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下午,廣州市市長溫國輝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傳達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全國科技工作會議精神,審定2018年市政府工作報告部署工作責任分工,審議并原則通過《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廣州)先行先試政策意見》《珠江景觀帶重點區段(三個十公里)城市設計與景觀詳細規劃導則》,研究部署固定資產投資工作。
會議傳達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全國科技工作會議精神,提出廣州市2018年科技創新工作要點和重點工作。工作要點包括分層分類扶持科技創新企業、優化提升孵化育成載體、提升高精尖領域科技創新能力、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等7方面。重點工作包括建設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廣州)和廣深科技創新走廊、開展高新技術企業樹標提質行動、加強核心關鍵共性技術攻關等8項。會議強調,要認真學習領會國家會議精神,謀劃推動廣州科技創新工作。要加快制定實施廣州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三年行動計劃,抓好年度科技創新重點工作落實,同時動員各方力量推進廣州創新發展。
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市政府辦公廳提交的《2018年市政府工作報告部署工作責任分工》。市政府辦公廳對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2018年經濟社會發展13項主要預期目標、8方面市政府重點工作、10件民生實事共270多項工作,逐項明確分管領導、牽頭單位、配合單位,形成工作臺賬。會議強調,各單位要落實責任,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督辦,抓緊推進本年度政府各項重點工作,確保高質量完成并取得實效。
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市科技創新委提交的《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廣州)先行先試政策意見》。《政策意見》共17點22條,主要包括:支持境外資本參與創新創業投資和成果轉化活動,促進跨境研發活動便利化,開展生物材料檢驗檢疫監督管理改革試點,設立生物材料進出口公共服務平臺,健全更便利的出入境及居留政策等。會議強調,要積極與國家、省有關部門對接,細化完善相關政策并抓好實施。要加強資金保障,精準有效支持創新創業活動。
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市國土規劃委提交的《珠江景觀帶重點區段(三個十公里)城市設計與景觀詳細規劃導則》。規劃目標是,廣州珠江景觀帶西十公里(白鵝潭-廣州大橋)形成中西合璧、展現城市變遷的花園式濱水長廊,中十公里(廣州大橋-琶洲島東)形成現代多元、凸顯大都市文化魅力和創新集聚特色的嶺南水岸,東十公里(琶洲島東-南海神廟)形成生態低碳、展現活力與開放的現代化港城。建立公共空間、濱江形象、文化遺產、濱江街區、水系統、自然系統、道路可達性、濱江活動八個專項規劃。會議強調,要將《導則》與新一輪廣州城市總體規劃充分銜接,使珠江景觀帶重點區段的設計規劃與相關區域的產業發展、空間布局相協調。要整體規劃,各單位分工實施,在《導則》引領下,用繡花功夫、工匠精神將珠江的重點區域、景觀帶高標準建設好。
會議聽取市發展改革委關于2017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情況分析及促進2018年固定資產投資有效增長對策措施的匯報,要求高度重視固定資產投資工作,加快重大項目的征地拆遷和開工建設,建立項目投資的協調督辦和情況通報制度,全力實現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目標。
會議審議《建設廣州國際航運中心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廣州市2018年度政府規章制定計劃》《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廣州市消防規定(草案)》,同意修改完善后按程序報市委或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