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示13種非法集資詐騙新形式
“代理炒股”“包賺不賠”、海外投資……這些都可能是披著高額回報“外衣”的非法集資!21日,“社會集資那些事:風險與法治”廣州特展在廣東恒源博物館舉辦,廣州市副市長蔡朝林出席開展儀式并觀展。展覽再現了國內外重大的非法集資詐騙案件,并總結展示了13種新的詐騙伎倆,有利于提高市民防范非法集資意識。展覽將持續到明年4月份,免費向公眾開放。
展覽持續到明年4月
由中國金融博物館聯合廣州市人民政府等聯合舉辦的“社會集資那些事:風險與法治”廣州特展在廣東恒源博物館開展。廣州特展是中國金融博物館發起的“社會集資那些事:風險與法治”全國巡展第九站。
中國銀監會原副主席郭利根、廣州市政府副市長蔡朝林共同啟動了“社會集資那些事:風險與法治”開展儀式。
廣州市副市長蔡朝林強調,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社會資金需求旺盛,民間金融發展迅速,在各類社會集資蓬勃興起的同時,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多、一些企業融資緊張、不法分子借機活動猖獗等各種因素影響,非法集資問題日益凸顯,形勢日趨嚴峻,防范打擊非法集資刻不容緩。
展覽從金融與社會集資簡史到非法集資的產生發展,再到社會集資的金融監管及重大案例,既能讀到金融歷史發展的脈絡,也能看到在我國非法集資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與發展。展覽中還展示了多個重大非法詐騙集資案件,讓參觀者從中發現汲取知識和力量,從而正確、有效地辨識、防范非法集資活動。
“社會集資那些事:風險與法治”全國巡展,自2016年4月開展以來,先后已在沈陽、天津、北京、常熟、上海、寧波、貴陽、鄭州、廣州九個城市展出,社會反響巨大,吸引數萬名市民,累計吸引超過25萬人參觀。據悉,本次廣州特展在越秀區應元路32號廣東恒源博物館的展出,將持續到2017年4月21日,歡迎各界人士前來參觀。
(編輯:王濤;審發:梁文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