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1日,廣州市政府辦公廳向媒體發布了2017年市十件民生實事落實情況。至2017年底,廣州市十件民生實事已全部完成。
廣州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每年年初將辦理十件民生實事納入《政府工作報告》,向市民作出公開承諾,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2017年1月市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辦好十件民生實事”,包括加大食品抽查力度、加強就業幫扶、提高養老服務水平等10個方面。市委書記任學鋒、市長溫國輝多次對辦好十件民生實事作出批示指示,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分別聽取了民生實事辦理進展情況匯報,并提出明確要求,作出具體部署。市政府辦公廳牽頭對任務進行了分解交辦,將民生實事辦理情況作為重要督查事項,定期督促檢查,針對難點問題及時提請市領導協調解決。各牽頭單位制定了工作方案,細化分解任務,明確時間節點,確保工作落實和辦理效果。在全市各級各部門的通力協作下,至2017年年底,市十件民生實事已全部完成,部分指標超額完成。
根據市十件民生實事辦理工作程序規范,市有關部門于2017年下半年開展了2018年市十件民生實事遴選工作,在廣泛征集社會各界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經綜合分析和優化完善,形成2018年廣州市十件民生實事,列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交11日召開的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審議。市政府將根據會議審議意見完善民生實事內容,認真部署、精密安排、加強督辦,全力抓好2018年市十件民生實事的落實。
附:
2017年廣州市十件民生實事落實情況
一、加大食品抽查力度
牽頭單位:市食品藥品監管局。
完成情況:對主要消費食品門類抽檢28340批次,超額完成年度任務(26000批次);完成全市300家農貿市場快檢能力建設,累計對肉菜魚等主要農產品快檢66.9萬批次,檢測結果在現場公示,超額完成年度任務(60萬批次)。
二、加強就業幫扶
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完成情況:1.加大對困難就業群體幫扶力度。2017年,共幫扶11.73萬名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完成年度任務(6萬名)的195.5%;新增1868名殘疾人就業,完成年度任務(1500名)的124.53%;新增殘疾人就業培訓1867人,完成年度任務(1800人)的104%。落實勞動力技能晉升培訓補貼政策,全市全年共資助勞動力技能晉升培訓4.85萬人次。2.加大幫扶力度。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3.35萬人,完成年度任務(20萬人)的166.75%;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4%(年度目標為控制在3.5%以下)。全市全年組織創業培訓4079人次。
三、提高養老服務水平
牽頭單位:市民政局。
完成情況:1.完善公辦養老機構的兜底功能。全市已投入運營的市、區兩級公辦養老機構床位共5375張,其中護理型床位4191張,占比達到77.97%(年度目標為70%)。
2.拓展平安通對社區居家養老的智能服務。已資助77369名(年度目標6萬名)60周歲及以上的失能老年人及80周歲以上老年人使用平安通,免除個人平安通基本服務費。
四、做好母嬰室建設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牽頭單位:市婦聯、市衛生計生委分別牽頭。
完成情況:1.加快推進重點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各區母嬰室建設工作穩步推進,共建成203間母嬰室(年度任務150間以上)。已命名47間公共場所母嬰室示范點(年度任務30間)。2.確保疫苗安全。印發《廣州市開展疫苗冷鏈溫控項目實施方案》,各區按計劃推進疫苗冷鏈溫度監控系統建設。目前,全市11個區疾控中心、250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預防接種單位、128個產科預防接種點的疫苗運輸、儲存冷鏈100%安裝了疫苗冷鏈溫度監控系統,順利完成全年目標。3.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從人均50元提高至人均60元,補助經費由市財政轉移支付到各區統籌使用。
五、防范打擊電信網絡詐騙
牽頭單位:市公安局。
完成情況:1.加強反電信網絡詐騙。全市電信詐騙案件立案同比下降45.5%;電信詐騙案件破案同比上升85.9%;刑拘電信詐騙嫌疑人同比上升30.9%;逮捕電信詐騙嫌疑人同比上升15.9%。提醒、勸阻潛在被騙群眾4.4萬多人,共封停涉案電話號碼810個,開展面對面宣講活動160多場次,派發防詐騙宣傳資料100多萬份,發布防詐騙宣傳信息500多期。全市共梳理涉電信詐騙案件可實施原路返還資金有300多筆,共計2000多萬元。已成功返還231筆,返還金額1971萬元,另有115筆涉案資金已經公安機關審批手續移送相關銀行按程序辦理返還。2.打擊偽基站。市反詐中心充分利用自主購買的“麒麟”偽基站檢測系統組織全市開展打擊“偽基站”工作,抓獲8批次共13名“偽基站”違法犯罪人員,繳獲“偽基站”設備8套,作案車輛6臺。全市每天活動的“偽基站”設備下降至2臺以下,發送垃圾短信下降至100條以下,同比大幅下降98.5%。3.強化視頻巡查。依托各級共300多個公安視頻監控中心,加大對重點部位、案件高發部位等的視頻監控,與實兵巡邏聯勤聯動,發現異常情況及時組織警力處置。
六、完善公共交通建設和智能化改造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交委、市公安局分別牽頭。
完成情況:1.加快推進軌道交通建設。八號線北延段(鳳凰新村至白云湖)土建工程累計完成50%;廣佛線燕崗至瀝滘段土建工程累計完成82%;十四號線一期土建工程累計完成87%;二十一號線土建工程累計完成77%;十一號線土建工程累計完成接近5%。四號線南延段、九號線一期、十三號線首期、知識城線已于2017年12月28日開通試運營。地鐵18號線、22號線已于10月30日開工,13號線二期已于12月26日開工。2.新增及優化公交線路。已累計優化調整及新開公交線路61條(其中,調整線路52條、新開線路9條),進一步提高市民出行服務水平,超額完成年度任務(新增及優化30條公交線路)。3.擴大中心區自適應協調信號控制范圍。全年已完成26個點位的信控路口SCATS化(自適應協調信號)改造,完成目標任務(25個)的104%。UPS(不間斷電源)改造方面,已經完成50個點位的安裝調試,整體完成率100%。推進相關路口改造,實現中心城區SCATS覆蓋率達到82%(年度任務要求覆蓋率達到80%),通過有效維護設備,交通信號設備總體正常率維持在97%—99%之間(年度任務要求達到95%)。
七、加強住房保障
牽頭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委。
完成情況:基本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16274套(市本級14313套,各區1961套),新增發放住房租賃補貼2224戶,超額完成目標任務(500戶);新開工籌集棚戶區改造住房5772套,完成目標任務(5000套)的115.44%。
八、下大力治理城市環境
牽頭單位:市水務局、市環保局分別牽頭。
完成情況:1.推進黑臭河道治理。國家督辦的35條黑臭河涌涉及的77個整治項目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35條黑臭河涌已通過第三方評估,達到初見成效要求。已完成18個內澇點整治。石井凈水廠已按照省、市考核時間試通水運行。全市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9.05萬噸/日,超額完成新增處理能力15萬噸/日的任務。已完成150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人口94萬,新建處理設施收集率達85%。2.有效控制油氣污染。已全面完成對全市在用545座加油站、13座儲油庫油氣回收系統評估和整改工作,有效控制油氣污染。
九、落實好文體惠民工作
牽頭單位:市體育局。
完成情況:1.繼續增加向市民免費或優惠開放的社會體育場館。已完成第五批社會場館招投標,新增健身項目,增加80個社會場館經營單位入圍。目前,上線“群體通”社會場館達到360家,已完成全年任務目標。2.健身路徑方面。全市已建成310條健身路徑,超額完成全年任務目標(300條)。
十、增加基礎教育供給和提升學生體質體能
牽頭單位:市教育局。
完成情況:1.繼續加強學前和義務教育師資建設。評定廣州市基礎系統教育專家工作室主持人10名、名校(園)長工作室主持人50名、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337名,同步建立工作室,充分發揮教育領軍人才的示范引領作用。推進基礎教育系統新一輪“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確定教育專家培養對象75人,名校(園)長培養對象90人,名教師培養對象791人,啟動培養工作。采用學區化、集團化、師范生實習支教、九年一貫制等多種形式,促進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啟動“區管校聘”試點工作,遴選確定增城區為“區管校聘”市級試點區。2.全面提升學生體質體能。越秀區豪賢路小學等140所學校被評定為“2017年廣州市校園足球推廣學校”。全市申報體育衛生基礎設施升級改造項目2474項,已完工2262項,完工率91.43%(年度目標為90%)。904所學校達到體育特色一校一品(年度目標為800所)。全市90%的中小學食堂制定膳食營養食譜,學生膳食營養和食品安全知識知曉率達到85.11%(年度目標為85%)。印發《廣州市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計劃(2017—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