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務部《關于支持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的若干措施》發布
3月26日,中國政府網公布《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商務部〈關于支持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關于支持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指出,為支持上海市、北京市、廣州市、天津市、重慶市加快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消費環境,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制定多條政策措施。
政策提及了首發經濟、入境政策等重點消費領域。作為全國首批獲批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的廣州,近年來不斷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不僅取得了獲批設立市內免稅店,持續優化入境人員支付環境等成績,正在商旅文體深度融合的浪潮中,構建全域消費新格局。
在今年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廣州市相關部門負責人透露,今年廣州將以消費場景激活“大市場”——不僅將用好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推動產業互聯網與消費互聯網融合,而且將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推動傳統產業從成名成品走向成行成勢、新興產業從星星之火走向星火燎原。
《若干措施》強調,要積極推進首發經濟。其中包括辦好精品首發季活動,支持相關城市打造各具特色的首發活動品牌,提升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消費引領力。支持國內外優質品牌開展新品首發首秀首展活動,為進口首發新品提供通關便利。打造一批全球新品首發地標,做強做優時裝周、汽車展等平臺載體。吸引全球優質品牌開設首店,設立研發設計中心和地區總部,完善首發經濟生態鏈。支持老字號品牌和新消費品牌跨界合作,打造更多新產品。
廣州作為大灣區核心引擎,重磅出臺了“首發經濟16條”,支持企業結合城市地標性建筑、嶺南特色城市景觀,作為首店品牌、首發展示載體。通過政策扶持、資源整合等舉措,廣州首發經濟蓬勃發展。據介紹,2024年全年廣州吸引超400家國際國內品牌首店落戶,涵蓋科技、文創、奢侈品等領域。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廣州正式推出《廣州首發空間指南》,精選廣州塔、海心沙、廣州大劇院等32個首發空間,為全球品牌、國貨潮品等提供首發地、首選地,促進城市空間載體、產業品牌、時尚消費的有機融合,成為全國首個發布標準化首發空間載體的城市。
在優化入境政策和消費環境方面,《若干措施》提出要有序擴大單方面免簽國家范圍,提升外籍人員過境免辦簽證政策效能,推動相關城市實施過境免簽政策區域聯動。
《若干措施》還提出,要更好發揮免稅店和離境退稅政策作用,并指出要落實市內免稅店政策,推動已批準設立的市內免稅店盡快完成建設并營業。鼓勵國產名特優新產品、國貨“潮品”進市內免稅店和口岸出境免稅店銷售。加強離境退稅政策宣傳,在入境口岸、大型商圈、旅游景區等重點場所及社交媒體平臺投放多語種離境退稅手冊和指南。優化離境退稅商店布局,引導更多優質商戶成為離境退稅商店。值得關注的是,去年廣州已經獲批設立市內免稅店,而且持續優化入境人員支付環境。
如何辦好各類大型消費促進活動?《若干措施》提出要辦好“購在中國”系列活動,打造標志性擴消費活動品牌。支持舉辦更多高水平國際體育賽事、演出演藝活動。進一步優化營業性演出、體育比賽等活動審批和安全許可流程,縮短審批時限,壓減審批材料,推廣“全程網辦”“一網通辦”。
《若干措施》還強調要推動商貿流通高質量發展,支持開展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試點,打造輻射帶動力強、供應韌性好的現代商貿流通節點城市。開展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因地制宜發展汽車賽事、房車露營等消費新場景,擴大汽車后市場消費。
同時《若干措施》還提出要促進服務消費提質擴容,表示將挖掘地方特色美食資源,培育名菜、名小吃、名廚、名店。提升住宿服務品質,支持住宿與旅游、康養等多業態融合發展。大力發展體育賽事經濟,推動體育比賽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培育“跟著賽事去旅行”品牌項目。支持利用購物中心、商場等場所打造特色演藝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