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印發《進一步優化審批服務機制惠企利民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措施(第五批)的通知》,聚焦企業群眾訴求,以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為抓手,不斷優化審批服務機制,在已出臺的四批97條措施基礎上,進一步改革創新,攻堅克難。既立足社會經濟發展的“大需求”,又著眼營商環境改革的“小切口”,在支持制造業立市、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提升市民群眾滿意度等三個方面,提出20條措施,持續打造責任明晰、鏈條完整、環環相扣的規劃資源改革推進機制。
優化產業用地審批,推動用地提質增效。其一,支持一類物流倉儲用地兼容一類工業用地。落實“制造業立市”部署,適應生產制造與倉儲物流融合發展趨勢,支持一類物流倉儲用地兼容一類工業用地,兼容后增加的一類物流倉儲用地、一類工業用地建筑面積,不再增收土地出讓金,充分利用工業產業區塊內閑置、低效的一類物流倉儲用地,增加全市工業用地規劃總量,提高工業項目承載力。
其二,優化了工業用地供應。增加了“長期租賃”的供應方式,進一步推動工業用地供應由出讓為主向多種供應方式轉變;對于采取彈性年期出讓、先租后讓方式供應的,出讓年期按照一般不超過30年期確定,通過拓寬出讓年期的可選擇范圍,增加彈性方式供應工業用地的吸引力。
其三,允許先租后讓、長期租賃方式供應的工業用地辦理不動產權證。在土地租賃期間,承租人按照合同約定依法繳納土地租金后,符合登記條件的可辦理不動產權證,通過辦理不動產權證,明晰租賃期間土地使用權權能和權屬,保障企業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