比重保持增長。優勢市場和新興市場進一步拓展。
明確主要任務。圍繞強化國際商貿中心服務功能、提升重點領域服務能級、優化產業促進服務體系等3個方面主要任務,提出了持續推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加快建設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深化穗港澳服務貿易創新合作、培育壯大數字貿易、加快金融服務創新、擴大文化服務出口、提升國際會展影響力、健全人才培養保障體系、提升營商環境法治化水平等21項具體任務措施。
明確保障措施。包括優化頂層設計、提升風險防控處置能力、落實國家和省支持政策、加大市級財政支持力度、鼓勵設立區級扶持資金、健全統計體系、發揮行業協會作用等7項扶持政策措施。
7.廣州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的主要任務有哪些?
為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的工作部署,廣州市制定了《廣州市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實施方案》,經省政府批準并報商務部備案后組織實施。實施方案明確了9個方面40項具體的試點工作任務,提出要在完善管理體制、擴大服務業雙向開放、深化穗港澳服務貿易創新合作、培育市場主體、創新發展模式、提升便利化水平、完善政策體系、健全統計體系、創新監管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試,形成一批新的試點經驗。積極落實國家在金融服務、電信服務、旅行服務、專業服務等領域的開放便利舉措。
8.本次修訂市本級財政資金的支持方向有哪些方面?
市商務主管部門通過商務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示范園區建設、引進和培育企業、業務拓展、公共平臺建設、國際資質認證、業務統計、產業研究、業務和人才培訓、國際市場開拓、交流促進活動等,根據國家、省相關資金要求對相關項目予以配套支持。各職能主管部門通過本部門專項資金,支持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發展。
9.本次修訂內容方面有哪些創新之處?
本次修訂主要亮點有以下四個方面。(一)站位較高,即立足國家戰略來布局謀劃。《實施意見》貫徹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廣州“中心城市及區域發展核心引擎”的定位,及“全面增強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功能”的要求。同時借鑒吸收了上海、北京、南京先進城市的做法舉措,科學設定預期目標,明確主要任務和措施抓手。(二)創新性強,即首次提出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根據國家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和服務外包轉型升級指導意見,《實施意見》首次從地方層面提出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要求,即新興服務貿易、高質量服務外包占全市服務貿易比重年均增長1%。并針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情況,并結合業務工作實際,提出了防范化解公共衛生等突發事件風險的一些對策措施。(三)措施務實,即轉型升級的措施抓手可操作性強。《實施意見》提出了加快服務外包向“四高”(高技術、高附加值、高品質、高效益)轉型升級的措施抓手:要運用信息技術推進“服務+”,重點拓展信息技術研發和應用、業務運營服務、設計服務及人工智能技術研發、醫藥研發、檢驗檢測等領域,加快發展眾包、云外包、平臺分包等新模式和服務型制造等新業態,運用數字技術加快發展在線服務和遠程服務。(四)前瞻性遠,即緊密結合國家產業發展新要求。《實施意見》及時貫徹吸納了國家有關加快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新目標新措施新要求,如持續推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加快服務外包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數字貿易、促進新模式新業態發展等,這些目標措施凸顯了產業發展方向前沿,具有長遠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