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區衛生健康局,委屬各單位,廣州醫科大學及附屬醫院,各有關單位:
根據《關于印發〈廣州市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申報、認可辦法〉和〈廣州市繼續醫學教育學分授予與管理辦法〉的通知》(穗衛科〔2008〕3號)規定及相關文件要求,現將2025年廣州市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條件
(一)申報項目的單位必須具備良好的辦學師資、場地、教材和教學管理等條件,安裝有繼續醫學教育管理系統(ICME),正常情況下應完成本單位承擔的上一年度市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并按時填報執行情況報告。
已舉辦的2024年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非備案項目可申報作為2025年市級繼續醫學教育備案項目。
申報遠程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的單位必須是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認可的遠程繼續醫學教育機構。
(二)申報的項目內容必須符合省、市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申報、認定辦法要求,以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為主要內容,注重申報項目的針對性、先進性、實用性,鼓勵申報面向農村和社區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推廣醫療衛生適宜技術的項目。
(三)項目負責人必須具備副高級以上技術職稱,每位項目負責人新申報的項目不得超過2項,每個項目每年舉辦期(次)數不超過6期(次)。項目學分按照每6學時1學分設定,面授項目每舉辦1天最多1.5學分(按照每天最多9學時計算)。每個面授項目所授學分最多不超過8學分,每個遠程教育項目所授學分最多不超過5學分。項目舉辦時IC卡實際登記學分人數原則上最多為計劃人數的120%。
(四)同一項目只能歸口一處申報。如通過醫院申報又通過相關學會、協會申報,屬于多口申報,均不予受理或不予以立項。
(五)項目申報單位和項目負責人應事先征得每位培訓教師的同意,方能將其列入申報書主要教師名單中。
二、受理申報的學科專業
受理申報的學科專業:臨床醫學及所屬一、二級學科;中醫藥學及所屬一、二級學科;基礎醫學;預防醫學;藥學等。
三、申報程序及要求
(一)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實行網上申報、網上評審和網上公布,各單位可登錄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科教業務綜合服務平臺(http://kj.wjw.gz.gov.cn),按照有關操作流程及要求(附件1)在線填寫項目申報書。進入填報時,應注意按照項目所屬專業類別選擇西醫類或中醫類項目申報入口。
(二)各推薦單位、委屬單位,須填報《申報年市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匯總表》(附件2),匯總表項目信息應與網上申報項目信息一致,打印并加蓋單位公章后掃描報送受理單位。受理單位為廣州市衛生健康技術鑒定和人才評價中心,下同。
(三)2025年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網上申報時間:
第一批,新項目申報:2025年1月15日-24日(申報結束日17:00截止,下同);備案項目申報:2025年1月13日-31日。
第二批,新項目申報:2025年5月16日-30日;備案項目申報:2025年5月16日-6月6日。
上述截止時間均為各歸口單位網上審核、提交時間,逾期不予受理,網上申報截止后1周內應將匯總表報送受理單位。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不接受臨時項目的申請。
四、其他事項
(一)2024年公布的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如未提交項目執行情況報告的,取消2025年備案項目資格,該項目負責人兩年內不得申報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項目承擔單位連續兩年出現未完成執行情況報告填報的,取消該單位下一年度市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申報和項目備案資格。
(二)項目如獲批為國家級或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同時又獲批為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則市級項目自動取消,不得進行市級項目授分。
(三)同一學員,在不同的面授項目舉辦的重合時間段,獲得不同項目的授分,屬于重復授分,視為違規,一經發現,所授學分均判定為無效。如屬于舉辦單位組織工作問題,則另行追究舉辦單位責任。
(四)各申報單位應根據自身情況,合理制定項目舉辦計劃。本年度項目正式公布后,仍可根據實際情況通過填報舉辦前登記調整項目舉辦時間。
(五)上級部門如有相關新規定,從其規定進行調整,另行安排。
特此通知。
附件:1.項目申報流程
2.市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申報匯總表
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5年1月13日
(聯系人:廣州市衛生健康技術鑒定和人才評價中心,張慧、周洪剛,聯系電話:81303278;廣州市衛生健康委科教處:汪求知,聯系電話:88900380;項目申報系統技術支持電話:4001616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