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探出綠色金改創新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7年6月,廣州獲批成為全國首批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至今已滿五年。7月14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廣州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情況。“廣州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初步形成了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的‘廣州模式’。”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副行長林平表示。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邱億通表示,下一步,廣州市將運用好發展好廣州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經驗,以更大力度強化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工作,爭取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過程中進一步發揮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的引領示范作用。
廣碳所成交量和成交金額均居全國首位
截至2022年3月末,廣州綠色信貸余額6471.52億元,五年增長2.4倍。全市綠色信貸不良貸款遠低于各項貸款不良率。
“在人民銀行總行組織的全國六省九地綠色金改試驗區建設成效評價中,廣州連續三次奪得綜合排名第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持續走在全國前列。綠色金融創新從試驗區起步、復制推廣到全省各地市首創落地、多點開花,全省正加快形成整體推進、各有側重的綠色金融發展新格局。”林平表示。林平介紹,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通過央行優惠利率資金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廣州試驗區綠色產業的信貸支持力度。2017年以來,運用再貼現支持綠色票據融資123.25億元,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新能源汽車等綠色低碳關鍵領域的信貸資金投入。
建設銀行廣州分行副行長羅鐵鋒介紹,截至目前,該行已實現綠色信貸六大重點行業的全覆蓋,廣州地區綠色貸款余額已突破千億元,年增長率達到30%以上,綠色金融總量同業領先。
廣州銀行副行長張東表示,廣州銀行近三年綠色融資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保持在80%,居同業前列。“十四五”期間,廣州銀行計劃拿出1200億元綠色金融專項支持額度、發行100億元綠色金融債券支持綠色領域融資需求。
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以下簡稱“廣碳所”)總經理孟萌介紹,截至2022年6月30日,廣碳所累計成交配額2.07億噸,占全國總量27.70%;總成交金額達50.92億元,占全國總量22.62%;成交量和成交金額均居全國首位。開展各類碳金融業務262筆,涉及碳排放權規模5538.79萬噸,助力控排企業實現融資達4.69億元。她透露,接下來,探索逐步擴大控排行業范圍,計劃將陶瓷、紡織、數據中心等行業納入廣東碳市場。
多個創新案例獲國家認可
2020年初,原本打算擴大生豬養殖的天生衛康遇到資金瓶頸。“生豬能否作抵押?”聚焦綠色金融,花都區支持金融機構探索拓寬涉農貸款抵質押物范圍,建行花都分行通過運用“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對生豬進行動產質押。不到3個月,天生衛康累計收到超2億元的貸款,極大緩解了資金壓力。該生豬動產抵押融資案例被國家發改委收錄在“新型城鎮化試點示范等地區典型做法”進行推廣。
花都區副區長徐容雅在發布會上表示,花都區在全國率先開展綠色金融支持生豬“保險+期貨+銀行”項目、率先開展“創新型藥品置換責任保險”試點、率先發布全國首份碳信用報告等,形成了一批全國首創案例,其中11個典型案例入選人民銀行首批《綠色金融改革創新案例匯編》。例如,以綠水青山著稱的梯面鎮,因成功試點碳匯林交易,成為2020年全省唯一入選國家自然資源部第二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十大典型案例。
林平介紹說,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抓好產品創新,更好地滿足試驗區實體經濟綠色低碳融資需求。在綠色信貸方面,將環境權益納入抵押擔保品范圍、將碳排放強度納入差異化授信審批流程。
羅鐵鋒在發布會上表示,建行廣州分行在系統內或當地同業中首創“綠色租融保”“碳惠貸”“碳足跡掛鉤貸”等系列綠色金融創新產品,聯動多元化金融業態,先后落地全國上市企業和廣州試驗區首筆碳排放權質押貸款、全國首單綠色金融支持生豬產業“銀行+保險+期貨”項目、首筆省內跨區域綠色PPP項目貸款,參與建設廣州企業“碳賬戶”體系并依托全國首份碳信用報告對企業進行授信,不斷拓寬綠色金融服務綠色產業的產品和模式。
研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邱億通在發布會上表示,五年來,廣州市在綠色金融政策體系、組織機構、產品服務和區域合作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培育發展了具有廣州特色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為全市和全省經濟發展注入綠色動力,也為廣州市運用綠色金融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據介紹,廣州推動設立服務綠色發展的廣州期貨交易所,推動工農中建交等國有大行和廣州農商銀行設立綠色分行,設立全國首家氣候支行,推動設立一批綠色支行、綠色金融事業部和綠色金融創新中心。推動國有企業設立綠色金融投資公司和綠色基金。支持廣東股權交易中心設立綠色環保板。
同時,廣州重點發展碳金融業務,探索綠色金融資源配置、風險管理和市場定價作用。推動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在碳排放權交易領域不斷引領發展,圍繞碳市場開展碳金融產品創新,研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支持廣州期貨交易所加快研究服務綠色發展的期貨品種。依托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與資管中心建設,探索發展大灣區碳資產管理業務,為綠色金融服務“雙碳”目標探索有效路徑。
“下一步,廣州市將運用好發展好廣州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經驗,以更大力度強化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工作,爭取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過程中進一步發揮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的引領示范作用。” 邱億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