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小朋友共度“科學館之夜”
參觀氣象互動館、戴VR眼鏡體驗宇航員登月、玩模擬飛行游戲……9月16日,白云區2023年全國科普日啟動儀式暨“白云區科學館之夜”在廣州市南粵航空航天科技創新研究院舉行,80多個親子家庭、200多名大小朋友一起沉浸式體驗航天航空知識,共度“科學館之夜”。
當日,全國航天科普首席傳播專家、中國宇航學會顧問田如森,國際宇航聯合會衛星商業應用專委會亞太辦主任、中國宇航學會客座教授朱林崎,中國衛星氣象領域科學傳播專家、正高級工程師曹靜蒞臨活動現場,并受聘為白云區科學技術協會科學顧問。
“我是追星人,但我追的不是娛樂明星,而是天上的星星。我跟星星的緣分正是源于1970年4月24日發射的東方紅一號。”講座上,曹靜以自身“追星”的經歷,講述了中國氣象衛星的前世今生,干貨滿滿。
啟動儀式后,一場無人機編隊飛行和C919客機飛行表演拉開了白云區首屆“科學館之夜”的序幕。各位大小朋友戴上VR眼鏡體驗宇航員登月歷程或是參觀航天科普館、試玩無人機模擬飛行游戲,在游戲中了解航天知識。“我覺得無人機模擬飛行游戲比較好玩,因為要控制無人機避免撞到熱氣球,飛高飛低都講究技巧。還有無人機表演也非常好看,讓我感受到了科學的魅力。”小朋友陳曉葳在體驗完有關活動后說道。
近年來,白云區高度重視科普工作,共計有4個單位被中國科協命名為2021-2025年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9個單位列入省級科普教育基地,19個單位被評為市級科普教育基地。此外,按照”一科普一特色”理念,白云區共計培育打造區級科普教育基地30個,科普基地總數達到62個,位居全市前列。
筆者了解到,2023年全國科普日主題為“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助力科技自立自強”,定于9月17日至23日在全國各地集中開展。區科協主席鄧麗儀透露,此前區科協已開展了垃圾分類等主題科普游活動,此次啟動儀式后,將聯動區教育局,開展航天專家入校園等8場講座,并于9月23日白云區農民豐收節當天舉行科普聯展,還將陸續掛牌多個科普基地,活動豐富,歡迎各位大小朋友踴躍參與。
當日,活動還為廣州市科普工作優秀單位、廣州市優秀科普工作者、廣州市優秀科技志愿者頒發牌匾和獎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