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聽全文
基本信息
  • 統一編號: GZ0320180201
  • 文  號: 穗環規字〔2018〕3號
  • 實施日期: 2018年10月30日
  • 失效日期: 2020年04月14日
  • 發布機關: 廣州市環境保護局
  • 文件狀態:

廣州市環境保護局關于貫徹落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進一步深化環境影響評價改革工作的通知

  • 分享到
  • -


穗環規字〔20183

廣州市環境保護局關于貫徹落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

進一步深化環境影響評價改革工作的通知

 

市空港委,各區環保局,廣州開發區行政審批局,南沙區環保水務局、行政審批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的通知》(國辦發〔201833號)和《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州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穗府〔201812號)有關工作部署,進一步深化環境影響評價“放管服”改革,提高環境影響評價審批質量和效率,推動政府減審批、強監管、優服務的職能轉變,大力優化營商環境,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深入推進規劃環評,開展區域評估

(一)依法執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市政府有關部門及區政府、片區管理機構,對其組織編制的各類開發區、功能園區、產業區塊、工業或產業園區、價值創新園區、IABNEM產業項目所屬園區等特定區域規劃及重點行業的專項規劃(指導性規劃除外),應當在規劃草案上報審批前,組織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將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廣州市環境保護局組織審查。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應包含但不限于以下結論清單:重點保護的生態空間清單、區域污染物排放標準及總量管控限值清單、區域環境準入條件清單。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結論應作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建設的重要依據,由規劃編制機關及片區管理機構、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主動向特定區域的建設主體通告并公開。

(二)積極參與政府宏觀決策。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建立健全環??壳胺諜C制,充分依托各類議事機構和聯席會議平臺,加強與項目主管部門、片區管理機構等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共享政府信息,在立項、用地、規劃階段掌握城市規劃、土地利用、招商引資等前期手續辦理情況,配合重大項目策劃生成、工程技術方案評審,提出環境保護管理要求。

二、深化項目環評改革,優化營商環境

(一)簡化審批手續

1.《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未作規定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或環境風險較大的新興產業項目除外)原則上不納入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為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廣州市環境保護局結合廣州地方實際,制定名錄明確不納入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建設項目類別。

2.對前期具備合法手續,不涉及新增用地,項目性質、規模和采用的生產工藝未發生重大變動,且不增加污染物種類和排放量的改造項目,不需報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由建設單位在項目開工建設前自行組織環境影響分析論證,公開相關環境信息,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作出書面承諾后納入日常監管。需辦理排污許可證的,應辦理排污許可證變更手續。

3.已進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特定區域(各類開發區、功能園區、產業區塊、工業或產業園區、價值創新園區、IABNEM產業項目所屬園區等)所包含的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礎設施工程(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有重大環境影響的工程除外)以及已進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高壓電網建設專項規劃包含的220千伏(含)以下的輸變電工程,實行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告知承諾制,具體要求按照廣州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告知承諾制相關實施辦法執行。建設單位可根據需求,自愿選擇是否以審批告知承諾制的方式申請報批。不愿意作出承諾或承諾內容不符合規定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按照常規方式進行審批。

(二)優化審批流程

1.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在項目施工許可前完成,與項目立項、規劃用地、初步設計、水土保持方案等開工前審批環節實行并聯審批,不作為項目審批、核準或備案的前置條件。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要主動服務,提前介入,開展重大項目審批調度,會同行業主管部門督促和指導建設單位在立項、用地、規劃等前期階段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合理安排報批時間。

2.實現行政審批和技術審查相分離。對需進行技術評估的建設項目,技術評估機構應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報批前,開展技術審查工作。在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受理后,由技術評估機構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出具技術評估意見。

(三)精簡審批前置                                    

行業主管部門、鎮街(村)的預審意見和水土保持方案等無法律依據的行政事項不得作為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的前置條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需征求海洋、海事、漁業、濕地等行政主管部門以及軍隊環境保護部門意見的,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通過征求部門意見的方式辦理或由建設單位承諾辦理。

優化總量管理,對需增加重點污染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氨氮、化學需氧量、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重金屬鉛、汞、鎘、鉻、砷等)排放量的項目,總量審核納入審批內部環節。

(四)下放審批權限

以下放為原則,不下放為例外,貫徹落實市政府放權強區工作部署,除國家、省下放或跨區的建設項目外,原則上由各區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各自承擔轄區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審批工作。具體審批名錄由廣州市環境保護局頒布實施。

(五)簡化環評內容

加強規劃環境影響評價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聯動,對已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規劃所包含的具體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內容可適當簡化,區域內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可與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共享環境質量現狀、污染源調查等資料,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等章節內容可予簡化。

(六)壓減審批時間

優化審批服務,為重大基礎設施、民生工程和IABNEM等重點產業布局項目開辟綠色通道,加快辦理,提高審批效率。環評審批時間原則上壓減至法定期限一半,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批在30個工作日內完成,環境影響報告表審批在15個工作日內完成。

三、強化環境監督管理,規范中介市場服務

(一)落實《關于強化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事中事后監管的實施意見》(環環評〔201811號)要求,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加大對建設項目環?!叭瑫r”和運營過程的監督檢查力度,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強化建設單位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對于存在環境違法行為的建設項目,不予實行審批告知承諾制;對于實行審批告知承諾制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在規定時間內對建設單位履行承諾的情況進行檢查,發現有以下情況之一的,將根據有關規定采取限期整改、責令停止建設、取消“以告知承諾制申辦行政審批”的資格、記錄不良行為、撤銷行政審批決定等處理措施,并依法追究建設單位的相應責任,由建設單位承擔違反承諾造成后果的法律責任和所有經濟損失。

1.建設單位不履行承諾的;

2.建設單位實際情況與承諾內容嚴重不符,可能產生嚴重后果的;

3.建設單位超過承諾期限未提交材料或提交的材料不符合要求的。

(二)落實環境保護領域失信生產經營者聯合懲戒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相關單位的失信信息,并實行聯合懲戒。

(三)強化環評機構管理,加強對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編制質量的考核,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對環評機構在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不負責任或弄虛作假等行為依法處理。

四、完善配套支撐,推動改革取得實效

(一)統一認識。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要充分認識環境影響評價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自覺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強化組織領導,明確責任,細化分工,加強協作,形成合力,推動環境影響評價改革試點工作順利進行,取得實效。

(二)統一管理。逐步形成全市“一盤棋”的環境影響評價管理模式,推行“一份辦事指南,一張受理清單,一個審批平臺,一個批復模板”,實現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標準化。

(三)統一審批。大力提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網上申報與審批功能,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強化信息互聯互通,做到審批過程、審批結果實時報送;制定和完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原則,統一審批尺度。

本通知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有效期三年。實施中遇到任何問題,可徑向我局反映。

 

附件附件1 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告知承諾書.doc.doc

      附件2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報批申請表.doc.doc

 

 

 

廣州市環境保護局

20181030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