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稅率的所得稅優惠,在全世界都有很強的競爭力。”一家落戶南沙20年的跨國企業財務負責人在提及《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簡稱《南沙方案》)賦予廣州南沙財稅支持政策時表示,期待能盡快享受到這個優惠政策。
《南沙方案》發布后,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先后制定下發南沙港澳居民個人所得稅、南沙企業所得稅等三項政策文件。今年1月是三項政策的首個申報期,記者了解到,目前已實現政策直達首批受惠的市場主體,其中10戶企業享受15%稅率企稅優惠政策減免近3億元。
案例1:“過億元稅收優惠令企業底氣大增”
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運用“提早鋪了很長的路”形容2012年公司在南沙注冊的舉措:“我們的每一步,考慮更多的是如何持續發展,與當地共生共長。” 他們把南沙這片廣州發展的前沿陣地作為大本營,享受利好政策的同時,以助力經濟發展作為回報:“過去十年,我們收入和利潤復合增長都是兩位數。”扎根于此,他們繼續追求外源式增長,對接大灣區,進行全國化、全球化的布局。
廣州市南沙區核心區域明珠灣區。
“《南沙方案》對我們領域最大的支持,就是中醫藥及相關產業被納入鼓勵類產業目錄。” 王運認為,這體現了國家和地方對中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視。《南沙方案》一問世,他們便開始積極對接稅務部門,做申報準備,希望獲得更多支持。去年11月,王運開始向稅務部門了解南沙細則,12月落實優惠,公司在系統成功申報,整個匯算清繳共減免過億元的稅費。
“對于快消品行業來說,資金一定要流動得快;企業要高質量發展,必須把發展重點放在研發上,而研發、人力、設備上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王運說,這過億元資金增加了企業的底氣,同時又提振團隊的士氣,再疊加南沙區的系列產業扶持政策,創新發展的動能更加充足。如今,他們計劃把資金用于圍繞消費者需求產生的投入,正在加班加點打造一個國家級的綠色制造集成項目。
王運介紹,基地的研發中心將成為創新發展的能量發射點,一方面進行前沿研究,加速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另一方面,未來還有可能孵化其他創業企業,推動行業發展。
案例2:“我們正在爭取盡快享受稅收優惠”
“我們已經深耕南沙20年了,每一次與我們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一個也沒有落下。”龍沙中國及亞太區財務運營高級總監饒多思笑著說,“這一次《南沙方案》給予我們更大的鼓舞,讓我們看到了全方位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組合拳’,看到政府的持續支持力度。”據了解,龍沙目前正在爭取盡快享受到15%稅率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饒多思還記得,20年前來到南沙小虎島時,望過去只是一片小魚塘小蝦塘,而如今,這里已經成為廣州南邊的一片熱土。20年間,作為外資公司的龍沙見證了日益完善的營商環境:“我們待在這里的時間足夠長,所以有資格來評價。這里的營商環境讓人感到‘舒服’——舒服的意思是,只要企業合法合規,就能應享盡享公平、透明的優惠政策。”
作為財務運營管理者,他與稅務部門打交道較多,能深刻感受到稅務部門希望與企業建立一種健康友好的稅企關系,努力搭建高效便捷的政策輔導和納稅服務平臺,并竭誠為企業提供精準的納稅服務。他舉例,此前總部有一個舉措,有可能對公司在中國內地的稅務安排帶來影響,他們主動向南沙區稅務局反映后,稅務部門專門組織工作組到企業開會座談,結合最新的稅務政策進行研究、提出建議。
對于企業的需求,稅務部門會盡可能主動提供支持;企業還未能觸達的最新消息,他們會盡可能披露。去年,稅務部門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在稅務人員的全力支持下,龍沙也從中受益。饒多思透露,這些資金將繼續支持企業的發展。《南沙方案》發布后,稅務部門也積極通過宣講會、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做好有關政策宣傳輔導,讓企業對政策有更深的認識與了解。
饒多思笑稱每一次優惠政策的出臺,都會有“掉餡餅”的驚喜心情:“有了稅務部門的前置提醒和精細輔導,我們才能提前做好接‘餡餅’的準備。” 他認為,15%稅率的稅收優惠,在全世界都有很強的競爭力。未來龍沙仍將繼續在南沙深耕,不斷探索拓展。
稅務部門:“既維護政策剛性,又體現服務柔性”
“在支持企業方面,我們主要是執行和落實政策,確保鼓勵類產業企業應享盡享。”南沙區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去年這項工作的重點是摸查受益范圍,為政策落地提供稅收數據支撐,推進國家賦予南沙的產業優惠新政落地生效、直達快享,助力高新科技、先進制造等重點產業企業集聚南沙。
據了解,這項政策的鼓勵類產業全面涵蓋了南沙區重點產業發展方向,包括高新技術重點行業、信息技術、先進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與新材料、航運物流、現代服務業、金融業等8大類,共有140條產業目錄。目前,已有10戶先行啟動區增量企業申報享受優惠,2022年度合計創造營業收入100多億元,涉及減免所得稅額近3億元,受惠對象集中在王老吉等生命健康以及廣州港等航運物流行業。
與此同時,稅務部門加強協同聯動服務,把延長虧損結轉年限稅惠落實得更準。據介紹,南沙區稅務局推進納稅人便捷享受優惠政策的征管方式,制定操作指引,聯合科技和工信等產業主管部門精準輔導新政受惠主體,對南沙全區按新政可往前追溯結轉獲得高企或科小資格前六年至前八年未彌補完虧損的企業進行優惠產業匹配。
“目前全南沙區累計建成各類創新平臺370個,其中省級高水平創新研究院4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14家,分別占全市1/3、1/5。”該負責人表示,延長虧損優惠政策將能為符合政策條件的各類創新平臺等緩解研發、生產等資金壓力,為產業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與此同時,我們重視納稅權益保障的快響應,即如何用好用足用準政策,在維護政策剛性的同時,又體現服務的柔性。” 南沙區稅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此前結合《南沙方案》需要稅務支持的關鍵領域和重大項目,推出十六條服務舉措,主要集中在扶持重點產業、支持創業就業、打造開放門戶以及與港澳規則機制銜接等方面,“這些服務舉措立足稅務部門的職能,將為重點產業企業集聚南沙發展起到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