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聯播

虎年闖創干 | 廣州市體育局:加快建設世界體育名城

  • 聽全文
  • 2022-02-21
  • 來源: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廣州市體育局新年“計劃書”

  打造“六個中心”

  即“健康運動活力中心”“冠軍培育發展中心”“體育產業服貿中心”“高端賽事聚集中心”“智慧體育創新中心”“體育文化交流中心”。

  實施“七個行動”

  即“全民健身升級行動”“體育賽事提質行動”“競技體育優才行動”“體育產業優化行動”“數字體育賦能行動”“體育場館增效行動”“體育文化發展行動”。

增城綠道

  落實惠民服務舉措

  爭取與大灣區更多地市合作共享“群體通”平臺,推動更多體育場館和體育活動賽事上線“群體通”,努力實現上線平臺的各類體育場館總數達到1000家,惠民總人數400萬人次。

  推動重大賽事籌辦

  全力做好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全運會籌備,全力推進2023年世界田聯接力賽籌辦工作,繼續做好中超足球聯賽、CBA聯賽服務保障。

2021年中超聯賽廣州賽場現場

  布局高端賽事

  繼續辦好2022廣州馬拉松賽、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世界羽聯世界羽毛球巡回賽總決賽等重大賽事。

  進入虎年,廣州市體育局積極貫徹落實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世界體育名城建設”謀劃和展開新一年的工作。廣州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歐陽資文表示,要堅持“人民體育人民辦、人民體育為人民”原則,科學研判體育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深化改革創新,不斷開創體育事業新局面,深刻理解“建設體育大國和體育強國,是中國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建設世界體育名城,為推動體育強省、助力體育強國建設,貢獻廣州力量。

  系列政策保障世界體育名城建設

  歐陽資文在談到廣州建設世界體育名城的基本路徑時透露,廣州市體育局根據《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廣東省體育強省建設實施綱要》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編制廣州建設世界體育名城“1+1+N”系列政策措施。

  世界體育名城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首先要明確目標任務、實現路徑、方法措施,形成時間表、路線圖,出臺高質量的政策文件。經過反復研究,目前,廣州基本確立“三步走”的總體目標,即2025年基本建成世界體育名城、2035年全面建成世界體育名城、2050年成為世界體育名城典范。為此,廣州將著力打造“六個中心”,即“健康運動活力中心”“冠軍培育發展中心”“體育產業服貿中心”“高端賽事聚集中心”“智慧體育創新中心”“體育文化交流中心”;并于近三年實施“七個行動”,即“全民健身升級行動”“體育賽事提質行動”“競技體育優才行動”“體育產業優化行動”“數字體育賦能行動”“體育場館增效行動”“體育文化發展行動”。

  歐陽資文認為,廣州“圍繞體育強國戰略、打造世界體育名城”的諸多舉措,大型賽事對于“世界體育名城”的建設,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近年來,廣州市通過舉辦國際、洲際賽事,直接帶動了周邊餐飲旅游、商品銷售、物流運輸等產業的發展。比如“廣州馬拉松”系列賽事產生的直接、間接GDP預估可達9.4億元,對于城市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他提出,要把世界體育名城建設作為城市營銷的重要途徑,可以對城市的歷史、人文和城市精神進行全方位宣傳,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打造閃亮的“城市名片”。

  高端賽事支撐世界體育名城建設

  “世界體育名城建設一定要有高端賽事來支撐。”歐陽資文談到高端賽事引進時信心十足。他說,廣州競技體育2021年成績再創輝煌,15名運動員出征東京奧運會,獲2金3銀1銅等佳績,金牌、獎牌位居全省第一。235名運動員參加陜西全運會31個項目比賽,獲23金13銀30銅的好成績,金牌數占全省的42.6%。同時,嚴格按照疫情防控相關要求做好防護工作,保障了中國網球巡回賽CTA1000廣州黃埔站暨粵港澳大灣區網球公開賽、2021年全國場地自行車錦標賽、國家飛碟射擊隊東京奧運會國內選拔賽、中國城市少兒足球聯賽(廣州賽區)、國際垂直馬拉松公開賽、粵港澳大灣區萬米接力超級聯賽、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滑雪精英挑戰賽、“廣州100”越野賽等50項省級以上體育賽事安全有序舉行。2021年中超聯賽在廣州盛大開幕,經過嚴格遴選,廣州成為全國僅有的兩個賽區之一。強大的辦賽能力還吸引2023年世界田聯接力賽落戶廣州。

廣州已成為中國首個羽毛球辦賽大滿貫城市

  與此同時,廣州市體育局還全新打造“羊城運動匯”全民健身品牌賽事活動體系,統籌開展市長杯、體育節、戶外運動節、民族傳統、社會力量5大系列品牌活動,涵蓋國際級、國家級、省級、市級等主題鮮明、各具特色的群眾體育賽事活動,遍布全市11個區,打造廣州運動健身、全民參與的嶄新舞臺。目前,全市共有體育場地35335個,平均每萬人體育場地18.92個,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體育設施網絡,還為市屬公共體育場館配備“救命神器”AED154臺,保障市民運動健身安全。

  歐陽資文透露,2022年,北京冬奧會、杭州亞運會、清遠省運會、汕頭亞青會相繼舉行。廣州將在推動重大賽事籌辦上,全力做好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全運會籌備,全力推進2023年世界田聯接力賽籌辦工作,繼續做好中超足球聯賽、CBA聯賽服務保障。在高端賽事的布局上,廣州要繼續辦好2022廣州馬拉松賽、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世界羽聯世界羽毛球巡回賽總決賽、國際攀聯中國攀巖公開賽、廣州國際女子網球公開賽、廣州10公里路跑賽等重大賽事。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