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6日上午,廣州召開“拼經濟穩增長·民生服務” 新聞發布會,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市醫保局、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同志分別結合各自領域,介紹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開展民生服務的有關情況。
“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經驗在全國推廣
人社部門既是穩就業、惠民生的民生部門,也是拼經濟、促發展的經濟部門,2024年廣州如何推動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負責同志介紹,今年以來,廣州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持續健全就業促進機制,截至11月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31.9萬人,廣州“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經驗在全國推廣。
目前,全市建成342個“家門口”就業驛站、101個院校就業創業e站、27個零工市場(專區專窗)。今年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十大行動”,落實用工保障服務專員“一對一”服務重點企業,舉辦重點企業專場招聘會219場次,提供崗位28.63萬個,支出就業補助資金16.4億元,幫助10.46萬名城鎮登記失業人員、3.75萬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
長者飯堂超1400個 過半向社區開放
“廣州市養老服務連續兩年獲國務院督查激勵。”廣州市民政局有關負責同志介紹,目前廣州建成養老機構認知障礙照護床位2884張,打造7個老年認知障礙照護支持中心,解決“失智”老人照護難題。
目前,廣州市共有1429個長者飯堂,50%以上向社區開放,全年助餐配餐超1300多萬人次,越來越多老年人在家門口盡享美好“食”光。
截至2024年11月,全市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1042.03萬人、713.24萬人、741.68萬人。重點群體參保覆蓋面不斷擴大。廣州全面取消在就業地參保戶籍限制,推進新業態就業、靈活就業人員參保擴面,目前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44.85萬人,特定人員參加工傷保險34.54萬人。
前11月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93.4%
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同志介紹,廣州精心謀劃“新青山新六脈”生態藍圖,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山水花城”。印發《廣州市打造美麗中國城市樣板工作方案》,著力打造可感知、可持續、可共享、可復制、可共贏和綠色低碳、環境優美、生態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的美麗廣州。
今年1—11月,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93.4%,同比提升3.9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20微克/立方米,再創新低,繼續在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保持最優。
加快推進清華附中灣區學校二期等重點項目建設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同志介紹,2024年廣州高中學位建設取得新突破,全年新增普通高中學位10107個,為近五年之最。今年廣州普通高中入學占比創下新高,下達高中招生計劃80416個,占中考報名人數的62.18%,較2023年提升4個百分點,首次突破60%。全年共有9所新開辦高中學校(校區)迎來首批新生。市教育局在5個區的5所公辦中職學校開展綜合高中試點,首批招生1100名,為孩子們提供多元的成才途徑。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同志表示,2025年市教育局將進一步擴大普通高中學位供給,力爭再新增普通高中學位1萬個、最大限度滿足廣大市民對優質高中學位的需求。
明年新校建設將再加力。在今年成功開辦華附知識城校區、省實白云校區、市六中從化校區、市藝術中學黃埔校區等一批優質省市屬高中的基礎上,大力推動市六中花都校區等新學校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快清華附中灣區學校二期等重點項目的建設進度。
聚焦重點賽道推出10條措施促進銀發經濟發展
銀發經濟涉及面廣、產業鏈長、業態多元、潛力巨大。近日,經市政府同意,市民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出臺《廣州市促進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聚焦7條賽道,推出10條重磅措施,促進銀發經濟發展。在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民政局有關負責同志就《措施》開展解讀。
《措施》聚焦重點賽道,提出培育銀發經濟經營主體,打造銀發經濟產業園區,強化老年產品用品研發制造,加強銀發經濟領域科技創新,支持發展養老金融,拓展老年旅游服務業態,促進銀發經濟領域消費,加強銀發經濟知識產權保護等系列措施。
《措施》還支持利用閑置商業、倉儲等場所改建養老設施。支持引導普通高校、職業院校增設銀發經濟專業,大力開發適合老年人的就業崗位、技術產品和服務模式,強化養老數據開發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