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載大灣區貨物 全程1200公里
近日,從廣州國際港發出的45220次國際班列經廣西憑祥口岸出境前往越南河內。該班列是廣州國際港發出的首列“中國—越南”國際鐵路貨運班列(以下簡稱“中越班列”),搭載兒童用品、五金配件等大灣區貨物,全程運行路程1200公里。
“我們之前貨物出口越南,如果選擇海運需要6~8天,走公路則費用較高,現在鐵路直達只需3天,且線路穩定有保障。對于以東南亞國家為主要市場的出口企業來說,是一個很有吸引力和性價比的選擇。”負責該趟班列報關業務的廣州速穩報關有限公司經理王文萍表示。
為保障廣州國際港新線路順利開通,廣州海關積極落實海關總署關于支持中歐班列發展十條措施,立足灣區制造優勢和東南亞市場需求,深入外貿企業開展調研,與鐵路部門密切配合,充分運用跨關區通關協調機制,發揮智慧海關建設成果作用,以科技手段提升監管效能,有效縮短貨物通關時間,降低企業成本。
依托大灣區強大制造業的集群優勢,近年來廣州中歐(中亞)班列呈現高質量發展態勢。目前,廣州海關已保障廣州國際港、南沙港南站中歐班列形成“17出7進”共24條線路的規模,通達西歐、東歐、西亞、中亞等地區的20多個國家、40余個城市,為4000余家外貿企業提供了高效、安全、穩定的國際物流通道。今年前11月,廣州海關監管開行進出口班列380列,發運貨物超4.1萬標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