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搶占經濟制高點
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24日上午,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辦,新華網承辦的“經濟活力看廣東?轉型升級”網上主題采訪報道活動正式啟動。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歐陽衛民出席該活動廣州站媒體見面會,介紹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他表示,近年來,廣州市基本建立起以服務經濟為主體,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互動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2016年,廣州將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貿易中心、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和國家創新中心城市建設。
廣州去年消費、投資、出口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歐陽衛民介紹說,2015年,廣州市經濟保持穩定增長,積極應對新常態下增速換擋、結構優化、動力切換的階段性變化,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4%,消費、投資、出口三大需求均保持兩位數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932.96億元,其中限額以上網上商店零售額增長62.1%;固定資產投資5405.95億元,其中工業技改投資大幅增長51.7%。城市環境不斷完善,城市整體布局規劃建設全面鋪開,粵劇藝術博物館等一批科教文衛和政法養老設施建成使用。民生福祉持續提升,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6.6%用于民生和各項公共事業,完成年度十件民生實事,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新館和13個兒童公園建成開放。
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工業比重達45%
歐陽衛民說,廣州市采取一系列重要舉措,積極搶占經濟制高點,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取得重大進展。2015年廣州經濟的發展質量效益明顯提升,有效防范化解了財政和金融風險,工業繳納國稅和地稅合計1393.81億元,同比增長3.5%。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1.26︰31.97︰66.77。形成9個千億級產業集群,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工業比重45%,全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創新驅動發展加快推進,出臺“1+9”科技創新系列政策,落實財政科技經費和孵化器雙倍增計劃,財政科技支出71.7億元。廣州的國家級優秀孵化器數量(7家)居全國城市首位,工業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達8420.56億元,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增長37.7%和44.4%。
南沙新設企業去年增長320%
歐陽衛民介紹,廣州開放合作全力提升,去年新增15條國際班輪航線、10個內陸無水港或辦事處。南沙新設企業增長320%。打造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跨境電商服務試點等14個開放型經濟平臺,跨境電商進出口67.5億元,增長3.7倍。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動態調整31項行政審批備案事項,清理106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全面實施“三證合一、一照一碼”。規模以上民營工業實現總產值4461.80億元,小微企業完成工業產值4429.84億元,分別增長8.2%、10.5%。
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9%
有記者問到廣州金融業發展情況,對此歐陽衛民做了具體闡述。他表示,近幾年廣州金融業的增速一直高居各行業首位。現代服務業的增速越來越快,證明了廣州的轉型升級是很成功的,發展方向是正確的。廣州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從2011年的6.9%提高到2015的9%,金融業從業人員每年新增8千到1萬人,金融業稅收收入從2011年約195億元增加到2015年347億元,本外幣存款和貸款余額從2011年至今分別增加了1萬億元以上。
歐陽衛民分析,金融業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廣州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也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對金融業的重視。廣州出臺了金融高層次人才、金融機構獎勵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營造了良好的金融發展軟環境。廣州有意識地發展民間金融,建設全國首條民間金融街,建成社區金融服務站515家、農村金融服務站83家。廣州大力推進資本市場建設,近年來上市公司數量增加了約1倍,上市公司的增加意味著很多的資本金被吸引到了廣州,這是實打實的招商引資,初步估計累計融資額接近3000億。成立了廣州股權交易中心,短短幾年已經有3114家企業在股交中心掛牌融資。廣州去年還新增了兩家臺灣地區的銀行,以及中郵消費金融公司、珠江金融租賃公司等一批金融機構。
歐陽衛民說,穩定靠財政,發展靠金融。現在市、區兩級的基金發展非常迅速,通過1到2年的時間,將地方政府主導基金發展到2000億的規模,將極大解決廣州產業發展所需的資金問題。廣州金融業相對來說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如果繼續抓緊抓實,廣州產業轉型升級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編輯:曾蔚;審發:陳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