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重點關注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 > 重點關注
廣州兩年內解決污泥圍城
聽全文 2014-12-23 11:04:21 來源:廣州日報
瀏覽字號
  因為處理能力不足、臭氣擾民、偷排亂倒等問題,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如何處置一直困擾著廣州,甚至出現了污泥圍城的現象。22日的市府常務會審議通過了《廣州市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廠內污泥干化減量工作方案》,標志著廣州污泥處理新路徑已經明確,花兩年時間在全市48座污水處理廠和19座新建、擴建的污水處理廠建設污泥干化減量設施,再將干化污泥運輸至水泥廠、電廠和垃圾焚燒廠直接焚燒。屆時,所有污泥都可以在廣州本地處理,不再產生臭氣擾民的同時還能夠實現資源化利用。

  現狀:85%污泥要送往外地處理

  實際上,廣州一直在探索污泥處置的方式。2004年投產的津生污泥處理廠是全國第一個專門的污泥處置中心,當時也是廣州市政府探索污泥處理出路的一個重要嘗試,每天處理的污泥量為700噸。但由于該廠存在露天堆放污泥的情況,臭味擾民一直被投訴,2008年就已經被關閉。

  對于廣州目前污泥處理的困境,市水務局副局長吳學偉在昨日的發布會上進行了介紹。他透露,目前廣州污水處理廠出廠污泥每天在2700噸左右,由于含水率高(80%左右),黏稠易發臭,運輸和處置困難。津生污泥廠關閉后,廣州本地缺乏大型的污泥處置場所,大量的污泥要運到外地處理。這個就造成了出廠污泥必須遠距離運輸。

  吳學偉透露,以中心城區外運污泥為例,最短的也有45公里(花都區越堡廠),最遠的達200公里(英德市)。而處理地點分別散落在中山、清遠、肇慶、東莞和英德等地,“目前廣州本地的只有越堡水泥廠處理一部分,占到廣州污泥產生量的15%左右?!眳菍W偉同時表示,目前污泥處置方式也比較雜亂,“有填埋、制肥、制磚和協同焚燒等,導致污泥處置標準不統一、監管難,污泥偷排亂倒、污染事件時有發生?!?

  未來:污泥100%本地“消化”

  吳學偉表示,針對存在的問題,經過多輪探索,終于明確了廣州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技術路線——污泥廠內干化減量穩定,使污泥含水率降為30%~40%,再外運焚燒處置。

  根據市府常務會議通過的方案,要求2015年至2016年基本完成全市48座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干化減量設施建設,同時新建、擴建19座污水處理廠也同步建設污泥干化減量設施,再將干化污泥運輸至水泥廠、電廠和垃圾焚燒廠直接焚燒,實現污泥處置的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

  據悉,2013年開始,水務部門選擇了石井污水處理廠開展污泥處置試點工作,已取得了預期成效。

  吳學偉說:“經過一年半的實踐,石井污水廠的污泥量減少為原來的1/3左右,而且在廠區處理沒有任何臭味。”他解釋說,污泥含水率降至30%~40%后就能解決臭氣問題,“如果含水率大于40%就會發臭,但低于30%就變成面粉一樣,運輸過程中容易發生粉塵爆炸,不安全。所以我們選擇30%~40%的含水率,使污泥呈顆粒狀,達到穩定無臭,便于運輸,又有燃燒的熱值。”

  據悉,污泥干化減量設施建成后,由各污水處理企業購置密封運輸車輛,統一調度,自行運輸污泥。后續處置方式為送至有嚴控廢物處理許可資質的水泥廠、熱電廠、垃圾焚燒廠等直接焚燒,實現污泥處置的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

  吳學偉說:“今后會根據污水廠的分布,將干化后的污泥送到就近的垃圾焚燒廠進行焚燒。

  此外,還會送往恒運電廠和珠江水泥廠進行焚燒。恒運電廠的一臺爐每天可以解決300~500噸,今后經過干化處理的污泥全市每天只有900噸左右。所以,減量以后,通過焚燒就能在廣州本地處理完所有的污泥?!?

  2700噸污泥/天

  目前廣州污水處理廠出廠污泥每天在2700噸左右,由于含水率高(80%左右),黏稠易發臭,運輸和處置困難。

  以中心城區外運污泥為例,最短的也有45公里(花都區越堡廠),最遠的達200公里(英德市)。

  試點污泥減2/3

  經過一年半的實踐,石井污水處理廠的污泥量減少為原來的1/3左右,且在廠區處理后沒有任何臭味。

  設備貴10年回本

  據介紹,新技術大概貴了1800多萬元,通過在運行費用上的節約,設備投入約十年就能把錢收回來了。

  設備改造 財政出錢

  據悉,本次污泥處理設施的改造,全部由財政出錢。市中心城區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干化減量改造資金,由市財政統籌安排;其他區(縣級市)由各責任單位自行籌措建設、改造資金。吳學偉透露,根據石井污水處理廠的試點情況,將污泥干化到30%~40%的含水率的費用是268元/噸;按照原來80%的含水率加上運輸和處理成本,大概是340元/噸。據悉,原來含水量在80%的污泥要送往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理,污水廠是需要向處理單位支付運輸費和處理費的,所以成本比較高;而今后污泥含水量達到40%以下后,送往垃圾焚燒廠、水泥廠等進行處理,污水廠就不需要支付費用,因為污泥已經成為一種資源。

  使用新技術后,污水廠日常運行費用更低,但還有一個處理設備的投資問題。吳學偉表示,石井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干化設備投資在3800多萬元左右,而新建污水處理廠原來配套的污泥處理設備(污泥含水率80%)需要2000萬元左右,也就是說新技術大概貴了1800多萬元。他表示:“通過在運行費用上的節約,設備投入有個十年八年也就把錢收回來了。”

  吳學偉同時表示,單純從設備來說,投資還是可以估計的,“但是因為涉及每一個廠不停產,所以統計建設時也要進行分期,整個改造的投資,要等項目建議書出來之后才能確定。”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