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年來處置各類警情超20萬起 營救被困人員3.7萬余人
11月7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廣州消防救援隊伍建設發展情況暨2024年消防宣傳月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改革發展6年來,全市消防救援隊伍成功處置各類警情任務20.2萬起,搶救、救助被困人員3.7萬余人,保護財產價值7.1億元,有力確保廣州連續24年未發生重大以上亡人火災事故。
聚焦頂層設計 構建責任體系
“這6年,我們聚焦頂層設計抓改革,事業發展有了新路徑。”廣州市消防救援支隊政治委員童慶杰介紹,消防部門提請市委、市政府出臺《廣州市城市消防規劃(2021—2035年)》等規劃文件,從火災防控、隊伍發展、基礎建設、職業保障等基層基礎層面,推出了一攬子改革性措施。特別是近年來,市政府高度關心關注消防救援人員榮譽體系建設,今年新修訂《廣州市消防救援隊伍職業保障辦法實施細則》,吸引了一大批有志青年投身消防救援隊伍。目前,全市消防救援人員已達5146人,較改革前增長38%。
“我們堅持依法治理,推出廣州首部消防地方性法規《廣州市消防規定》,對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火災預防等方面作了細化規定,為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加強消防救援工作,維護公共消防安全提供了法治保障。”童慶杰說,廣州扎實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三管三必須”要求,市、區兩級政府主要領導在全省率先擔任消防安全委員會主任,鎮街一級消防安全委員會全面實行黨政一把手“雙主任制”。全市176個鎮街全面設立消防組織機構,在全省率先委托鎮街開展消防監督執法,全面構建起具有廣州特色的消防安全責任體系。
116座消防救援站投入執勤
6年來,廣州消防聚焦基層基礎抓改革,作戰能力有了新提升。在市、區兩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新增執勤消防站39座,目前已有116座消防救援站投入執勤。
“在消防站快速擴充的基礎上,我們重構力量體系,將全市劃分為18個任務區,各任務區實行中心站帶小型站、微型站的力量編配模式。”童慶杰介紹,廣州消防開展“初戰聯戰”機制改革,全市2657個村居微型站全部納入119指揮調度體系,參與初期火災處置率達到63.15%。
與此同時,廣州消防全面深化提質強能,布局建設全國領先的四個訓練和戰勤保障基地,依托國家重點企業建設化工、地下空間、航空器、新能源等6個滅火救援實訓基地,從難從嚴開展基地化、模擬化、實戰化訓練,一大批消防指戰員獲得各類應急救援國際資格認證,新質戰斗力有效生成。
“我們全面建成高層、地下、石化、水域等9類22支專業隊,針對性配備各類消防車331輛,列裝多功能消防救援機器人、滅火無人機等專業裝備27.2萬件(套),隊伍應對處置‘大災大難’的能力全面提升。”童慶杰透露,6年來,廣州消防19次增援兄弟城市重大災害事故救援,有力彰顯了羊城消防鐵軍的綜合救援能力和專業處置水平。
在嚴格規范執法行為方面,廣州消防持續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建成消防法制審核中心,實行消防執法案件“每案必核”,建立火災事故延伸調查機制,開展執法質量調查評估,規范執法案卷公開辦理程序,消防執法公信力全面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服務營商環境方面,廣州消防設立消防技術服務專線,制定簡易程序案件辦理指引,推行消防行政許可“隨心辦”“一件事”“線下全城通辦”等措施,實行輕微違法免予處罰、延期分期繳納罰款、謹慎運用查封“三停”、消防安檢容缺受理等舉措,為保障廣州經濟社會建設發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