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
堅定不移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郭永航孫志洋王衍詩李貽偉出席
11月28日,廣州市召開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市委書記郭永航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孫志洋主持。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衍詩、市政協主席李貽偉出席。
郭永航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廣大民營企業為廣州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表示感謝。他說,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充分肯定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強調要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明確要求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為我們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鼓勵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作出一系列改革部署,中央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廣州是千年商都、改革開放后全國民營經濟崛起最早的城市之一,當前正搶抓國家賦予“6+4”城市性質和核心功能的重大機遇,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優勢,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廣州,加快建設具有經典魅力和時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廣大民營企業在廣州發展空間廣闊、商機無限、大有可為。
郭永航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堅持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工程”,圍繞營造產業友好型、企業友好型、企業家友好型營商環境,統籌實施優政策、解難題、擴市場、促轉型、強主體、護安全六大行動,堅定不移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奮力將廣州打造成為民營經濟最佳發展地、民營企業最佳成長地和民營企業家最中意的地方。實施政策提升行動,完善政策制定、發布、兌現、評估工作閉環,推動普惠政策落實更加有力、本地政策供給更加精準、政策兌現更加便捷,不斷提升企業獲得感。實施紓困解難行動,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降低企業融資難度和成本,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企業賬款長效機制,讓企業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實施供需對接行動,大力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南沙、東部中心、北部增長極建設和城中村改造、“百千萬工程”,積極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用好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幫助企業更好“抱團出海”。實施轉型賦能行動,大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塑造品牌和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加快布局、發展壯大,支持民營企業全方位嵌入廣州產業布局,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挑大梁、走前列。實施主體培育行動,堅持分類施策、精準滴灌,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激發中小企業創新創造活力,加快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良好局面。實施助企護航行動,堅決維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完善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的政策體系,強化要素保障,讓企業安心經營、專心發展。各級黨委、政府要堅持和加強黨對民營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完善民營企業黨建、聯系服務企業等工作制度,深化“干部作風大轉變、營商環境大提升”專項行動,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形成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希望廣大民營企業家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涵養家國情懷,勇擔社會責任,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打造更多現代化企業和世界一流企業,為廣州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孫志洋強調,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錨定“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廣州”目標和建設中心型世界城市愿景,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讓廣大民營企業專注發展、更好發展,讓廣大民營企業家專心發展、更快成功。要以營商環境改革牽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始終與民營企業家、民營企業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改革的勇氣銳氣,再造民營經濟新輝煌。要深入推進干部作風大轉變,真正把民營企業家當自己人,把企業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全力支持企業做大做優做強,推動城市與企業相互賦能、彼此成就。
會上,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負責人分別解讀我市惠企政策,發布“穗@i企”一站式服務平臺,介紹《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
300家民營企業、20家金融機構、20家商協會及個體工商戶代表,市委常委、副市長,市檢察院檢察長,市委有關部委、市直有關單位、市有關人民團體、市屬國企、駐穗有關單位以及各區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等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