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振興老字號品牌 培育消費新場景
1月24日上午,政協第十四屆廣州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舉行大會發言。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主席團成員及全體政協委員出席會議。市委副書記陳向新,市委常委、副市長邊立明應邀參加會議,聽取委員意見建議。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主席團常務主席于欣偉主持會議。
會議安排14名委員作發言。
市政協委員、民革廣州市委員會婦青委副主任龔元:
提升廣州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隱形冠軍’企業的挖掘、培育與壯大,對我國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形成先進產業集群、強化產業鏈薄弱環節產生了重大推動作用。”龔元代表市民革在大會發言時表示,壯大廣州“隱形冠軍”企業群, 是煥發企業創新主體活力、完善創新生態、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的重要舉措。
龔元建議,未來,廣州應完善“隱形冠軍”企業的遴選與培育機制,針對不同階段的企業實施差異化、精準化扶持,推動更多企業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同時整合廣州科技 “小巨人”“小升規” 等系列企業政策,使之延伸適用于“隱形冠軍”企業培育。
市政協委員、民盟廣州市委員會副主委、黃埔區副區長徐丹:
搭建國際氫能產業高水平科研平臺
氫能已成為我國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徐丹代表市民盟在大會發言表示:“廣州是全國較早發展氫能產業的城市,目前集聚了50多家氫能企業,打造了黃埔‘氫谷’等一批平臺載體,形成了一個‘小而全’的產業鏈條。”
為加速廣州打造全球氫能產業高地,徐丹建議,搭建國際氫能產業高水平科研平臺,引進一批在國際氫能源領域有影響力的科研團隊,建設氫能源院士工作站,并集中開展在有關核心領域的技術攻關、應用技術研究。
徐丹建議,加強氫能在全產業鏈中的檢測認證、安全監管、質量監督、標準規范研究,在廣州建立國家級氫能安全重點實驗室,強化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質檢檢測和性能認證,積極主導構建氫能能源安全標準體系。
市政協委員、華新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方頌:
建立老字號品牌轉讓交易制度
作為千年商都,廣州在吃、穿、住、醫等各消費領域有著豐富的老字號品牌。如今,有的老字號仍在發展,有的退出歷史舞臺,我們該如何振興廣州老字號,助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建立老字號品牌轉讓交易制度,推動產權有效流動。”方頌代表市民建、市政協經濟委發言時表示,對于知名度高、影響力大、市場廣闊的老字號品牌,建議將品牌作價注入經營主體公司,形成完整經營能力,推動并購、上市;對于有一定知名度、市場潛力較大,但經營一般或困難的老字號品牌,建議將品牌作價注入經營主體,引入社會資本混改,確有投資能力的可試點做大股東,并約定品牌投入金額或者業績承諾。
方頌建議將振興老字號納入廣州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扶持老字號商品進機場、進高鐵、進免稅店、進社區、進景點,滿足日常生活、返鄉探親、商務往來等消費需求。
市政協委員、民進廣州市委員會副主委、增城區政協副主席鄧靜紅:
培育消費新場景 提升城市時尚氛圍
“引入特色化周末集市和街頭藝人表演,招引一批高端商業綜合體,引進一批時尚媒體團隊,布局建設一站式潮玩集聚區,培育城市音樂節品牌‘廣州花城音樂節’。”圍繞當下年輕人喜愛的消費場景,鄧靜紅代表市民進發言時表示。
鄧靜紅說,目前廣州時尚產業基礎深厚、優勢突出,在時尚制造、消費力和宣傳展示方面已形成優勢和影響力,但在時尚場景培育上還存在短板。
她建議,制定新場景培育方案,提升城市時尚氛圍,通過打造潮流地標、促進高端消費,豐富展覽慶典、布局潮流活動,培育“美在花城”“買在廣州”“賞在花城”“樂玩廣州”新場景。
市政協委員、廣東國智律師事務所管委會主任朱天芳:
打造科創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鏈
“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發布的《2021年中國城市科技金融發展指數》,廣州排名首次超過杭州,由全國第五上升至全國第四。”廣東國智律師事務所管委會主任朱天芳代表市農工黨發言。她表示,廣州排名的上升體現了廣州近年來不斷創新科創金融工具、金融政策與金融服務,提升金融服務創新驅動戰略的能力和水平。
如何進一步滿足廣州及整個大灣區科技創新發展對金融服務的需求?朱天芳建議,打造科創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鏈,提升國有金融資本服務科技創新的能力,加快完善科創金融組織體系,大力創新科創金融產品服務,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科創企業發展,建設科創金融要素交易市場,建立科創金融風險防范機制。
市政協委員、廣東南國德賽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劉紅麗:
建議加快籌建國家珠寶玉石交易所
劉紅麗代表市致公黨、市工商聯上臺發言,建議推動珠寶首飾產業數字化轉型,依托廣東省珠寶玉石交易中心和廣州鉆石交易中心的優勢,加快籌建國家珠寶玉石交易所,賦予珠寶產業文化傳承力量。
劉紅麗建議,以廣州國資委控股,吸引寶石原產地礦主和龍頭企業參與,將廣州打造成可以提供從原料采購、設計起版、規模生產、網上銷售全流程服務的珠寶制造之都、產業之都、定制之都。同時,統一品檢標準和標識,做好知識產權保護。
劉紅麗還建議,利用好本地直播帶貨平臺,打造好一支本土網絡帶貨服務團隊。依托番禺大羅塘珠寶小鎮等特色小鎮和抖音電商直播基地,規劃建設展示中心、貿易總部基地、珠寶設計中心、國際珠寶設計學院。
市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廣州市委員會副主委、黃埔區政協副主席馬勁軻:
把廣州打造成國內頂尖的疫苗開發中心
馬勁軻代表市九三學社、市民建、黃埔區政協上臺發言,建議充分運用多種新型疫苗技術,做好研發及生產儲備。
馬勁軻建議,要加強疫苗產業整體謀劃,營造一流的產業要素,建立市區聯動機制,成立專業服務部門,積極發揮國資作用。同時,支持黃埔區作為發展疫苗和生物安全產業的試點區域,把發展疫苗及治療藥物產業作為提升生物安全治理能力的重點工程,力爭把廣州打造成國內頂尖的疫苗開發中心。
在疫苗產業整體謀劃方面,他建議盡快規劃建設1~2個成片開發的疫苗及生物安全產業園區,大力引進國內外高質量疫苗研發企業落地生產,加快威斯克疫苗等項目建設及投試產,把疫苗研發及生產作為全市“一號工程”重點推進。
市政協委員、市第二十三中學副校長陳以怡:
建議專業機構形成電子病歷為老年人服務
陳以怡代表市臺盟、市政協教科衛體委發言,建議切實加強老年人健康教育,抓緊出臺老年人健康管理地方性法規政策和制訂老年人健康發展綱領性文件;加強健康教育專業機構三級網絡建設;打造政府托底、市場運作的多元老年人健康教育運作體系;建設老年人沉浸式健康生活方式體驗示范場館和探索以社區為單位的病友陪伴式和家人陪伴式健康教育模式。
“醫療保險行業加大在人群健康教育方面的投入能實現多方共贏的結果。”陳以怡建議,鼓勵社會健康產業及醫療保險公司加大對人群健康教育的資金和人力投入,政府可采取購買服務的模式鼓勵商業型醫養融合、體醫融合等社會健康產業參與老年人健康促進和健康教育工作。專業機構可將老年慢性病患者、失能患者的診斷記錄、運動處方、康復記錄等形成電子病歷以指導社會機構為老年人提供科學的個性化服務。
市政協委員、市體育局副局長林燕芬:
建議打造“網紅爆款”體育項目
林燕芬代表市政協教科衛體委上臺發言,建議聚焦體育發展戰略,加快體育消費結構優化升級,結合熱點打造“網紅爆款”體育項目。
林燕芬認為,目前,廣州體育消費市場成熟,建議在繼續激發傳統體育項目消費帶動基礎上,發揮“時尚+體育”的優勢,針對特定群體細分體育消費突破點,如深受高凈值群體喜愛的冰雪、馬術、帆船、攀巖等項目。同時,結合熱點打造“網紅爆款”體育項目。“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創新實施‘輪轉冰’,全面推進輪滑運動向冰雪運動轉化,增加冰雪場地設施供給,推動冰雪運動進校園,帶動冰雪產業發展。”
此外,她建議以香港賽馬會從化馬場為龍頭,大力發展速度馬術比賽活動,推動穗港賽馬經濟圈建設;充分發揮南沙濱海新城、灣區門戶樞紐地位,進一步升級打造帆船運動名片,舉辦更多大眾化、體驗式的水上運動項目。此外,以2025年粵港澳全運會為契機,爭取開、閉幕式和更多體育賽事活動舉辦,提升廣州城市影響力。
市政協委員、致公黨廣州市委員會副主委、天河區政協副主席岳朝陽:
引導投融資朝數字創意產業流動
“近十年來,得益于優良的營商環境、成熟的產業配套、精準的政策引導,廣州市數字文化創意產業憑借著在數字內容的突出優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岳朝陽代表市致公黨、天河區政協發言。
岳朝陽介紹,據統計,2020年,廣州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2822家,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營業收入4026億元。
廣州文化產業已有良好基礎,下一步如何做大做強?岳朝陽建議,創新“鏈長制”工作推進體系,打造產業鏈協同發展生態體系,強化招商和穩商工作主體責任,培育和扶持數字文化流量平臺,加強數字內容創意,完善廣州市投融資體系,做好投融資對接服務,引導投融資朝數字創意產業流動。
市政協委員、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長林冠男:
大力發展廣州文博創意產業
廣州是聞名世界的歷史文化名城,如何做大做強廣州的文博創意產業呢?市政協委員、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長林冠男代表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發言時表示,廣州文博系統文創產品市場開發潛力巨大。
她表示,廣州可將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納入專項建設資金和各級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和服務范圍,納入文化產業投融資服務體系支持提供支持,落實文創資金投入、文創收入返還、文創人才引進、使用和激勵等方面的辦法和機制。
市政協委員、南方軟實力研究院副院長譚國戩:
推進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
如何讓電動自行車充電更加安全呢?譚國戩代表市政協社會法制民族宗教委員會對此問題發言。
譚國戩建議,完善建設規劃及技術標準,在新建或改擴建公共場所時規劃配建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場所和充電設施;通過加強驗收、監督和檢查確保設施不被更改用途或停用;強化充電設施維護監管,提高其消防安全設防等級;強化充電安全教育,在全市開展“隨手拍”投訴電動自行車違規上樓、違規入戶、違規充電活動,廣泛發動市民強化監督,推廣智能識別電動自行車進入電梯、樓道設備,強化違法違規充電行為處罰整治。
市政協委員、廣東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副會長曹志偉:
精準化制定“三孩”配套支持政策
曹志偉代表廣州市政協城建資源環境委員會發言。他說,育齡人群面臨著教育、住房、醫療等一系列壓力。
曹志偉說:“為了幫助他們擺脫生育的后顧之憂,有關部門需要盡快研究并推出相關政策,加快配套設施建設,解決全面放開 ‘三孩’的社會問題。”
他建議,將不孕不育治療、輔助生殖醫學檢查、治療等相關費用按比例納入醫保范疇,降低家庭生育負擔。并出臺更多獎勵生育政策,降低生育家庭經濟負擔。如設定統一的定額扣除標準,將0歲~3歲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加大公辦普惠性托育幼教機構的建設力度,減輕生育家庭照護幼兒負擔,釋放勞動力。“‘三孩’時代,需要引入政府與社會的支持力量來降低家庭的照護幼兒負擔。”曹志偉說。
市政協委員、霍英東集團副總裁、香港廣州青年總會主席霍啟文:
繼續深化穗港青年交流
霍啟文代表廣州市政協香港地區委員發言。他表示,大灣區有更廣泛的行業、更多的工作職位和晉升機會、更寬松的居住環境,收入增長快,生活成本優勢明顯。“廣州與香港地域相近、風俗相似、文化同源,理應成為最受香港青年歡迎的生活落腳地、學業創業園。”霍啟文說。
他建議,廣州市相關部門為求學廣州的港籍中學生爭取更多就讀內地高校的優惠政策,如相應配套增加保送名額等。“建議由兩地社團組織活動,利用假期校園閑置的空檔,開設香港學生夏令營、冬令營等游學班等。”他表示。
“穗港地域相近、語言相通,對香港青年人才的吸引力是內地其他城市無法相比的。廣州應利用好南沙自貿片區優勢,可在自貿片區范圍內對香港青年試行某些優惠政策,如拓寬青年優才界定范圍等。”霍啟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