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201 9 - 03 - 04 15:0 2
各位網友,大家好!這里是南方網政直播嘉賓訪談,我是主持人申晨。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的部署要求,以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目標,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進行全流程、全覆蓋的改革, 2018年4月中旬,《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的通知》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2018年改革工作安排》分別將廣州市列為國家和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雙試點”城市。廣州市作為試點地區,于2018年8月份印發《關于印發廣州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過程全覆蓋改革。一般市民群眾可能認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與自己的日常生活好像沒有太多的關系,關注了解不多,但其實這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一個高效、便捷、透明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一方面有利于各種民生工程,比如說道路、橋梁、醫院、學校、公園等等能夠早日建成投入使用,盡早地惠及市民群眾,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吸引更多企業到廣州來投資開發,促進就業,助力廣州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主 持人:201 9 - 03 - 04 15: 03
今天,廣州市政府門戶網站和南方網聯合邀請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齊懷恩、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審批管理處處長(掛職市城市規劃自動化中心書記)夏利芬、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處長陳嘉強和電子政務服務中心副主任鐘銘來到我們的訪談室,與網友一起來聊一下廣州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的情況,歡迎各位嘉賓。
去年4月,廣州市被列為國家和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雙試點”城市。請齊局長給我們介紹一下這項工作的背景情況,這次改革的主要思路和目標是什么?
齊懷恩 :201 9 - 03 - 04 15:04
下面我簡單地給網友們介紹一下這次行政審批改革主要思路和目標,以及一些背景。
大家都知道,這次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安排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工程建設審批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各個環節非常漫長,我們廣州一個政協常委曾經列出了一張長達4.8米的示意圖,介紹了我們從立項到驗收的漫長過程和環節。確確實實,從立項到竣工驗收歷經多個部門審批,所以說持續時間比較長,這次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從五個方面進行改革,這五個方面就是“減、放、并、轉、調”。“減”就是要減少一些環節,因為現在一些環節確實是比較冗長;“放”就是要放一部分審批權到區里去,這樣(可以)提高效率;“并”,我們現在的行政審批有一些環節采用的是串聯,串聯就把時序拉長了,我們這次的“并”就是盡量把“串聯”改成“并聯”;“轉”就是要轉方式;“調”就是調環節,有一些環節有些材料可以放到后邊去要,然后通過容缺審批或者是承諾制來進行提速,通過這樣把我們的效率提起來。國務院要求是要把行政審批時間壓縮到120天,廣州的目標,社會投資是50天,政府投資是90天,所以說廣州的審批改革是進入到“50/90”的模式。這是背景和目標。
主持人:201 9 - 03 - 04 15: 09
時間幾乎壓縮了一半。
齊懷恩:201 9 - 03 - 04 15: 10
國務院要求是120天,我們在國務院的基礎上又進行了壓縮,體現廣州速度。
主持人:201 9 - 03 - 04 15: 10
據了解,這次試點工作也是由市住建局來作為牽頭部門,請問一下現在的總體工作進展怎樣了?
齊懷恩 :201 9 - 03 - 04 15: 10
從去年4月份廣州正式啟動行政審批改革試點這項工作,在8月份我們就通過市委市政府的審議和審定,印發了《廣州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實施方案》,也就是政府的12號文。在這個方案里面,對整個改革工作進行了分工,并對落實的工作和內容、時限進行了要求,試點方案下發之后,住建局(原建委)、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原政務辦),還有原來的國規委,現在叫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主要是我們這三家來牽頭做這項工作。
齊懷恩 :201 9 - 03 - 04 15: 12
根據這個分工,先是制定了一個大的實施方案,后來在此基礎上按照“五個一”的要求和目標,對整個流程進行了再造,這“五個一”就是:“一張藍圖”,因為原來廣州有比較好的基礎,我們國規部門有“三規合一”的基礎;“一個窗口”,政務中心這邊通過一個窗口進行收案;“一套機制文件”,我們也制定了一個總體的改革方案和一系列配套文件;“一套表單”、“一個系統”。目前來講“五個一”的審批體制已經基本建成,我們的審批系統(信息系統)已經上網,并進行了案例的實際審批,目前來講我們已經審批了一些案,已經上呈國家,和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對接,目前來講我們整個改革取得了一個初步的成果,當然改革是永遠在路上,一些環節在運行過程中發現有缺憾,我們將不停地進行調整和改革,爭取讓整個改革達到時效要求。
主持人:201 9 - 03 - 04 15: 14
據我了解,在這項改革工作中亮點很多,比如說《實施方案》中提出了建立“多規合一”管理平臺,并依托平臺對意向選址開展規劃符合性論證。請問平臺建設工作進展如何?有哪些規劃納入平臺?廣州市如何依托“多規合一”平臺統籌項目落地實施?
夏利芬: 201 9 - 03 -0 4 15: 14
由我們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牽頭建設的廣州市“多規合一”管理平臺目前已經建成,在去年的9月份就已經向全市的市直部門、各區政府和部分重點企業開放試用。平臺也實現了跟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的工程建設項目聯合審批平臺、市發展改革委的項目信息化平臺、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的電子證照管理系統、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的聯審決策系統等系統的對接。目前平臺共享的信息主要包括各部門的規劃、計劃、現狀和審批數據。平臺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統籌項目落地實施:
一是建立項目策劃生成機制,用“一張藍圖”引領政府投資項目三年滾動計劃和年度政府投資項目計劃項目庫的制定。通過“多規合一”管理平臺開展項目合規性論證并征求相關部門意見,打通項目建設供給側和需求側的通道,保障項目落地。
二是開展業務協同。各部門通過平臺進行業務協同,改變“文來文往”,實現扁平化、智能化的信息交互,提高決策效率推動項目落地。
三是全過程服務重點項目。在“多規合一”管理平臺為省、市重點項目建立空間信息臺賬,動態跟進項目審批進展,并進行統計分析;主管部門、業主單位和審批部門可在平臺實時進行業務協同,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的拆遷安置、規劃協調、建設資金等問題。
四是監測評估。通過數字化和可視化手段,定期監測評估,實時掌握與分析規劃指標的一些動態,自動生成規劃實施評估報告,來進行糾偏預警。
主持人:201 9 - 03 - 04 15: 17
我了解,除了多規合一的管理平臺創新,在審批機制方面也有一些新的舉措,請陳處來為我們介紹一下。
陳嘉強:201 9 - 03 - 04 15: 18
這次在審批機制方面的改革主要是兩方面,主要是按照住建部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改革領導小組的要求,主要是兩個,一個是“一窗”受理,一個是聯合審批。“一窗”受理,我們廣州市是有基礎的,在2016年我們已經把市級大廳工程建設類的200多項業務納入了“一窗”服務,政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按照標準化的受理清單進行受理,我們每一個窗口都可以辦200多項建設工程口的業務,就改變了過去進一個門辦所有事到一個窗辦所有事。這次改革我們是充分發揮了“一窗”的優勢,以措施更實、效果更好、企業辦事更方便作為改革的出發點,我們建立了工程建設項目聯合審批的工作機制,編制印發了《廣州市工程建設項目聯合審批辦法》,實行多事項的聯合辦理,廣州市的特點,除了在固定的階段按照固定的組合進行受理之外,還可以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以及需要在同一個階段內實現不同事項的聯合辦理,我們可以說是為政務服務后續的改革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和源源不斷的改革紅利。
主持人:201 9 - 03 - 04 15: 20
其實說到工程改革,用地這個事情是肯定繞不過去的,廣州市的實施方案里提到了“用地清單制”,請齊局來跟我們說一說“用地清單制”能給企業帶來什么樣的好處。
齊懷恩:201 9 - 03 - 04 15: 20
我簡單介紹一下什么叫“用地清單制”,原來企業在招牌掛拿到土地之后,后續企業還要辦很多事情,比如說環評、地質災害性評價、地質危險性評價、文物普查、管線遷改、綠化遷改。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他拿到這塊地,如果涉及到文物的話,可能這個地就沒法開發,甚至要停止開發。涉及到一些綠化遷移改,涉及到一些古樹名木的話,這個也要拖很長時間,包括管線。所以說,一個企業拿到地以后,遇到很多問題他自己解決不了的,還要倒頭去找政府,這樣就影響了土地的開發,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很多的麻煩。現在“用地清單制”就是在政府出讓土地之前,這些事情統統地由政府的土地收儲部門把它搞清楚搞明白,把這些問題解決了,真正地把凈地交給人家,人家拿到土地以后能夠立即開發建設。這樣的話,等于說政府在土地供給之前就要做好所有的服務,構造一個很好的營商環境。
主持人:201 9 - 03 - 04 15: 23
這就給企業吃了一個定心丸。
齊懷恩:201 9 - 03 - 04 15: 23
是,有的企業拿到以后它干不了,假設遇到文物的話可能一拖幾年,人家也交了土地出讓金,也有項目要進來,但是就是搞不成,這樣的話,政府把前面的問題全部解決掉它,企業就沒有任何困難地進來,拿到土地。
主持人:201 9 - 03 - 04 15: 24
建設單位在辦理建設工程項目審批手續過程中,涉及到國土規劃審批事項比重較大、占時較多,在國土規劃領域中為群眾辦事打造“快車道”、實現“少跑腿”,我們實現了哪些減證便民、加快審批辦理、減少審批環節相關的改革措施?
夏利芬:201 9 - 03 - 04 15: 24
我們采取了幾個方面的措施。
一是推行并聯審批。我局會同市發改委、市住建局等行業主管部門共同推行立項用地規劃許可階段并聯審批,實行“一份辦事指南、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完成多項審批”的審批模式,提供了兩個并聯審批組合方案供建設單位選擇。其中A組合并聯了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核發、建設項目用地預審、項目建議書審批、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基建工程及特許經營項目招標方式和招標范圍核準、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核發等6個審批事項,實現審批時限壓縮超過80%,申請材料精簡超過40%。B組合除了上述6個事項外,還增加了初步設計(概算)批復事項。
二是精簡政務服務事項申報資料。第一批共計精簡政務服務中62個事項共185項申報資料,精簡比例達30%以上。比如說,像身份證復印件,還有廣州自己出的營業執照,這些不需要企業來提交了。對于我們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歷史上核發的一些批復文件,以前可能有一些還需要申請人提供復印件,現在一律不要求他提供了,他提供個文號我們自己內部核查;還有,比如說像過去我們要求建設單位要提供他蓋章確認的現場照片,這一些我們梳理了一下,覺得沒有法定依據,也都給刪減了。
三是對政府投資項目免費提供地形圖和地下管線圖。目前已完成向政府投資項目免費提供地形圖和地下管線圖183宗。
主持人:201 9 - 03 - 04 15: 26
在審批方面我們還打造了一個工程建設聯合審批的平臺,鐘主任,請問這個平臺有些什么特點?
鐘銘:201 9 - 03 - 04 15: 26
廣州市的工程建設聯合審批平臺,是按照“一個系統,統一管理”的原則,以“統一入口、統一支撐、統一標準、統一數據”為技術核心,充分利用了廣州市“一窗”綜合受理平臺和信息互聯互通的現有成果,整合了網上申報、綜合受理、聯合審圖、多規合一、信用監管、中介服務等系統應用,搭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流程全覆蓋”的聯合審批平臺,實現了國辦發〔2018〕33號文所要求的平臺功能。
目前,全市11個行政區和空港經濟區均使用這個平臺,全市所有審批機構、審批事項、審批流程都是全流程在這個平臺上進行,實現了工程建設聯合審批體外無循環,項目審批全流程監督和管理,同時也大大減少了建設單位的材料提供,提高了聯合審批的效率,有效地支撐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落地實施。
主持人:201 9 - 03 - 04 15: 27
作為老百姓,要正常使用住宅或者商鋪,肯定離不開水、電、氣等市政公用服務,齊局能否給我們介紹一下這次改革在這方面帶來了哪些便利?
齊懷恩:201 9 - 03 - 04 15: 27
大家也可能在現實當中看到,有些樓已經封頂了,內部裝修也搞完了,但是遲遲不能投入使用,其原因就是水、電、氣還沒有接駁進來。水、電、氣原來改革之前是在竣工驗收以后才進行水、電、氣的報裝,它有一個時間差。本次改革房子在建筑方案階段就允許他們進行水、電、氣的報裝。大家都知道,水、電、氣報裝的時候,水、電、氣它都要提供容量給你,比如說我電要接入,你要有報裝容量,我在什么地方給你從哪個變電站接入;我的自來水接駁點在什么地方,考慮還有污水處理的水怎么排放。原來是等竣工驗收以后才去報裝,往往水、電、氣企業附近沒有接駁點,還要做一些工程,比如說自來水的接駁點離這個地方還有幾百米,還要做個工程才能做到小區附近來。改革之后,水、電、氣就能同時提前介入,房子在蓋的過程中把外部接駁的條件準備好,在竣工驗收完了以后馬上就可以進行實體接駁,房子就可以馬上投入使用,大大地提高時間。
主持人:201 9 - 03 - 04 15: 28
這次改革的要求,其實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工作,請陳處介紹一下。
陳嘉強:201 9 - 03 - 04 15: 29
在審批服務這一塊,我市在去年8月份將供水、供電、供氣、通信管理、地鐵保護等等跟建設工程審批相關的業務納入了政務服務的大廳,開設了“市政公用綜合窗口”,也是實行一個窗口辦理。另一個突破是將市政公用業務納入綜合窗口以后,我們也實現了與它們系統的對接,這樣的話,水、電、氣等等公用事業審批的數據能夠和政府審批的數據實現對接,然后實現業務的協同,這樣大大方便企業的辦事。
主持人:201 9 - 03 - 04 15: 30
剛剛齊局說到的是在事前的配套,剛才陳處說到是企業到窗口辦理,這是一個事后的事項辦理,是這樣理解嗎?
齊懷恩:201 9 - 03 - 04 15: 30
不是,一個是服務方式,一個是服務環節,我談的是服務環節往前提前了,陳處介紹的服務方式是“一窗”辦理,統一到政務中心窗口辦理,原來要到電、自來水,他們企業的窗口是單設窗口的,現在我們是綜合一個窗口來受理。
陳嘉強:201 9 - 03 - 04 15: 32
以前等于是在政府部門的辦事窗口只能辦政府的事項,但是跟政府相關的這些事項要怎么辦呢,又要分散給各自的窗口,現在我們全部把它整合到與政府的審批事項同等對待、同等辦理。
主持人:201 9 - 03 - 04 15: 32
對于工程建設,竣工驗收是一個項目建設的最后環節,一般老百姓收樓都關心這個房屋是不是已經完成了政府部門的驗收程序,昨天我們在門戶網站發布訪談預告的時候,有網友就留言說“我新買的一個房子,最近準備收樓,對于樓盤的質量我們不知道該如何檢驗,如果政府事先幫我們驗收過那我們就更放心了”,請問這次改革這方面有沒什么變化?
齊懷恩:201 9 - 03 - 04 15: 33
我們國家對于樓房的工程質量一直是很重視的,而且這關系到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問題。但是工程質量安全,建設過程中全過程有政府監管,我們有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對樓房的驗收,政府也有要求,當然是業主要先進行自驗,然后到規劃、國土、建設、消防等多部門進行備案和申請驗收。原來由于單獨驗收的時候驗收時序有先有后,材料也有重疊,要重復提交材料,耗時比較長,對企業來講拉的時間比較長也是一個負擔。同時,我們也了解了一些不規范的開發商,他報材料的時候可能材料都不對應,報建設部門的是一份材料,報規劃部門的是一份材料,這里面甚至存在著企業對政府的一種欺詐行為,來蒙騙消費者,為了盡快交樓,一些不規范的開發商采取了一些不規范的方式進行處理,這確實為公民投入使用以后留下了一些隱患。
為解決這些問題,本次改革我們實行限時聯合驗收,建設單位上傳一套圖紙、一套材料,可同時申請多項驗收,各政府部門信息共享,同步審核,限時辦結、統一出具意見。這樣既減少了企業辦事提供的材料和時間,也促使建設單位要嚴格執行國家規定標準,申請驗收時材料不容易弄虛作假,這樣能夠保證消費者的權益,更規范地保證住房的質量。
主持人:201 9 - 03 - 04 15: 34
還有網友提到施工許可證的辦理,施工許可證是作為開工前的最后一道審批手續,這次的改革具體有哪些措施?
齊懷恩:201 9 - 03 - 04 15: 35
施工許可是開工前最后一道手續了,最后真正要進場才發施工許可。施工許可,原來對材料要求非常多,缺一項材料,可能我們就發不出施工許可來,而且原來工程不分特點,比如說地鐵工程可以和一個裝修工程放到一起,對材料要求一樣,對地鐵工程來講準備材料是非常難的,這次我們就進行一種分類管理,比如說簡單的一些項目,不涉及到用地和規劃的,不需要用地材料和規劃材料就可以直接辦理簡單的施工許可。還有涉及一些大的地鐵工程,成熟一段給它報建一段,因為一個項目可以分N段來發施工許可,由于地鐵有的時候可能涉及到一些用地的問題、拆遷的問題,一個大的項目幾十公里是一個施工許可,這樣就非常呆板,也非常不利于工程推進,現在我們項目只要是成熟一段,我可以分段來發,甚至分標段來發都可以。精簡了條件,合并了辦理,這幾大招就能夠促使工程盡快地開工。
同時,施工許可這塊最大的一個亮點就是現在允許容缺審批,就是你材料不齊,我也允許你干,但是不是很重要的材料,你進場干以后,要承諾在什么時間以內把這個材料補齊,這樣的話就等于說雙方用信用來擔保,既促進工程推進,也為企業減負,同時也提高投資效益。
主持人:201 9 - 03 - 04 15: 37
如果企業在規定時間內無法提交這些材料呢?
齊懷恩:201 9 - 03 - 04 15: 37
無法提交的話,我們就把它納入失信名單,它以后就不享受這種豁免制了。如果有誠信的話,以后你干的項目還享受這種豁免制度,如果你沒有誠信的話,下一次你就老老實實來排隊辦理了,既然你失信于政府,政府也沒法給你提供更好的服務了,雙方必須以誠信為先。
主持人:201 9 - 03 - 04 15: 38
另外一位網友說,我們作為建設單位,非常希望拿到出讓土地后立即開工,在土地出讓和供應環節,有哪些創新亮點和舉措為建設單位解決相關審批問題,為建設單位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夏利芬:201 9 - 03 - 04 15: 38
一是在經營性用地建立“清單制”和“豁免制”。具體來講,土地儲備機構牽頭在土地出讓前組織各行業主管部門完成壓覆礦產資源、地質災害評估等13項評估、評價和普查,再組織征集各行業主管部門、公共服務企業對出讓宗地提出“清單式”管理要求,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在土地出讓后將“管理清單”給用地受讓單位,同時,水務、住建、城管、林業園林等部門根據職能分工,豁免用地紅線范圍內所涉及的4個審批事項,強化企業“取地后可實施”。
二是在產業園區范圍內推行區域評估。由政府部門來組織對整個區域六大評估事項開展區域評估,這個評估的結果上傳到“多規合一”平臺,無償向建設單位提供。過去可能建設單位拿到地以后,它自己要花錢、花時間去組織評估,現在就不用了,因為政府已經提前把區域評估做了,建設單位直接用評估的結論就可以了。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27個區域的評估,并且把結論上傳到“多規合一”平臺來進行共享。
三是推行“帶方案出讓”制度,實行分類辦理規劃審批。產業區塊范圍內帶方案出讓的工業項目,取消設計方案審查環節,可直接申領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用地面積小于10000平方米或單幢的中小型建設項目以及加建、改建、擴建項目可同步辦理設計方案審查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審查,過去是需要分兩步走,現在一步就搞定,為建設單位減少了環節、減少了時間。
主持人:201 9 - 03 - 04 15: 40
聽了幾位領導的講述,我們真真切切能夠感受到這次的改革是秉承了便利、高效、快捷、透明的原則來實施的。由于時間的關系,訪談也接近尾聲,相信在《實施方案》的指引下,以及相關部門的努力之下,廣州市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工作一定會更好地推進下去,企業也會在其中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再次感謝四位領導的光臨,今天的訪談到此結束,謝謝各位網友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