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燃煤電廠排放大減六七成
廣州地區燃煤電廠對整個大氣污染物排放的“貢獻”占到26%左右,如何降低燃煤電廠的污染,是廣州下一步大氣污染治理中的重頭戲。2月24日的市府常務會審議通過了《廣州市燃煤電廠“超潔凈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將按照天然氣排放標準對全市燃煤電廠進行“超潔凈排放”改造,到2020年改造全部完成后各煤電企業各項污染物排放將比2013年大幅削減60%~70%,預計能滿足國家和省對珠三角空氣污染治理的要求。
據悉,目前廣州有10家燃煤電廠,每年的燃煤消耗量在3000萬噸左右,大大高于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城市。根據測算,廣州地區燃煤電廠對整個大氣污染物排放的貢獻占到26%左右,排在各項污染源的首位。
什么是“超潔凈改造”呢?市發改委主任潘建國表示,主要是通過脫硫、脫硝和降塵等技術,使燃煤電廠的排放標準達到天然氣的水平。廣州市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借鑒國外經驗,經過多輪的調查研究和企業的對接以及研究機構的反復進行測算,覺得是可以操作的。此外,恒運率先試點,也納入了省試點的范圍。
電廠小鍋爐都納入改造范圍
《方案》主要包括3個方面內容:一是對全市現有燃煤熱電聯產機組進行“超潔凈排放”改造,在2015年7月1日前完成全市14臺總裝機容量380萬千瓦燃煤機組的改造任務。二是對工業園區和產業集聚區,淘汰小電廠和區域內小鍋爐,在2017年年底前,按照“超潔凈排放”標準建設熱電聯產機組實施集中供熱改造。三是對現有燃煤機組按照“超潔凈排放”、“上大壓小”、“以新代舊”的原則進行改造,建設高效節能環保機組。到2020年,完成所有改造工作。
主要企業投入 政府適當獎勵
潘建國透露,根據正在試點的恒運9號機組測算,大概一臺30萬千瓦的機組,需要資金1.5億元,主要由企業承擔,政府給予每臺機組500萬元的獎勵進行引導和支持。整個改造計劃涉及資金投入大概是8.1億元,政府給予的獎勵性資金不超過5000萬元。
他表示,相對于“煤改氣”,“超潔凈改造”經濟性比較好,企業積極性也挺高,“‘超潔凈改造’大概每度電提高成本1分4厘左右,全面的‘煤改氣’每度電會增加4毛錢以上,這個反差是比較大的,所以企業有積極性。”
是否會因此增加居民的用電成本呢?潘建國說:“要根據試驗以及明年實際改造完成后再進行總體測算。測算方案肯定會充分考慮市民的合理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