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召開的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市財政改革與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兑巹潯诽岢鲆鷮嵧七M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支持“三大戰略樞紐”“三中心一體系”建設,“十三五”期間市本級財政預計安排地鐵建設資金736億元,全市財政預計投入243億元用于城際軌道建設。
財政科技經費超110億元
《規劃》全面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圍繞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以及新一輪財政體制改革重點,在系統對接市規劃綱要、市重點專項規劃和上級規劃基礎上,明確了“十三五”時期廣州財政改革與發展的目標和任務。
“十三五”時期廣州財政收支目標為:預計“十三五”時期全市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可比增長6%,2020年來源于廣州地區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約6700億元,五年累計約30000億元,比“十二五”時期(不含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下同)增加約7300億元;到2020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約1800億元,五年累計約8000億元,比“十二五”時期增加約2300億元?!笆濉睍r期,廣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加上中央、省稅收返還和體制結算等事項后,預計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年均增長5.3%,到2020年達到2100億元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五年累計安排9500億元以上,比“十二五”時期(不含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增加2500億元以上。
《規劃》提出,要大力培育優質財源,充分發揮財政政策的精準調控、相機調控作用,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支持“三大戰略樞紐”“三中心一體系”建設,其中“十三五”期間市本級財政預計安排地鐵建設資金736億元,全市財政預計投入243億元用于城際軌道建設,市本級財政預計安排40億元國際商貿中心建設資金用于扶持發展壯大商貿企業、吸引總部企業落戶等;重點保障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推進國家創新城市建設,2018年全市財政科技經費達110億元以上,加大對人才補貼投入力度,預計“十三五”期間市本級財政安排聚集產業領軍人才資助、獎勵及配套服務資金35億元。
民生投入年均增長5.3%
此外,要保障改善民生,堅持財力向民生傾斜,大力保障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文化、交通、保障性住房等民生支出,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預計“十三五”期間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民生投入7685億元,年均增長5.3%,到2020年民生投入占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在76%以上。
《規劃》還提出,要加快財政體制改革,推進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逐步建立事權與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市區財政管理體制,編制中期財政規劃,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深化政府采購、政府購買服務、非稅收入管理等領域的改革,創新財政投入方式,推進財政經營性資金股權投資改革,加強財政風險防控,健全政府性債務管理和風險預警機制,加快完善與國家重要中心城市相匹配的財政支撐體系。要強化財政管理,圍繞“提高財政運行效率,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促進財政管理工作上水平”的目標,將精細化管理理念融入財政管理全過程,進一步健全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逐步將績效管理范圍覆蓋各級預算單位和所有財政資金;規范財政資金管理,逐步實現“一個部門一個專項”;完善財政投資評審管理制度,將部門預算項目評審嵌入部門預算管理流程,全面構建管理規范、運行高效的財政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