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算競爭分配 資金跟緊項目
業財聯動
將籌資與預算編制工作一體推進,將資金來源嵌入項目申報環節,同步提出籌資方案。從“干事要花錢、干事財政出錢”到“不花錢干成事、財政不出錢照樣干事”,逐步改變慣性思維,激發干事創業活力。
零基預算
全面摒棄往年“基數+增長”模式,不再按上年基數分配至各部門,確立資金安排優先順序,優先安排好“三?!?、還本付息等必保支出,兜牢底線。其余項目全部由各部門拿項目競爭預算,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從項目儲備度、成熟度、優先度等維度出發,按輕重緩急排序分配,優先保障中央、省、市重大部署落實,騰出更多財力支持經濟發展。
科學評估
改革提出科學評估,對預算支出項目和支出政策進行全面梳理,全面評估“該不該做、該由誰做、什么時候做、應該怎么做、錢由誰出”等問題,確需財政投入的要做好優先度排序。
倒逼改革
通過財政改革倒逼各部門改革,激發創新發展活力,實現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深化零基預算改革”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的重大部署。廣州市著重通過財政改革強化財政支出管理,深化零基預算改革,更加突出績效導向。11月13日,記者從廣州市財政局了解到,從2025年預算編制起廣州全面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因地制宜打造廣州特色的改革新樣本。
為何改?
回應三個“破”
改革不破不立。廣州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指出,深化零基預算改革,主要回應三個“破”。從收入盤子看,要求打破“基數+增長”的預算編制模式,“我們必須改變傳統預算模式,打破‘固有基數’‘慣性增長’,從‘零’開始對所有支出進行重新審視,削減不必要的開支,著力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從支出結構上看,必須打破部門內部條塊分割的格局。要及時調整、取消低效政策,強化項目競爭性分配,加快構建產業財政生態,加大對產業和科技創新等重點關鍵領域的扶持力度,支撐“多打糧食”。
從用財理念看,必須打破各部門干事只找財政資金的固有思維?!拔覀儽仨氜D變理財觀念,拓寬投資渠道,從單一政府投到聯動社會投,多方引入社會資本,多模式、多環節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建設運營。以‘零’為基點,多渠道籌集資金。”該負責人說。
如何改?
以經營城市理念為指引
零基預算不是新生事物,近年來,廣州一直在探索取消一次性項目和到期項目的預算基數。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零基預算改革,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加強頂層設計,謀定而后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后,廣州結合實際出臺了零基預算改革實施方案,進一步深化預算編制改革,推進城市運行管理提質增效降本。為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召開宣講會,要求各部門真抓實干,以更實舉措推進城市治理體系現代化。
具體如何改?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以經營城市理念為指引開展的零基預算改革,讓高質量發展動能更強、成色更足。改革的指導思路可以用16個字概括:業財聯動、零基預算、科學評估、倒逼改革。堅持業財聯動,就是要將籌資與預算編制工作一體推進,將資金來源嵌入項目申報環節,同步提出籌資方案。從“干事要花錢、干事財政出錢”到“不花錢干成事、財政不出錢照樣干事”,逐步改變慣性思維,激發干事創業活力。
零基預算,就是要全面摒棄往年“基數+增長”模式,不再按上年基數分配至各部門,確立資金安排優先順序,優先安排好“三保”、還本付息等必保支出,兜牢底線。其余項目全部由各部門拿項目競爭預算,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從項目儲備度、成熟度、優先度等維度出發,按輕重緩急排序分配,優先保障中央、省、市重大部署落實,騰出更多財力支持經濟發展。
那么什么項目是重點?誰來定重點?答案不是某個部門。改革提出科學評估,對預算支出項目和支出政策進行全面梳理,全面評估“該不該做、該由誰做、什么時候做、應該怎么做、錢由誰出”等問題,確需財政投入的要做好優先度排序。
以信息化建設及運維項目為例,由市政務和數據局牽頭成立協同審核專班,其中新增建設項目要求以競爭性分配為原則,從儲備度、成熟度、優先度等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擇優遴選。儲備度,即對標國家、省、市或部門的政務信息化規劃任務;成熟度,即所涉及系統建設或基礎設施及數據治理等內容不存在前期尚在執行未提交終驗或未啟動的項目;優先度,即符合國家省市重要政策、重大戰略、重大項目方向,具有首發首創技術創新能力或具有良好經濟社會效益,能帶動廣州相關產業發展。在此基礎上,形成信息化建設及運維項目清單。
倒逼改革,就是通過財政改革倒逼各部門改革,激發創新發展活力,實現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成效初顯
精細度針對性提升
據悉,廣州正按照零基預算改革實施方案的總體思路、實施步驟和時間節點有序推進2025年預算編制工作。目前,已在產業政策、信息化建設及運維兩個領域建立了重點領域協同審核機制;同時實施跨部門統籌平衡機制,將各部門需財政保障的項目以項目清單一一列出,并按輕重緩急排序,形成全市項目保障清單以及籌資建議清單,由市領導統籌形成部門預算,發揮市政府統籌把總作用,形成全市大事要事保障清單,確保有限的財力投向最急需領域。
各部門業財聯動意識逐漸增強,積極引導社會力量通過冠名資助、合作舉辦、場地共建、參與承辦等方式參與公共文化設施運營,提升公共文化設施創收能力。例如白云山通過合作共建的形式,推進體彩公益事業進景區,引進企業力量合作設計開發景區文創產品。
改革“一子落”,發展“滿盤活”。零基預算改革以規劃為目標、以制度為主線,推動業務邏輯和預算編制改革雙輪驅動、良性循環。市財政局介紹,由各部門通過項目競爭申報預算,打破了財政支出固化格局,提升預算的精細度和針對性。專項資金數量從2015年的113項降至11項,資金投入更加精準有效。儲備項目個數由先前的一萬多個下降至目前的幾千個,實現了項目庫吐故納新。此外,發揮支出標準對預算編制的支撐和約束作用。市財政局已制定支出標準191項,涵蓋14個大類目,并將部分支出標準嵌入“數字財政”系統搭建支出標準支撐預算編制、預算執行的數字化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