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骚寡妇影院,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区入口网站,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卡顿

聽全文
基本信息
  • 統一編號: GZ0320230015
  • 文  號: 穗民規字〔2023〕2號
  • 實施日期: 2023年02月12日
  • 失效日期: 2028年02月12日
  • 發布機關: 廣州市民政局
  • 文件狀態:

廣州市民政局關于延長廣州市革命公墓安放骨灰規定有效期的通知

  • 分享到
  • -

穗民規字〔2023〕2號

廣州市民政局關于延長廣州市革命公墓安放骨灰規定有效期的通知

各區民政局,各有關單位:

根據《廣東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規定》,現將《廣州市民政局關于印發〈廣州市革命公墓安放骨灰規定〉的通知》(穗民規字〔2018〕3號)有效期延長5年,請遵照執行。

廣州市民政局

                               2023年2月3日

 

廣州市革命公墓安放骨灰規定

 

第一條  為規范骨灰安放管理,提升服務水平,根據《烈士褒揚條例》《軍人撫恤優待條例》《廣州市殯葬管理規定》等有關規定,結合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廣州市革命公墓(以下簡稱“公墓”)是安放烈士和因公犧牲、病故的軍人、公務員、國有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等骨灰的墓園,是褒揚烈士,對公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的場所。

第三條  廣東省、廣州市、中央駐穗單位和駐穗部隊的下列人員,以及其他相關人士,因公犧牲、病故后,其骨灰可以安放在公墓:

(一)烈士;

(二)軍人;

(三)公務員、國有企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

(四)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有突出貢獻的人員;

(五)在國內外有影響的愛國知名人士;

(六)援助我國建設的國際友人;

(七)其他因特殊情況需要在公墓安放的人員。

第四條  凡符合本規定第三條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的,由逝者親屬到公墓管理處填寫骨灰安放登記表,經逝者生前所在縣(團)級以上單位(或主管單位)的組織(人事)部門或黨委(黨組)審核蓋章后,逝者親屬憑死亡證明、戶口簿、本人身份證及復印件,到公墓管理處辦理骨灰安放手續。

凡符合本規定第三條第(四)項至第(七)項規定的,由逝者生前所在單位或者相關單位提出書面申請,經廣州市民政局核準后,逝者親屬憑死亡證明、戶口簿、本人身份證及復印件,到公墓管理處辦理骨灰安放手續。

第五條  夫妻生前一方為本規定第三條第(二)項至第(七)項人員,另一方不屬上述人員或雖屬上述人員但級別不同的,可以按夫妻任何一方身份、級別選擇格位合位存放骨灰。有再婚史的,應按照生前遺愿、遺囑或經親屬協商一致后,確定一位配偶的骨灰合位存放。

第六條  骨灰安放分為室內存放和室外安放。

室內存放骨灰設三個區:烈士骨灰存放區;副省級、廣州市副市級、部隊副軍職以上干部和1937年7月6日前參加革命工作的老紅軍及享受老紅軍待遇的人員的骨灰存放區;其他人員的骨灰存放區。

室外安放骨灰設四個區:烈士墓區;正省部級以上人員墓區;名人和統戰墓區;其他人員墓區。                 

第七條  在室內存放骨灰的,骨灰盒不得超過長33厘米、寬28厘米、高25厘米,重量不得超過8千克。骨灰盒正面應當記載逝者姓名、性別、籍貫和生卒年月。

在烈士墓區安放骨灰的,墓碑文字應當經逝者生前所在單位主管部門(地方縣級市以上人民政府、廳局級單位,部隊師級以上單位)審核,報廣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出具意見。

第八條  骨灰安放的墓穴(格位),不得炒賣、轉讓或者作其他用途;不得擺設易燃、易爆、易腐和有違公序良俗的物品;不得存放貴重物品。

第九條  在室內存放骨灰的,烈士骨灰可以長期存放并免收寄存費;其他人員骨灰存放使用年限原則上以20年為一個周期,由逝者親屬繳交寄存費。

選擇室外安葬方式的,由逝者親屬按物價部門規定的收費項目和標準繳交費用,政府決定設置烈士墓碑的除外。

第十條  到公墓祭祀逝者,應當憑骨灰存放證(卡)領取骨灰(靈牌位),并在指定區域祭祀;祭祀完畢后,應當配合工作人員對骨灰進行檢查核對并放回原處。

第十一條  在骨灰存放期限內,親屬要求提前領回骨灰的,應當辦理領回骨灰手續,存放位置不再保留。

第十二條  骨灰存放期滿,親屬提出續期申請的,經公墓管理處同意,可以辦理續期手續并按規定繳交相關費用。

骨灰存放期滿,親屬未辦理續期手續的,應當在期滿后6個月內(親屬居住國外的憑護照證明可在12個月內)到公墓辦理領回骨灰手續;逾期不領回骨灰,按有關規定處理。

第十三條  逝者親屬、生前好友和逝者生前所在單位、相關單位可以收集整理骨灰安放在公墓的烈士、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有突出貢獻的人員和在國內外有影響的愛國知名人士的生平事跡、有教育意義的遺物,送公墓管理處保管陳列,以供后人瞻仰學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

第十四條  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有關法律、法規、政策依據變化或者有效期屆滿,根據實施情況依法評估修訂。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關注 · 廣州政府網