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多項關鍵指標創歷史新高 呈現“高價值創造”“高水平保護”“高效能服務”三個特征
4月26日正值“世界知識產權日”,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知識產權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2023年總第25場)。記者從會上獲悉,去年廣州市知識產權事業蓬勃發展,入選全國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服務等領域的關鍵指標均創歷史新高。
高價值創造
有效發明專利達11.77萬件
記者在會上獲悉,截至2022年底,全市擁有有效發明專利11.77萬件,居全國第5位。有效注冊商標216萬件,居全國第4位。
知識產權運用方面,廣州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新聞發言人丁力介紹,去年廣州推進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支持8個重點產業集群建設知識產權協同運營中心。推進知識產權金融創新,實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153.06億元;市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累計投資5.6億元。推進知識產權成果轉化,搭建高校、科研院所專利“開放許可”平臺,全市專利轉讓2.1萬次。推動制造業創新體系建設,累計培育1家國家級、10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
知識產權保護與科技創新息息相關。
此外,中國(廣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廣州開發區獲批國家級“專利導航服務基地”認證。全市共有346個產品入選“粵字號”農業品牌,數量居全省第一。中新廣州知識城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工作成效突出,通過五年的改革試驗,推出20條全國、全省首創工作清單,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廣州經驗。
另據廣州市委宣傳部出版與版權管理處處長高志斌介紹,最新的數據顯示,廣州市版權產業的行業增加值為2798.39億元,占全市GDP的比重為9.91%,高于全國版權產業比重2.5個百分點,版權產業發展水平繼續保持全國領先。
高水平保護
入選多個國家級創新試點
丁力介紹,去年廣州市入選全國首批知識產權服務領域特色出口基地、知識產權糾紛快速處理、商業秘密保護等國家級創新試點。中國(廣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通過驗收并正式運行。廣州市在全國率先發布《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和保護工作站服務規范》地方標準、《專業展會知識產權保護與糾紛處理規范》團體標準,知識產權專業行政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廣州海關已連續7年開展知識產權保護‘龍騰行動’。”廣州海關副關長陳針介紹,目前已啟動知識產權保護“龍騰行動2023”,將持續加強市場采購、跨境電商等貿易方式以及郵遞快件等運輸渠道執法工作,強化對輸往北美、歐洲、南美、非洲、RCEP成員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侵權貨物的監管,加大對“螞蟻搬家”式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吳筱萍介紹,廣州法院及時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工作意見》,為兩級法院強化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2022年,廣州兩級法院共審結涉知識產權案件53791件,執行到位金額1.35億元。
廣州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廣仲”)秘書長、一級調研員李珊表示,廣仲知識產權仲裁年受案量占到全國一成,廣仲聚焦國際化、數字化、智能化三大方向,為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提供新思路。其中,創設了智能維權ODR平臺(跨境商事爭議在線解決平臺),近期成功調解一宗涉國際馳名商標的涉外案件,這是廣州市行政投訴轉化為仲裁調解的涉外商標保護第一案,也是廣仲與市場監管部門首創的行政處置與仲裁調解合作新模式。
高效能服務
成為全國知識產權服務要素最齊全的區域之一
“廣州已成為全國知識產權服務要素最齊全、運營活動最活躍的區域之一?!倍×榻B,全市集聚了2家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3家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52家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2022年,廣州引進2家法國專利代理機構,是全國首批引入國外專利代理機構的城市。截至目前,全市擁有專利、商標代理機構4632家。
廣州已連續五年成功舉辦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去年首次舉辦國際地理標志產品交易博覽會,實現知識產權交易43.7億元。廣州還舉辦了跨境知識產權保護協作研討會等交流活動。廣州開發區與新加坡知識產權局國際事務機構謀劃共建中新國際知識產權培訓基地,加快培育國際化知識產權人才。
知識產權
二○二二年廣州知識產權發展與保護“成績單”
截至2022年底,全市擁有有效發明專利11.77萬件,有效注冊商標216萬件;
79項專利獲第二十三屆中國專利獎,其中金獎3項;
擁有地理標志商標13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1件;
2022年,全市作品著作權登記8.5萬件;
132個植物新品種被農業農村部授予植物新品種權,55個農作物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
全市專利商標質押869筆,融資金額153.06億元,同比增長33.5%,惠及企業763家;
2022年,全市公安機關偵破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假售假刑事案件1235宗;
檢察機關受理侵犯知識產權審查逮捕和審查起訴案件903件;
全市兩級法院共審結各類知識產權案件5.38萬件,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審結各類案件1.29萬件;
全市市場監管部門辦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3437宗,查處不正當競爭案件134宗;
版權行政執法部門查辦案件26宗;
海關查扣侵權嫌疑貨物7786批、573.1萬件;
全市各級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知識產權糾紛1250件,廣州仲裁委全年受理知識產權類案件25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