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6日下午,廣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市衛生健康委、荔灣區的相關負責人和疾控專家通報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情況。
廣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新情況
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屹通報:12月5日0至24時,廣州市新增3371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新增感染者中無癥狀2262例、輕型和普通型1109例,無重型、危重型患者。12月5日,全市當日出院(艙)7828例,本輪疫情累計出院(艙)94834例。廣州市當前疫情依然多點、多面、多鏈,呈現局部聚集與點狀散發并存狀態。
廣州市全面落實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條措施,圍繞強化重點人群和脆弱群體的防護,不斷優化核酸策略,精準開展疫情監測。
核酸檢測頻次不與健康碼顏色關聯,各單位及場所不得層層加碼
關于核酸結果的運用:
就醫方面:市、區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普通門、急診就診人員憑健康碼綠碼通行;新入院住院患者及其陪護人員憑24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辦理入院;發熱門診患者須核酸檢測。
出行方面:乘坐飛機、高鐵、列車、跨省長途客運汽車、跨省客運船舶等交通工具,須憑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對跨省來(返)穗人員開展“落地檢”。
重點場所(機構)、重點人群:養老機構、福利機構、母嬰照護機構等人員密集、脆弱人群多等容易發生聚集性疫情的場所,目前仍實行封閉管理,憑24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進入;快遞外賣、口岸交通等風險崗位、重點人員,和發生本土疫情的高風險區域,按照第九版規定頻次開展核酸篩查。
除上述情況外,其他單位及場所憑健康碼綠碼通行,不能層層加碼查驗核酸檢測結果;核酸檢測頻次不與健康碼顏色關聯,市民按出行、就醫需求檢測即可。
10月20日以來,廣州在線診療27.07萬人次,開具電子處方1.53萬張
廣大市民朋友近期如有非緊急就醫需求,請優先選擇互聯網醫院或就近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10月20日以來,廣州地區互聯網醫院在線診療27.07萬人次,開具電子處方1.53萬張,治療藥物通過快遞快速寄達患者手中。
廣州市已要求具備互聯網醫院接診條件的醫療機構,充分發揮遠程接診、非接觸就醫等優勢,不斷充實線上診療力量,積極開展線上問診,完善藥品配送機制;不斷優化發熱門診、呼吸科、兒科、產科等科室線上接診流程,持續提升在線問診體驗,保障線上號源充足、醫務人員在線規范化接診,最大限度為市民提供可及、快捷、方便、安全的在線咨詢、接診分診和健康科普服務。
荔灣區:助中小企業“減”生產經營壓力,“增”發展韌性活力
廣州市荔灣區委常委、副區長盧綺文:近期,荔灣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截至目前,全區1622家四上企業、4200多家餐飲單位、28700多家批發零售企業以及121家專業市場、59個村級工業園區全部復工復產,城市的“煙火氣”又回來了。荔灣區具體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全力落實穩企暖企惠企政策。
綜合施策、多管齊下為企業減負,通過加大留抵退稅力度、落實區屬國有企業房屋租金減免、多渠道為企業減費讓利等措施,幫助中小企業“減”生產經營壓力;搭建銀企對接平臺,為區內企業爭取金融機構投放貸款余額超191.3億元,同比增長15.94%,幫助中小企業“增”發展韌性活力。
二、持續做好企業項目服務保障。
廣州市進一步優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后,荔灣區第一時間聯系轄內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全面摸查各類企業、項目在復工復產上遇到的困難,積極開展“暖企”行動,幫助企業及時協調解決物流運輸、庫存運轉不暢、產業鏈供應鏈不穩定、員工到位不及時等“卡點”“堵點”問題,全力保障企業供電、供水、供氣。
目前,全區131個重點項目、52個市“攻城拔寨“項目,已全部復工復產。接下來,荔灣區將一如既往,繼續務實高效服務好企業,幫助各企業盡快恢復產能、穩步復蘇、實現增長。
三、大力推動文旅產業復蘇發展。
荔灣區文化底蘊深厚,文旅資源豐富,全區各類文化產業園區20余個,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5.6%,已成為荔灣區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荔灣區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文興旅、以旅促商,抓住今年成功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的重要契機,用好用活粵劇藝術博物館,大力推動粵劇粵曲創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強化非遺傳承保護,促進文化傳承創新;持續擴大永慶坊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和泮塘五約的影響力,串珠成鏈探索全域旅游新的突破口,釋放文旅融合新動能;堅持文化引領,加快推進14片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活化利用,推動嶺南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與廣州大學共建“嶺南文化藝術研究院”,大力推進嶺南文化的研究傳承、創新應用;全力保障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建設,爭取明年年底正式運營,讓廣大市民共同領略嶺南文化的經典魅力和時代光彩。
步入冬季老人接種新冠疫苗可避免“疊加”感染效應
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主任、流行病學主任醫師(二級)王鳴:廣州市近來采取的優化完善疫情防控策略,是適應疫情防控的新形勢和新冠病毒變異的新特點,進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廣州市經過努力,加強新冠疫苗免疫接種達到92%以上的高覆蓋率,限制了病毒的傳播及癥狀的發生,為疫情防控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證明接種新冠疫苗是最有效的防疫措施。
老年人免疫能力下降,對病毒的抵抗力比年輕人低,且老年人群大多數都伴有基礎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腫瘤等,即使感染了目前致病性減低了的新冠病毒毒株,也容易發生重癥甚至死亡。
而冬季正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流感、細菌性肺炎等都是老年人群的常見疾病。如果因為沒有接種新冠疫苗感染新冠病毒,又不幸感染上流感病毒或肺炎球菌,可能形成“疊加”感染效應。
所以,老年人群接種新冠疫苗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全球已有很多的數據表明,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是有效的。
接種疫苗多選擇不必過于擔心不良反應
目前國內應用的新冠疫苗
一是滅活新冠疫苗,與用于兒童接種的脊髓灰質炎疫苗同一研發線路;
二是重組蛋白新冠疫苗,與乙肝疫苗為同一研發線路;
三是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是最新科技成果,全球多國也應用。
上述幾種疫苗經過嚴格的檢測,都證明是安全的。不良反應主要是注射部位疼痛,伴有低熱、疲倦等一般接種疫苗后共有的癥狀。這些癥狀經休息和多喝水都可緩解。
最近,國內又推出吸入式接種的新冠疫苗,應用方便,不必肌肉注射,可避免疼痛的發生,為群眾多提供了一項選擇。所以,老年人群接種新冠疫苗,不必過于擔心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