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市(區)”調查推選結果于近日在江蘇太倉發布。杭州市、成都市、上海市閔行區、廣州市天河區等21個城市和城區當選。天河區是廣東唯一上榜的城區。這是廣州市天河區繼2023年度獲評“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區”后,再次榮獲該榮譽。
企業家幸福感是衡量城市幸福感的重要指標。在2024企業家幸福感營商對話大會上,天河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黃凱旋代表天河區出席2024企業家幸福感營商對話“弘揚企業家精神 發展新質生產力”會議,在大會上發表了主旨演講,分享了天河企業家的幸福密碼。
天河充分發揮人才、科技、產業、資金等高端要素集聚優勢,與企業同奮斗,全力支持企業做創新的主角,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以各類要素的化學反應充分釋放投資的乘數效應。正因如此,短短39年時間來,天河從廣州市的東郊田野,躍升為廣州第一經濟大區、創新強區和城市客廳,“三脈、三軸、三核”戰略布局鏈接點、樞紐點,2023年實現GDP6551.3億元,排名全國各區(縣)前六,位列2024賽迪全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百強區第二。
他表示:“未來,天河將以更大誠意、更實舉措,打造既有‘高度’又有‘溫度’的城區,讓每一位企業家在天河安心、舒心發展!讓更多企業和人才在天河成長、成功!”
創新“握指成拳”
“創新雨林”里產學研“跨界攜手”
天河的企業和企業家一直富有創新的精神、創新的基因。去年9月,區內品高軟件、掌動智能等行業龍頭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聯合創建“可信數字化創新聯合體”,在短短3個月的時間內,聯合研發出了一系列可信數字化創新產品。過去企業創新需要獨自承擔成本投入、面對市場風險,而創新聯合體則是變企業“單打獨斗”為“集團作戰”,通過共享品高股份的算力設備,即可節約數百萬元前期研發投入;依托中通服、螞蟻科技等成員單位的全球分支機構,得以迅速開拓東南亞等海外市場,實現“市場機制降低科研成本+有效組織快速推進成果轉化+共享資源迅速開拓產品市場”。
“可信數字化創新聯合體”是天河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一個生動案例。天河區構建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等頭部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機制,以市場化為原則,組建產品任務型、跨領域嵌入式的創新聯合體,通過“有組織的科研”“有組織的轉化”,實現從“企業單點競爭”向“企業群鏈式競爭”轉變。
針對企業在研發試驗、研發設備、成果轉化、知識產權、業務出海等各環節面臨的不確定性和損失風險,政府引導建立“政策支持+科技保險+銀行融資”機制,激勵保險公司加強科技保險研發推廣,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企業融資力度,幫助創新企業有效預知風險、分擔風險。
針對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缺少有效抵質押物,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問題,構建“信用+金融+創新”融資服務體系,引導金融機構為區內企業推出21個專屬金融產品,促成較低成本貸款超136億元。
針對數據這一新型生產要素,加快建設省數據要素集聚發展區,落地廣州首家區級數據交易服務專區——廣州數據交易所(天河)服務專區,擁有207家會員、427項交易標的,今年1—9月數據標的交易額約10億元,為數據要素從資源到資產到資本提供恰當的試驗。在天河,“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緊密結合,創新不再是孤立的個體行為,而是政府“支持引導”、產學研“跨界攜手”、上下游“握指成拳”,共同營造充滿活力的天河“創新雨林”。
沃土機遇無限
助企業揚帆遠航的“星辰大海”
上世紀90年代,科技界流傳著一句民諺“北有中關村,南有五山科技街”。五山科技街位于華師、華工、暨大、華農四所重點高校間,1989年建成開業,大量教授、學生攜高校創新科技資源下海經商,與中關村、深圳賽博并稱為中國科技創新的搖籃。隨著城市空間演進以及政府政策引導,90年代末—21世紀初五山科技街企業東遷至科韻路附近,這條全長11公里的“最美科創大道”,見證了中國軟件產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歷史巨變。網易、酷狗、三七互娛、佳都、UC等一批龍頭企業在這里誕生并茁壯成長,微信、YY等一批科創企業從這里孕育并揚帆遠航,“玩法大膽、敢于踩坑、責任心超強、甘做擺渡人”的“科韻路精神”也感染鼓舞著一代代企業家。
豐富的創新資源、良好的創新環境,不僅讓這些優秀的企業家們成長發展,更吸引著他們選擇天河進行“二次創業”、版圖擴張。例如何小鵬先生2004年在科韻路開啟了他的創業生涯,創辦了UC優視,2016年又在科韻路東北端成立了小鵬汽車。
這里創新資源高度集聚,擁有26所高等院校、全省50%的“雙一流”高校,43家省部級以上科研機構、10個國家重點實驗室,47名院士,是廣州人口平均年齡最小、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區,發明專利量、商標注冊量穩居全市之首。
創新主體高度活躍,集聚了超14.3萬家科技類企業、超4000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超2000家高新技術企業。天河也注重充分發揮“有為政府”的作用,政府引導搭建平臺加強企業上下游、跨行業對接合作整合市場資源,打造了“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產業園就是產業鏈”的產業生態。
創新生態高度協同,不僅集聚了61個國家級和省級孵化器、眾創空間,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科技企業孵化育成體系,還高標準打造全省首個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廣州(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天河基地、成立全省首個區域類創新聯合體——環五山協同創新聯合體,助力初創企業駛入發展“快車道”。如果說眾多科創人才和企業是“航海家”“擺渡人”,那么天河就是供大家乘風破浪、揚帆遠航的“星辰大海”。
營商有“服”共享
“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雙向奔赴
近年來,“出海搶單”成為廣大企業共識和新的業務增長點。在幫助企業業務出海方面,天河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這里有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兩個國字號金字招牌,去年新成立了推動出海企業有“服”共享的出海聯盟,依托區內網易、匯量、鈦動、招商銀行等企業,整合軟件、金融、法律、營銷等各類企業資源,為出海企業提供供應鏈管理、技術支撐、市場推廣、檢驗檢測、信息資訊、知識產權、法律咨詢、融資支持等全鏈條公共服務和解決方案,推動出海企業有“服”共享。
出海聯盟只是天河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天河營商環境優越、聯通港澳便利、國際化氛圍濃厚,已成為廣大企業立足大灣區、走向世界的當然之選。
市場化營商環境方面,擁有高度集聚的現代服務業資源稟賦,企業可以輕松找到金融支持、“互聯網+”、法律會計、人力資源、知識產權等各類專業服務賦能。同時,天河也注重政府和市場協同發力,推動各類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法治化營商環境方面,擁有廣州市1/3的律師事務所,能夠為企業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同時,天河還以信用建設為重點,打造了“信用+金融+創新”“信用+執法”等29個“信用+”場景應用。
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集聚55家外國領事館和22家境外駐華南(穗)商協會,擁有四季、瑰麗等15家國際知名酒店。落地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務與數字經濟仲裁中心,為企業“走出去”提供優質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