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0日下午,廣州市新聞辦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市衛健委、荔灣區、番禺區、市疾控中心的相關負責人通報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情況。
廣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新通報
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屹通報:11月9日0至24時,廣州市新增2555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有25例在社區篩查或主動就診中發現,其余均在隔離觀察或高風險區發現。新增感染者中無癥狀2430例、輕型125例。以上感染者均已閉環轉運至定點醫院、亞定點醫院或方艙醫院隔離觀察治療,情況穩定。
海珠區單日新增2369例,新發感染者仍然高度集中在鳳陽街康鷺片區和赤崗街客村片區,華洲街龍潭片區病例有增加趨勢。
荔灣區疫情呈現
零星散發和局部聚集態勢
荔灣區近兩天新增感染者主要集中在站前街、西村街。此外,在龍津街、橋中街等街發現零星陽性個案,感染來源尚不明確,活動軌跡多,社區傳播風險較高。當前,荔灣區疫情呈現零星散發和局部聚集態勢,需高度警惕,加快處置,快管控、快篩查、快流調、快轉運。
番禺區疫情存在
家庭、工作場所聚集現象
番禺區近日連續報告社會面新增感染個案,集中在大石街、洛浦街,傳播鏈條長,部分感染來源不明,存在家庭、工作場所聚集現象。
白云區持續通過網格化攻堅,逐個突破,前期多個聚集性疫情得到有效遏制。
10日開始全市部分區實施
中小學階段暫停線下教學
疫情以來,廣州市一直努力做好學校等重點機構的疫情防控工作。本輪疫情的奧密克戎BA.5.2變異株,隱匿性強,傳播速度快,廣州市8個區14所各級各類學校受到疫情沖擊。為盡快穩控全市防控大局,保護廣大師生健康安全,10日開始全市部分區實施中小學階段暫停線下教學、幼兒園暫停返園等措施,相信各位老師、學生、家長一定會理解支持全市的疫情防控工作大局,科學調整,合理安排好學習、工作與生活。
廣州市將繼續加強學校等集體、機團單位的疫情防控,重點落實名單化管理、來(返)穗報備、訪客登記及日常健康監測,加強課室、辦公室、食堂和衛生間的通風換氣與清潔消毒。
廣州市將隨疫情形勢的變化,動態調整防控策略,發布信息通告,請廣大市民朋友及時從權威渠道獲取信息,不信謠、不傳謠,理性看待、科學防疫。
荔灣區:
開展全覆蓋“抗原+核酸篩查”
廣州市荔灣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李鋒通報:9日以來,荔灣區的疫情防控工作緊張有序進行。重點開展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進一步強化管控措施。根據疫情分布情況和專家研判意見,11月10日荔灣區又發布了2份通告,將站前、西村、南源、龍津、金花等5條街道的部分區域新增為高、中風險區,并分別實行“足不出戶、上門服務”“人不出區、錯峰取物”等管理措施。為有效減少疫情傳播風險,荔灣區對管控區域內實施硬隔離、細分小網格,嚴格實行分區分類、網格化管理,并加強人員管理,嚴禁出區、嚴禁跨網格走動、非必要不出戶。
同時,提前部署,在全區范圍內強化網格管控,請廣大市民群眾予以理解和支持,進出網格時配合做好測溫、掃碼、查驗24小時核酸證明等工作。
二、進一步加快排查檢測速度。為盡早發現潛在傳染源,有效切斷傳播途徑,荔灣區開展全覆蓋“抗原+核酸篩查”。緊急采購了500萬份抗原試劑,按照每人5份,將陸續發放到全區居民手上,使用方法將通過微信群推送,也可以在粵抗原小程序上查閱,自檢操作存在困難的,請與所在社區聯系。
請大家每天早晨完成一次自檢,結果異常的,須第一時間向社區報告、居家等待專業人員上門處置,并將自測結果通過穗康小程序上報,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三、進一步充實服務力量。本輪疫情發生以來,荔灣區努力匯集各方力量積極投身到防控工作中。在市、區抽調支援力量的基礎上,持續發動居住地黨員干部就地轉化為志愿者,11月8日至9日,已發動居住地黨員和志愿者18900人次,其中站前等4條重點街道已有5622人次投入防控工作。
四、進一步做好“三區”服務保障。
生活物資方面
1號通告發布以來,荔灣區緊急協調10余家大型國企和電商平臺加大生活物資儲備。11月9日,四條重點街道暫設了136個物資取貨點,較為平穩地保障了管控區居民生活物資需求,約完成訂單1.5萬單。針對“下單難”“下單慢”等問題,荔灣區已多方組織貨源,擬從11日起,向市場投放一批政府保供的平價蔬菜。同時也在抓緊組織各大供應單位開發專用小程序,推出10元到150元多價位、多品類的“生鮮物資包”,竭盡全力為大家做好生活物資保障。
防疫物資方面
為提升免疫力,目前荔灣區已向4條重點街道派發粵抗一號顆粒5000包,連花清瘟顆粒4000盒,訂制中藥包7.3萬份。從8日開始給高風險區家庭發放消毒水2萬余支,每天進行2次消毒。
醫療救治方面
分別由兩家區級醫院對口負責南、北片管控區的醫療服務保障工作。自管控以來,共出動救護車343車次,轉送定點收治醫院148人次,轉送血液透析67人次,轉送危重癥患者12人次,上門評估處置233人次,送藥上門128次,健康咨詢1227人次。
番禺區:
網傳"私家車出行扣3分 罰200元"為謠言
廣州市番禺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麥潔萍通報:近期,番禺區陸續出現散發陽性個案,目前全區已有一半的鎮街出現病例,包括洛浦街、大石街、鐘村街、市橋街、沙頭街、石壁街、小谷圍街、大龍街8個鎮街。番禺區根據病例的分布情況,堅持以快制快,迅速劃定管控區域,落實網格化管理,抓好服務保障。
經省市疾控專家研判,番禺區本輪疫情呈現“三多”——多點、多源、多鏈,存在社區擴散風險,正處于控制疫情的關鍵窗口期。為盡快遏制疫情傳播,番禺區9日發布了51號通告,在全區全域嚴格控制人員流動。
在交通出行方面,番禺區行政區劃面積較大,市民日常采用私家車和電動自行車等方式出行占比較高。自51號通告相關措施實施后,根據公共交通服務平臺數據顯示,10日早上8時番禺區交通狀況較11月9日車流量明顯減少,這說明目前采取的交通管控措施初步見效,切實減少了人員的流動。與此同時,物流配送車輛、外賣、快遞、出租車可以自由通行,以滿足市民基本生活所需和緊急出行需要。
需要說明的是,目前,交警部門對違反51號通告出行的私家車司機采取口頭教育勸導的方式為主,網傳“私家車出行扣3分,罰200元”為謠言。番禺區希望用短時間的限制出行減少人員交叉聚集來切斷病毒傳播鏈,為更長時間、更大范圍的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創造條件。
在生活物資保障方面,番禺區在風險區域內設立多個生活物資應急保供點,保證區域內生活物資供應充足;同時,指導全區近100家重點生鮮超市和生鮮電商平臺做好生活物資保供工作,拓寬供應渠道,加強肉、菜、蛋、奶、米、面、油等群眾生活必需品儲備,每天按照日常3-5倍以上的量組織備貨。
根據監測,9日下午51號通告發出后的4小時內,市民購買肉菜量出現了一個短期的峰值,隨后開始快速回落。目前全區各商超、市場物資供應充足、價格穩定,市民購買肉菜總量已接近日常水平。希望廣大市民朋友按需采購、理性消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全市的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復雜
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書記、新聞發言人張周斌:備受大家關注的海珠疫情,在連續多天強化社會面防控后,實時傳播指數(Rt)11月10日降到了2以下(1.9),雖然傳播鏈條仍未完全阻斷,但由于大家齊心協力,落實防控措施,攻堅效果正在逐步顯現。
但是,全市的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荔灣疫情正處于快速發展期,實時傳播指數(Rt)已經由前期的1.1上升至2.6,其中站前街和西村街已出現聚集性疫情,社區傳播風險極高。同時,番禺疫情的傳播鏈條有所延長,波及范圍增大,Rt也增至2.5。此外,白云、天河疫情實時傳播指數(Rt)雖然維持在相對較低的1.3左右,但仍未能降到阻斷傳播的閾值,即1以下。透過這幾組數據可以發現,雖然各區的防控形勢各有不同,但全市的防控局面仍然嚴峻,廣州正在與病毒開展全面對抗。
上述幾個區,人員通勤和交往十分頻繁,若不進一步強化社會面管控措施,病毒在社會面上的隱匿傳播就難以被阻斷,疫情在區域之間相互滲透加劇,將嚴重影響全市疫情的后續發展。所以,荔灣、番禺區先后發布強化社會面防控措施的通告,以發揮多區聯動的合力,通過減少區與區之間的人員流動,遏制疫情跨區傳播,把疫情防控阻擊戰盡量控制在本區之內。
強化社會面管控后,限制了部分的交通出行,這也是從減少跨區流動來考慮的。流調發現,部分感染者在檢出陽性前有較多的跨區活動并引起續發。因此,這段時間,對于身處強化社會面防控的各區市民,建議大家原則上居家辦公,減少非必要的外出,特別是避免跨區的出行。非管控區的市民,也盡量簡化社交生活,外出時做好防護并配合掃碼和查驗核酸等防控措施。
張周斌提醒,此次疫情病毒潛伏期較以往更短,病毒只需要1天的時間,就可以完成感染到傳播的過程,因此,即便前兩天連續核酸檢測陰性,但昨天沒有檢測,并不能保障自己就是安全的。疫情流行期間,連續性的核酸檢測是確保能夠及時發現感染和傳播風險的最有效手段,希望市民朋友能夠繼續支持并參與核酸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