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平臺后年完成起步區土地儲備
11個平臺:北京路文化核心區、國際金融城、南站商務區、海珠生態城、花地生態城、天河智慧城、國際健康產業城、白云綜合服務功能區、空港經濟區、黃埔臨港商務區和國際創新城
作為廣州城市未來發展的重要引擎,戰略性發展平臺的建設備受關注?!蛾P于加快推動11個戰略性發展平臺的若干意見》在26日的市委十屆第22次常委會議和4月21日第111次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這也標志著廣州的戰略性發展平臺從原來的9個增加到了11個。其中提出,將力爭到2016年,基本完成11大平臺85.19平方公里起步區的土地儲備,并創新多種模式加快開發建設速度。
新增的兩大平臺分別是以政務服務為核心的白云綜合服務功能區,以及越秀區的北京路文化核心區。分別是為了解決白云區沒有“心臟”,越秀區沒有發展平臺的問題。
市國土房管局總經濟師吳揚表示,為了確保平臺發揮作用,力爭到2016年,11個戰略性發展平臺基本完成起步區的土地儲備工作,引入一批優質企業,形成產業示范帶動作用,平臺起步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稅收收入和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幅均高于平臺所在行政區的平均水平。其中,11個平臺占全市建設用地總量1772平方公里的55%,占中心八區總面積2816平方公里的35%。
新增兩平臺 確保每區都有
三種開發模式 市區兩級收儲
11大平臺中超過85平方公里的起步區無疑是廣州的黃金地段,土地價格非??捎^,其中國際金融城、南站商務區等平臺的土地已經開始出讓,所有平臺起步區中可出讓的土地面積有多少呢?又能為廣州政府帶來多少財政收入?
吳揚對此并沒有正面回答,他只是表示:“具體講到出讓,每年市政府都會有一個出讓計劃,今年的出讓計劃里實際上也包括了個別的平臺,以后每年平臺具體納入多少,我們都會制訂出讓計劃來體現,按照每年的計劃,大約就可以估算土地出讓的收益?!?
在開發模式上,11大平臺被分為三種:一是金融城、南站和黃埔臨港商務區等3個平臺以市為土地收儲主體。二是北京路文化核心區、海珠生態城、健康產業城和創新城等4個平臺以區為土地收儲主體,指定區域由區實施封閉運行;三是花地生態城、天河智慧城、白云綜合功能服務區和空港經濟區等4個平臺由市區共同開發,其中花地生態城和空港經濟區指定區域由區實施封閉運行。
對此吳揚解釋說,關于土地出讓金受益,“如果是以市為收儲主體的話,出讓金就歸市里。如果是區為收儲主體的話,市區兩級按照四六比例分成。第三種方式,市區共同作為主體的話,按照要求是在市區合作的比例確定分成?!边@意味著所有平臺的土地出讓,市級財政都會有收益。
平臺資金不足 可獲財政扶持
眾多發展平臺如何保證其順利、快速地進行建設?《若干意見》中也提出了創新辦法。
審批程序上,支持平臺項目按程序申請列入市重點建設項目計劃,納入市重點項目綠色通道管理,加快審批。以區為主的平臺,平臺成片改造方案報市土地管理委員會審定后,可由區組織具體項目改造方案和安排改造計劃。用地保障上,在規模和指標上優先保障平臺發展,平臺由各區負責在功能片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優先安排用地規模。位于中心城區范圍內的平臺,用地指標由市統籌;其他平臺由市單列一定數量的用地指標優先保障。
此外,如果平臺發展資金不足還可獲財政扶持——以市為主體的平臺,探索建立土地儲備獎勵機制,對于承擔市土地儲備任務的區給以一定比例土地出讓收入分成獎勵。以區為主體的平臺,支持其申請產業發展基金作為平臺開發建設啟動資金。同時封閉區內土地出讓收入原則上用于該區域的土地儲備和基礎設施建設,確保滿足封閉區的資金投入。
在配套建設上,強化由平臺責任主體統籌平臺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強化平臺周邊配套設施統籌,并進一步明確市區分工。以區為主體的平臺,可采取項目捆綁開發模式,由開發商在建設工業、商業或住宅項目時配套非經營性的道路、隧道、橋梁等。與此同時,開發效率上,鼓勵平臺建設城市綜合體和新興產業綜合體,支持平臺內公共交通設施、基礎設施、人防工程和公建配套等用地兼容進行立體開發。
11個平臺:北京路文化核心區、國際金融城、南站商務區、海珠生態城、花地生態城、天河智慧城、國際健康產業城、白云綜合服務功能區、空港經濟區、黃埔臨港商務區和國際創新城
作為廣州城市未來發展的重要引擎,戰略性發展平臺的建設備受關注?!蛾P于加快推動11個戰略性發展平臺的若干意見》在26日的市委十屆第22次常委會議和4月21日第111次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這也標志著廣州的戰略性發展平臺從原來的9個增加到了11個。其中提出,將力爭到2016年,基本完成11大平臺85.19平方公里起步區的土地儲備,并創新多種模式加快開發建設速度。
新增的兩大平臺分別是以政務服務為核心的白云綜合服務功能區,以及越秀區的北京路文化核心區。分別是為了解決白云區沒有“心臟”,越秀區沒有發展平臺的問題。
市國土房管局總經濟師吳揚表示,為了確保平臺發揮作用,力爭到2016年,11個戰略性發展平臺基本完成起步區的土地儲備工作,引入一批優質企業,形成產業示范帶動作用,平臺起步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稅收收入和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幅均高于平臺所在行政區的平均水平。其中,11個平臺占全市建設用地總量1772平方公里的55%,占中心八區總面積2816平方公里的35%。
新增兩平臺 確保每區都有
三種開發模式 市區兩級收儲
11大平臺中超過85平方公里的起步區無疑是廣州的黃金地段,土地價格非??捎^,其中國際金融城、南站商務區等平臺的土地已經開始出讓,所有平臺起步區中可出讓的土地面積有多少呢?又能為廣州政府帶來多少財政收入?
吳揚對此并沒有正面回答,他只是表示:“具體講到出讓,每年市政府都會有一個出讓計劃,今年的出讓計劃里實際上也包括了個別的平臺,以后每年平臺具體納入多少,我們都會制訂出讓計劃來體現,按照每年的計劃,大約就可以估算土地出讓的收益?!?
在開發模式上,11大平臺被分為三種:一是金融城、南站和黃埔臨港商務區等3個平臺以市為土地收儲主體。二是北京路文化核心區、海珠生態城、健康產業城和創新城等4個平臺以區為土地收儲主體,指定區域由區實施封閉運行;三是花地生態城、天河智慧城、白云綜合功能服務區和空港經濟區等4個平臺由市區共同開發,其中花地生態城和空港經濟區指定區域由區實施封閉運行。
對此吳揚解釋說,關于土地出讓金受益,“如果是以市為收儲主體的話,出讓金就歸市里。如果是區為收儲主體的話,市區兩級按照四六比例分成。第三種方式,市區共同作為主體的話,按照要求是在市區合作的比例確定分成?!边@意味著所有平臺的土地出讓,市級財政都會有收益。
平臺資金不足 可獲財政扶持
眾多發展平臺如何保證其順利、快速地進行建設?《若干意見》中也提出了創新辦法。
審批程序上,支持平臺項目按程序申請列入市重點建設項目計劃,納入市重點項目綠色通道管理,加快審批。以區為主的平臺,平臺成片改造方案報市土地管理委員會審定后,可由區組織具體項目改造方案和安排改造計劃。用地保障上,在規模和指標上優先保障平臺發展,平臺由各區負責在功能片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優先安排用地規模。位于中心城區范圍內的平臺,用地指標由市統籌;其他平臺由市單列一定數量的用地指標優先保障。
此外,如果平臺發展資金不足還可獲財政扶持——以市為主體的平臺,探索建立土地儲備獎勵機制,對于承擔市土地儲備任務的區給以一定比例土地出讓收入分成獎勵。以區為主體的平臺,支持其申請產業發展基金作為平臺開發建設啟動資金。同時封閉區內土地出讓收入原則上用于該區域的土地儲備和基礎設施建設,確保滿足封閉區的資金投入。
在配套建設上,強化由平臺責任主體統籌平臺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強化平臺周邊配套設施統籌,并進一步明確市區分工。以區為主體的平臺,可采取項目捆綁開發模式,由開發商在建設工業、商業或住宅項目時配套非經營性的道路、隧道、橋梁等。與此同時,開發效率上,鼓勵平臺建設城市綜合體和新興產業綜合體,支持平臺內公共交通設施、基礎設施、人防工程和公建配套等用地兼容進行立體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