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08”疫情近三天無社會面新增病例 在廣州得到基本控制
7月13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市衛生健康委、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的相關負責同志通報廣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情況。
會上通報,12日12時至13日12時,廣州新增2例本土感染者。7月8日發現的疫情近三天無社會面新增病例,在廣州得到基本控制;7月10日發現的另一起疫情社會面傳播風險進一步降低,疫情態勢向穩趨好。
市衛健委:7月8日發現的疫情得到基本控制
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陳斌通報,7月12日12時至13日12時,廣州新增2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均在白云區,均為7月10日發現疫情的隔離點密接人員排查中發現。其中,確診輕型和無癥狀感染者各1例。7月8日至13日12時,廣州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20例,均收治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病情穩定,無重癥、危重癥病例。
陳斌介紹,截至13日12時,7月8日發現的疫情,至今在廣州累計報告12例感染者。7月11日后,該起疫情新增感染者均為隔離管控的密接人員,近三天無社會面新增病例。該起疫情傳播關系清晰,病毒序列高度同源,為同一傳播鏈,所有密接、次密和風險人群均落實相應健康管理措施,全部涉疫場所均得到有效管控。專家綜合研判,該起疫情在廣州得到基本控制。
目前,7月10日發現的另一起疫情在廣州累計報告8例感染者,近兩天新增的感染者均在隔離管控和風險人群中篩查發現。專家綜合研判,該起疫情社會面傳播風險進一步降低,疫情態勢向穩趨好。“這兩天仍是該起疫情處置的關鍵時期,我們還將繼續排查疫情隱患,盡快消除傳播風險。”陳斌說。
陳斌表示,廣州堅持疫情應急處置和常態化防控兩手抓、兩手硬,一方面深入開展流調溯源,加快挖深挖透病例涉及風險場所,做到快處置、快收口,全力做好風險區域內的健康監測、醫療保障;另一方面高質量開展核酸檢測等常態化防控措施。7月12日12時至13日12時,全市完成常態化核酸檢測601萬人次。她強調,鑒于當前國內外的疫情形勢和奧密克戎病毒傳播特點,廣州疫情防控工作仍要堅持“早發現、快處置”。
市政數局:生成有效場所碼55萬個 重點場所掃碼基本全覆蓋
“穗康”公共場所通行碼,也稱“場所碼”,對于開展應急處置,防范疫情擴散具有重要作用。廣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副局長梁文謙在會上介紹,截至目前,廣州已生成有效場所碼55萬個,基本實現重點場所掃碼全覆蓋。
“0708”“0710”疫情期間,日均掃碼總人次從此前的700多萬上升到約1000萬,對重點場所、重點人群的篩查能力進一步增強。“我們呼吁各重點場所管理(經營)者,要繼續嚴格執行掃碼查驗要求,確保掃碼通行措施落實到位。也懇請市民朋友從對自身和他人負責的角度出發,積極配合掃碼工作,切實做到‘逢進必掃’。”他強調。
梁文謙表示,在保障疫情數據高效匯聚共享方面,廣州以市政務大數據中心為樞紐,匯聚公安、衛健、來穗等30個部門數據,歸集疫苗接種、核酸檢測、健康碼等數據信息超50億條,建成疫情數據主題205個,并通過暢通數據交換共享和應用渠道,開發數據比對工具,助力疫情精準防控。比如,通過暢通省、市疫情數據交換鏈路,將核酸采樣數據回流時間縮短了1/3;啟用了核酸疫苗智能比對工具,今年以來,已開展7.58萬次比對,比對總人數達2.59億人次,有效支撐“應接未接”“應檢未檢”人員排查。
廣州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作為為民服務的重要渠道,如何做好市民疫情相關訴求保障?“我們通過啟用疫情專項應急語音導航、發送5G消息、編制并推送疫情應答指引等措施,確保疫情事項優先接聽和受理。”梁文謙表示。廣州成立“日清日結”工作專責小組,下沉各區基層抗疫專班群,深度參與基層調度工作,全天候審核工單辦結要素、回訪并反饋市民不滿意原因,不斷壓縮審核、流轉、協調等環節時長。今年以來,已推動超12萬件涉疫訴求24小時動態清零,約1.59萬件涉“三區”訴求6小時內辦結。
同時,做好重點群體精準關懷。廣州12345熱線與110報警平臺、廣州市心理援助熱線等緊密配合,建立特殊事項協同機制,強化涉“三區”事項24小時即時處理。安排專人對接“危、難、險、重”事項辦理,實行入口標注、轉派對接、全程督辦、回訪核查等精準服務,協調解決管控區內孕婦、病患、嬰幼兒奶粉保障等緊急訴求。今年以來,廣州12345熱線共受理“老、弱、病、殘、孕”等疫情相關訴求量41849件,轉派30148件,直接解答1170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