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2025年流溪河上游水質將提高到Ⅲ類以上 能保證廣州全城半年飲用水需求
近年,廣州的母親河——流溪河出現污染,下游甚至出現劣五類水質。14日的市府常務會議通過方案,要花11年時間徹底整治好流溪河,到2025年流溪河上游形成充分滿足廣州戰(zhàn)略需要的飲用水備用水源。除了流溪河外,廣佛跨界其余的15條河涌也有了整治方案。
11年后流溪河 水質將超Ⅲ類
包括流溪河在內的16條廣佛跨界河涌的治理,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已被列入省政府掛牌督辦事項。根據省、市環(huán)保部門監(jiān)測,流溪河從化太平斷面水質達到Ⅲ類標準,人和斷面水質在Ⅳ類~劣Ⅴ類之間浮動,江村斷面水質在Ⅴ類~劣Ⅴ類之間浮動。
根據14日通過的《廣州市流溪河流域水環(huán)境綜合整治工作方案》,從水安全高度統(tǒng)籌規(guī)劃、實施流溪河全流域保護與利用,強化流溪河戰(zhàn)略備用水源功能,實現水源保護與城市發(fā)展雙贏。
方案分為3個階段:近期,到2015年底,已劃定地表水環(huán)境功能區(qū)的水體基本消除劣Ⅴ類水質;中期,到2020年底,完成全流域主要河涌綜合整治,流域內主要地表水體水質達到環(huán)境功能區(qū)目標要求,流溪河跨行政區(qū)域交接斷面達到或優(yōu)于國家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Ⅲ類水質標準。遠期,到2025年底,流溪河上游形成充分滿足廣州戰(zhàn)略需要的飲用水備用水源,擁有穩(wěn)定安全的廣州戰(zhàn)略水源格局。良口斷面達到Ⅰ類水質標準,太平斷面達到Ⅱ類水質標準,李溪壩以下斷面優(yōu)于Ⅲ類水質標準。
市環(huán)保局局長楊柳在昨日的發(fā)布會上說:“對流溪河的治理,是站在戰(zhàn)略水安全的角度進行的。11年后,就算北江、東江、西江水源都遇到麻煩,廣州本地水源也能夠保證全市半年的飲用水需求。”
流溪河將采取分段治理
流溪河的治理目標如此之高,流域內是否有足夠的環(huán)境承載力呢?對此,楊柳坦承:“由于我們發(fā)展的局限,對環(huán)境承載力的分析是遠遠不夠的。”但他同時表示,對水資源保護的法規(guī)不斷完善,6月1日實施的流溪河環(huán)境保護條例中就提到一系列項目,在流溪河主干兩側縱深5公里、支流縱深2公里的范圍不允許建設。對已經建成的合法項目,不符合項目種類要求的會安排三年時間進行限期搬遷。對已經建成、不符合相關法規(guī)又沒有合理手續(xù)的會進行限期關閉和搬遷。
據悉,流溪河將采取分段治理。從化段,繼續(xù)完善流溪河沿線城鎮(zhèn)區(qū)域內污水收集系統(tǒng),新建污水處理廠,提高城鎮(zhèn)污水處理率,并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花都段,通過清污分流渠分流農業(yè)灌溉用水后,對城鎮(zhèn)區(qū)域內的河涌進行截污,并對城鎮(zhèn)生活和工業(yè)污染源進行收集。收集后的污水近期通過泵站輸送至花東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遠期進入規(guī)劃的北興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白云段,通過完善支涌截污管網和市政污水管網,以及城中村污水管網接駁,實現支涌在旱季污水100%截流,新增污水輸送至擴建的竹料與龍歸污水處理廠處理,遠期考慮有效控制初雨和溢流污染。
此外,楊柳還透露,為了配合流溪河水環(huán)境綜合整治,會在良口、太平、李溪、西航道匯入口四個地方分別建設四座水質自動監(jiān)測站,建成后監(jiān)測水質信息會實時公布。
15條河涌將分3片進行治理
除了流溪河外,廣佛跨界其余的15條河涌也有了整治方案。據悉,石井河、白坭河等15條廣佛跨界河涌中,珠江西航道、后航道、花地河、白坭河等4條河涌達到Ⅴ類水質標準;剩下的石井河、白海面涌、新街河、田美河等11條河涌,仍為劣Ⅴ類水質,屬重度污染。
根據14日市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流溪河等廣佛跨界河涌工程建設方案》,對廣佛跨界河涌的治理,將以流域為體系,以河涌為單位,按照“一涌一策”的原則,推進廣佛跨界河涌整治,力爭整治一條,見效一條。計劃到2016年,廣佛跨界16條河涌基本實現“旱季污水100%截流”;到2020年,廣佛跨界16條河涌實現“旱季污水100%截流,雨季有效控制初雨和溢流污染”。
除了流溪河外的15條河涌將分片進行治理,花都片有新街河、大陵河、田美河、銅鼓坑、鐵山河、天馬河、雅瑤涌及白坭河等8條河涌,通過完善市政污水收集干管與河涌截污管道,完善城中村污水管網接駁,擴建污水處理廠,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并建設一批調蓄池,來實現工程目標。
白云片有石井河、白海面涌、江高截洪渠以及沙坑涌等4條河涌,通過建設石井河截污渠箱,完善河涌沿線截污管道及城中村污水管網接駁,提高污水處理與初雨處理能力。
荔灣片有花地河、牛肚灣涌、珠江西航道等3條河涌,通過完善河涌截污管道與市政主干管,完善城中村污水管網接駁,建設河涌沿線截污渠箱與調蓄池等方式達到治理目標。
廣佛將建河涌治理聯席會議制度
市水務局局長丁強表示,為了加快推進治理工作,廣州市將落實市、區(qū)、鎮(zhèn)(街)、村(居)四級“河長制”,將工作任務進行分解,明確各自職責,全力以赴推進治水。對于推進不力的,嚴格責任追究。
此外,廣佛將建立河涌治理的聯席會議制度,丁強說:“第一次會議就準備在下周舉行,邀請了佛山兩級河長,廣州四級河長參加。”
據悉,廣州市長陳建華去年7月接受本報專訪時曾透露,2013~2016年重點推進廣佛跨界區(qū)域內16條河流(涌)截污治污建設,需要投入的金額約為14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