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直屬機構: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網站發展指引的通知》(國辦發〔2017〕47號)、《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關于印發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檢查指標、監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標的通知》《國務院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國發〔2022〕14號)等文件要求,根據《廣州市2023年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考評方案》,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對各區政府、各市直部門共48個單位的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開展了考評。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將考評結果通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2023年,各相關單位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于全面推進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建設和推進公開平臺智能集約發展的部署要求,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適應互聯網發展變化和公眾使用習慣,持續完善網站功能建設,打造高效惠民的網上政府,不斷強化常態化監管,形成規范有序的工作格局,全市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建設管理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從評估結果來看,全市各區、各部門政府網站積極發揮“政務公開第一平臺”的作用,規范建立各類法定主動公開欄目,內容豐富度和信息發布標準化水平持續提升,主動貫徹落實政策解讀制度,通過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推出多元化解讀的比例顯著提升。各單位均能暢通在線咨詢渠道,定期整理網民咨詢及答復內容,按照主題、關注度等進行分類匯總和結構化處理,編制形成知識庫,實行動態更新。網上服務功能不斷提升,提供實時智能問答功能的政府網站增至90%。100%的政府網站和87%的政務新媒體(移動客戶端和小程序)能夠提供適老化與無障礙服務,方便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獲取政府服務和信息。11個區政府均按上級要求開設政務新媒體。
同時,從考評中也發現部分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建設管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如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偶有欄目更新不及時,部分解讀稿未與被解讀的政策文件相互關聯,解讀形式豐富程度有待提高,部分單位開展的在線訪談活動未通過文字、圖片或音視頻等多種形式發布訪談內容;個別單位還存在答復不及時、內容質量不高的問題;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日常運維管理水平仍需進一步提高。
二、考評結果
本次考評工作包括日常監測、自查自評、年終考評、結果復核、結果公布等多個環節。考評對象為11個區和37個市直單位。考評結果進行分類排名,綜合得分情況分為優秀、良好兩個等次。被考評的11個區級門戶網站均為優秀。被考評的市直單位政府網站中,評定為優秀的22個,良好的15個。
(一)區政府(按廣州市行政區劃排列)
優秀: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白云區、黃埔區、花都區、番禺區、南沙區、從化區、增城區。
(二)市直部門(按廣州市直機關名稱排列)
優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民族宗教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衛生健康委、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審計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統計局、市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局、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市港務局、市林業園林局、市供銷總社;
良好: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商務局、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市國資委、市體育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市信訪局、廣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廣州空港委、市協作辦。
三、工作要求
各區、各部門應高度重視本次考評中發現的問題,嚴格按照指標要求落實整改。同時,對照考評中發現的普遍問題和不足,以點帶面、舉一反三,全方位開展查缺補漏,認真總結分析,不斷完善工作機制。下一步,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持續發揮政務公開平臺的作用,嚴格落實信息發布審核制度,提高政策獲取的便利度,提升重大政策發布解讀的質量和多元化程度,持續加強整合信息資源,從保障基本知情權向加強資源數據實用性開發提升。聚焦公眾需求,充分發揮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矩陣優勢,推進網站扁平化建設,增強多場景交互能力。暢通網上反饋渠道,創新征集、訪談活動主題,積極引導廣大網民通過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參與重大決策,更好地發揮以公開促落實、強監管的功能。
廣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2024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