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5月9日下午進行的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廣州市最近兩輪社區核酸篩查共采樣近4000萬份,結果均為陰性;經研判,本次疫情社區傳播基本阻斷,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發生以來,全市志愿者積極主動投身疫情防控一線,近一個月,市、區團委共組織12.74萬人次參與防疫志愿服務,其中18~45歲的青年占比超過71.5%。
最近兩次社區核酸篩查結果均為陰
據通報,5月5日12時至8日12時,本次疫情新增20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單日新增均為個位數;其中,確診病例18例、無癥狀感染者2例;以上新增感染者均在隔離密接人員中排查發現,“8日12時至今,廣州市無新增本土感染者。截至目前,本次疫情累計報告新冠病毒感染者148例,無危重、重癥病例。”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陳斌在發布會上介紹。
5月4日、7日,為主動排查五一假期人員流動帶來的潛在風險,廣州市先后開展了兩輪社區核酸篩查。陳斌通報,兩輪篩查共完成采樣3920.71萬份,結果均為陰性。
“經專家評估研判,本次疫情社區傳播基本阻斷,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她表示,接下來將繼續做好疫情處置工作,持續做好常態化防控,不斷提高疫情防控水平。
將落實常態化核酸檢測工作機制
陳斌表示,近日在有序解除部分封控、管控區域的同時,為了全面排查消除隱患,對密接、次密接人員隔離前活動軌跡持續進行了深入流調,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和疫情處置情況,動態調整了個別區域的分級分類防控措施,“我們會繼續做好封控區、管控區的管理和服務,請廣大市民繼續給予理解支持”。
陳斌表示,廣州市將落實常態化核酸檢測工作機制,強化重點場所、重點行業的人員、物品、環境核酸檢測頻次;開展區域性常態化核酸篩查,強化社會面監測。
同時,持續強化醫療機構、藥店等監測哨點敏感性。醫療機構對就診患者及陪護人員要嚴格落實“四必查一詢問”:檢查體溫和口罩佩戴情況,查驗健康碼、健康申報卡,詢問有無發熱、咳嗽等癥狀及流行病學史;藥店對購買感冒、退燒類藥物的人員,要落實好信息登記報告制度。
除此以外,還要持續做好外地來(返)穗人員健康管理。陳斌提醒,所有省外來(返)穗人員在抵穗后,需在交通站場就地檢測核酸,或24小時內盡早就近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并于12小時內向居住地社區報告;涉疫地區來(返)穗人員要嚴格落實廣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第29號通告要求。
花都區:5天為一周期開展核酸篩查
在發布會上,花都區副區長胡標發介紹,本次疫情發生以來,花都區高效有序開展了四輪全員核酸篩查,累計采樣771.58萬人次,結果全部為陰性。5月3日以來,花都區已連續7日無新增病例,經專家研判,目前風險較小,已轉入常態化防控階段。
從5月8日開始,花都區已按照市的統一部署,每天按20%(約41萬人),5天一周期開展核酸篩查;將物流貨運站場、農貿市場、出租車、密閉半密閉場所等從業人員納入50類重點人群,實行名單制管理,定期高頻次核酸篩查。同時通過短信、電話、敲門行動等方式,迅速落地核查黃碼人員,對黃碼人員開設24小時核酸檢測點,做到隨到隨檢。
此外,花都區在廣州北站、11個車流量大的高速公路卡口、3個高速公路服務區、4個物流重點場所和各鎮街,共設置39個采樣點,為司乘人員免費提供“落地核酸”,一輛不漏、逐人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