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征收補償 強化居住區配套公共服務設施管理
28日下午,廣州市市長陳建華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會議傳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全國發展改革工作會議精神,審議并原則通過《廣州市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征收補償試行辦法》、《廣州市居住區配套公共服務設施管理規定》、《廣州市圖書館之城建設規劃(2015-2020)》、《2016年廣州市十件民生實事安排建議》、《廣州市市直黨政機關工作人員財經問責辦法》等文件稿。其中,最后兩項文件稿將修改完善后報市委審議。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28日的市政府常務會議首先由市發展改革委傳達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全國發展改革工作會議精神,研究我市貫徹意見。會議指出,中央這幾次會議對廣州未來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市各級各部門要學習貫徹好有關會議精神,正確認識、主動適應、力爭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要轉變觀念、勤練內功,加強與國家、省戰略、規劃、政策的銜接,科學編制我市“十三五”規劃和2016年工作計劃,在產業結構調整、供給側改革等方面積極作為,推動實現“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良好開局。
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市法制辦起草的《廣州市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征收補償試行辦法(稿)》。《辦法》明確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征地程序、征地補償、房屋安置等內容,提出征地、青苗、水產品搬遷損失、一般地上附著物(除房屋)、房屋重置等補償標準。會議強調,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征收補償要遵循合法合理、程序正當、補償公平、妥善安置的原則,切實維護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及其他權利人的合法利益。要做好新舊政策的銜接,做到每個細節有章可循,既留有余地又便于操作。
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市法制辦提交的《廣州市居住區配套公共服務設施管理規定(稿)》?!兑幎ā访鞔_居民區配套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模式、建設時序、建設監管制度,提出配套公共服務設施的移交標準、移交時間、產權登記和使用監管辦法,以及政府管理部門、建設單位、接收單位等各方的法律責任。會議要求,居住區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要堅持以人為本、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節能省地的原則,配套公共服務設施要與規劃地塊主體建設工程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要將光纖、管道煤氣、直飲水、停車場等內容納入居住區配套公共服務設施進行細化規范管理。規定暫行一個時期,再根據實施情況進行完善,待相對穩定后,爭取上升為地方立法。
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編制的《廣州市圖書館之城建設規劃(2015-2020)》。該規劃提出建立以廣州圖書館為中心館,區圖書館為區域總館,鎮(街道)圖書館為分館,以村(社區)圖書室、農家書屋、流動圖書車、24小時自動圖書館以及其他服務點為延伸,以學校圖書館、科學與專業圖書館及其他類型圖書館為補充,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全天候、全方位、多形式的公共圖書館網絡體系。規劃同時提出,要實施普通、均等、平等、多樣化4項服務保障計劃,推進建設標志性圖書館、區圖書館整體提升項目、鎮(街道)圖書館專業化改造項目等16個服務項目。會議指出,公共圖書館是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基礎。要以實施《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條例》為契機,全面統籌全市圖書館的科學發展,規劃建設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平臺,充分發揮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文化引領和輻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